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機通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訊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手機通話裝置。
背景技術:
手機通訊在現代社會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人們越來越離不開它。人們在使用這個形影不離的通訊工具時,有兩個這樣的問題通話干擾和通話保密的問題。在工廠里,機器轟鳴,人員嘈雜;還有在市場上、廣場上、學校里、公交車站和公交車上等等地方噪音都比較大,這些地方用手機打電話,通話效果非常不好,有時甚至要聲嘶力竭地喊叫,既壞嗓子又影響形象,通話干擾現象很嚴重。而在一些較安靜的地方,如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館、電影院等地方,接打電話會干擾到別人,也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且在上述地方接打電話時,若自己講話內容想保密,不讓別人知道,也沒有辦法做到,只有掛掉電話,下次找個通話安全的地方在聯絡。這樣就影響到人們對手機的使用,甚至影響人們工作和生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容易使用、不用損壞、便于攜帶的手機通話裝置,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包括聽聲口、手持筒和講話口,都由柔軟橡膠或塑料材料做成。手持筒成方筒狀內部能放入手機,兩頭與聽聲口、講話口相通且密閉連接; 聽聲口為橢圓形,大小能罩住人的耳朵;講話口為橢圓形,大小能罩住人的嘴巴;手機能通過聽聲口或講話口出入手持筒。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手持筒的正面壁較薄且透明,能看清手機的界面和按鍵。所述的手持筒的背面壁較厚,有一定的強度。
圖1是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聽聲口,2.講話口,3.手持筒,4.正面壁,5.背面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聽聲口 1、手持筒3和講話口 2,都由柔軟橡膠或塑料材料做成,這樣人們在攜帶和使用。手持筒3成方筒狀內部能放入手機,兩頭與聽聲口 1、講話口 2相通且密閉連接,外界聲音不能從結合處進入,手機聲音也不會從結合處傳出去;聽聲口 1大小能罩住人的耳朵,講話口 2大小能罩住人的嘴巴;手機從聽聲口 1或講話口 2都能容易地放入手持筒3,或將手機取出來,不需要選擇固定哪頭放入或取出手機,便于打電話時使用。手持筒3的正面壁4較薄且透明,手持筒3的背面壁5較厚,有一定的強度,便于保持手持筒3的方筒形狀,也有利用手機容易進出手持筒3。本產品生產制作時,可以按整個手機通話裝置形狀制成塑料模具,然后注塑成型制成,
適合批量生產。使用時,將手機從聽聲口 1或講話口 2放入手持筒內3,手拿住手持筒3,講話口 2罩住嘴巴,聽聲口 1罩住耳朵,這樣打電話等于在一個封閉環境下進行,別人聽不到你講話,既不會干擾別人,也利于你的講話保密;外界環境的噪音也干擾不到你,有利于通話進行。另外,在通話過程中,透過手持筒3的正面壁4,還可以看清手持筒3內的手機界面和按鍵,進行相關操作。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不是用來限制發明的實施與權利范圍,凡依據本發明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申請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聽聲口(1)、手持筒⑶和講話口 0),都由柔軟橡膠或塑料材料做成;手持筒C3)成方筒狀內部能放入手機,手持筒C3)兩頭與聽聲口 (1)、講話口(2)相通且密閉連接;手機能通過聽聲口⑴或講話口(2)進出手持筒(3)。
2.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聽聲口(1)為橢圓形,大小能罩住人的耳朵。
3.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講話口( 為橢圓形,大小能罩住人的嘴巴。
4.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筒C3)的正面壁(4) 較薄且透明,能看清手機的顯示屏界面和按鍵。
5.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筒C3)的背面壁(5)較厚,有一定的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機通話裝置,包括聽聲口、講話口和手持筒。這種手機通話裝置由柔軟橡膠或塑料制成;手機通話時,將手機從聽聲口或講話口放入手持筒內,講話口罩住嘴巴,聽聲口罩住耳朵,這樣打電話等于在一個封閉環境下進行,別人聽不到你講話,既不會干擾別人,也利于你的講話保密;外界環境的噪音也干擾不到你,有利于通話進行。
文檔編號H04M1/03GK102340561SQ20111036140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陶紅明 申請人:陶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