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揚聲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超薄型揚聲器結構。
背景技術:
喇叭其實是一種電能轉換成聲音的一種轉換設備,當不同的電子能量傳至線圈時,線圈產生一種能量與磁鐵的磁場互動,這種互動造成紙盆振動,因為電子能量隨時變化,喇叭的線圈會往前或往后運動,因此喇叭的紙盆就會跟著運動,這此動作使空氣的疏密程度產生變化而產生聲音。
傳統的揚聲器,其U鐵一般都是置于盆架之外,并且U鐵是鉚接于盆架外的;而彈波的形狀都是平面圓形。傳統的結構不能有效地減少揚聲器的厚度,而且低頻延伸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超薄型揚聲器結構,其具有超薄型的特點,以及其低頻延伸性很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薄型揚聲器結構,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包括上下連通的上開口和下開口,一U鐵從所述上開口進入盆架的底部并將該下開口蓋住,在該U鐵的內底面設置有一磁鐵,在該磁鐵之上設置有華司,一音圈的下部將所述磁鐵的上部和華司纏繞包裹;一彈波從上開口置入盆架并套設于所述U鐵的上部,并且該彈波為跑道狀;一振膜從所述上開口進入盆架并將該上開口蓋住,振膜的中部設置有開孔;一防塵蓋蓋合于所述振膜的開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波的結構為在圓形彈波結構上將從邊緣到中心小于半徑的部分切除而得。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波的邊緣部架設于所述上開口與下開口之間所形成的臺階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沿所述U鐵的外底邊緣設置有缺口,該缺口所形成的凸臺將所述下開口蓋合。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波與振膜相接觸。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振膜包括位于中心的球面凸臺、從該凸臺底部邊緣傾斜向上延伸的過渡部、以及從過渡部外邊緣延伸的邊緣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U鐵從盆架的上開口置入盆架內,并利用凹凸對應的方式將盆架的下開口蓋合,能夠減薄揚聲器的結構厚度;振膜設計為特殊的結構,包括位于中心的球面凸臺、從該凸臺底部邊緣傾斜向上延伸的過渡部、以及從過渡部外邊緣延伸的邊緣部,可以有效地提高揚聲器的低頻延伸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盆架;2、上開口;3、下開口;4、U鐵;5、磁鐵;6、華司;7、音圈;8、彈波;9、振膜;10、凸臺;11、過渡部;12、邊緣部;13、臺階;14、缺口;15、防塵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2、3所示,一種超薄型揚聲器結構,包括盆架1,所述盆架1包括上下連通的上開口2和下開口3,一U鐵4從所述上開口2進入盆架1的底部并將該下開口3蓋住,在該U鐵4的內底面設置有一磁鐵5,在該磁鐵5之上設置有華司6,一音圈7的下部將所述磁鐵5的上部和華司6纏繞包裹;一彈波8從上開口2置入盆架1并套設于所述U鐵4的上部,并且該彈波8為跑道狀;一振膜9從所述上開口2進入盆架1并將該上開口2蓋住,振膜9的中部設置有開孔;一防塵蓋15蓋合于所述振膜9的開孔。所述彈波8與振膜9相接觸。音圈7是指通過音頻電流的線圈,是電動式揚聲器振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揚聲器的心臟。音圈7的性能會影響揚聲器的聲壓頻率特性,聲壓級,阻抗曲線、失真、瞬態特性、揚聲器參數、音質等,特別是關系揚聲器的承受功率和壽命。
其中,所述彈波8為不規則圓形狀,具體的結構為在圓形彈波8結構上將從邊緣到中心小于半徑的部分切除而得。
其中,所述彈波8的邊緣部12架設于所述上開口2與下開口3之間所形成的臺階13上。上開口2的內徑比下開口3大,上開口2與下開口3之間形成的臺階13支撐并將彈波8定位。
其中,沿所述U鐵4的外底邊緣設置有缺口14,該缺口14所形成的凸臺10將所述下開口3蓋合。
其中,所述振膜9包括位于中心的球面凸臺10、從該凸臺10底部邊緣傾斜向上延伸的過渡部11、以及從過渡部11外邊緣延伸的邊緣部12。特殊的振膜9結構可以有效提高揚聲器的低頻延伸性。振膜9的凸臺10將音圈7的頂部蓋壓住。
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