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5g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各個不同的領域開始使用5g無線移動通信技術。例如,以衛星通信為例,衛星通信和5g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相結合,可能是將來的發展趨勢。
2、由于衛星通信系統的鏈路預算較差,因此傳輸失敗概率較高,例如,終端成功接收下行數據的概率較低。而基站和終端之間的距離較遠,傳輸時延較大,如果在終端沒有成功接收到下行數據時進行重傳,將嚴重降低傳輸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提高衛星通信系統的下行數據傳輸效率。
2、第一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包括:
3、向終端發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需要進行覆蓋增強;
4、在需要所述覆蓋增強的情況下,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所述時隙數大于或等于2;
5、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6、根據所述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下行數據。
7、第二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接收衛星通信系統中的基站下發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需要進行覆蓋增強;
9、在需要所述覆蓋增強的情況下,接收所述基站下發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所述時隙數大于或等于2;
10、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接收所述下行數據。
11、第三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下行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12、第一發送模塊,用于向終端發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需要進行覆蓋增強;
13、生成模塊,用于在需要所述覆蓋增強的情況下,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所述時隙數大于或等于2;
14、第二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5、第三發送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下行數據。
16、第四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下行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17、第一接收模塊,用于接收衛星通信系統中的基站下發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需要進行覆蓋增強;
18、第二接收模塊,用于在需要所述覆蓋增強的情況下,接收所述基站下發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所述時隙數大于或等于2;
19、第三接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接收所述下行數據。
20、第五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包括:
21、存儲器;
22、處理器;以及
23、計算機程序;
24、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被配置為由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25、第六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26、存儲器;
27、處理器;以及
28、計算機程序;
29、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被配置為由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30、第七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以實現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31、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下行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通過基站向終端發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終端是否進行覆蓋增強。在需要進行覆蓋增強的情況下,基站生成第二指示信息,以便指示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該時隙數大于或等于2,其中,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可使得基站將下行數據重復傳輸多次,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可使得多個時隙中傳輸同一個下行數據。進一步,基站向終端發送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據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向終端發送下行數據,使得下行數據重復多次和/或使得多個時隙中傳輸同一個下行數據。使得終端根據第一指示信息確定存在覆蓋增強的情況下,基于第二指示信息中所指示的下行數據的重復次數和/或用于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數,從對應的時隙上接收下行數據,由于多個時隙中傳輸同一個下行數據,即下行數據中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時隙上傳輸,通過降低碼率提升了終端對下行數據的解調性能,從而有助于提高下行數據的傳輸效率。此外,基站將下行數據重復傳輸多次,使得終端通過將不同的時隙上接收到的多次重復的下行數據合并,提高了終端接收下行數據的成功率,避免重傳導致的傳輸時延,提高了衛星通信系統的下行數據傳輸效率。
1.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終端發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增加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7.一種下行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接收所述下行數據,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重復傳輸所述下行數據的時隙是連續的。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11.一種下行數據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種下行數據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通過所述通信接口向終端發送第一指示信息時,具體用于: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時,具體用于: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增加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時,具體用于: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時,具體用于: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還用于:
19.一種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根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過所述通信組件接收所述下行數據時,具體用于:
21.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還用于:
22.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