本技術涉及水稻種植,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
背景技術:
1、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常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因此需要噴灑農藥進行防治,傳統的水稻農藥噴灑方式主要是人工背負式噴霧器噴灑,這種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農藥浪費嚴重等問題,而且在噴灑過程中,農藥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設備被應用于水稻種植中,其中包括農藥噴灑裝置。這些裝置可以提高噴灑效率,減少勞動力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農藥的利用率,減少農藥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
2、現有的農藥噴灑裝置在使用噴頭對水稻噴灑時會在自然風的作用下,農藥噴霧容易偏離預定的噴灑方向和范圍,這可能導致部分水稻植株未能接收到足夠的農藥,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而另一些區域則可能會因過度噴灑而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污染,風會使噴出的農藥霧滴分散不均勻,使得水稻植株不同部位接收到的藥量不一致。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缺點,并提供一種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包括主體框架,所述主體框架內壁設置有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表面設置有防護組件,所述固定組件的作用在于對防護組件進行固定,所述防護組件的用于避免主體框架噴出的農藥受到風向的干擾,其中:
3、所述防護組件包括有設置在固定組件表面的防護架,所述防護架接觸在主體框架的表面,所述防護架表面固定連接有防風架,所述防風架位于主體框架的下方對主體框架噴出的農藥進行保護,所述防風架為有機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相對較輕,且防風架呈弧形狀可以配合農藥噴灑時的弧度。
4、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有固定在主體框架內壁的兩個固定柱,兩個所述固定柱分布在主體框架的兩端,所述固定柱內壁滑動連接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表面螺紋連接有固定器,所述螺紋柱表面活動套接有防護架。
5、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柱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柱,所述連接柱內部開設有滑槽,所述螺紋柱表面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適配移動在連接柱內部的滑槽。
6、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框架內部固定連接有噴灑板,所述噴灑板表面開設若干個噴孔,用于均勻地噴灑農藥。
7、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框架頂部固定連通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部固定連通連接管。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該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中,通過設置防風架可以有效避免因自然風導致農藥噴霧偏離預定噴灑方向和范圍,確保水稻植株都能接收到足夠的農藥,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減少因農藥過度噴灑造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使噴出的農藥霧滴分散更均勻,讓水稻植株不同部位接收到的藥量更一致,防護組件中的防風架采用有機玻璃,具有良好透明度且相對較輕,不影響觀察,還能配合農藥噴灑弧度,在下方對農藥進行保護,防止風向改變農藥位置。
1.一種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包括主體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框架(1)內壁設置有固定組件(2),所述固定組件(2)表面設置有防護組件(3),所述固定組件(2)的作用在于對防護組件(3)進行固定,所述防護組件(3)的用于避免主體框架(1)噴出的農藥受到風向的干擾,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2)包括有固定在主體框架(1)內壁的兩個固定柱(21),兩個所述固定柱(21)分布在主體框架(1)的兩端,所述固定柱(21)內壁滑動連接有螺紋柱(22),所述螺紋柱(22)表面螺紋連接有固定器(23),所述螺紋柱(22)表面活動套接有防護架(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柱(210),所述連接柱(210)內部開設有滑槽,所述螺紋柱(22)表面固定連接有滑塊(220),所述滑塊(220)適配移動在連接柱(210)內部的滑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框架(1)內部固定連接有噴灑板(12),所述噴灑板(12)表面開設若干個噴孔,用于均勻地噴灑農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種植用農藥噴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框架(1)頂部固定連通有支撐柱(11),所述支撐柱(11)頂部固定連通連接管(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