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設備,具體是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在應急通信和災后通信恢復領域,對通信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多。傳統的通信基礎設施,如通信基站和光纖網絡等,雖然在正常情況下能夠提供穩定的通信服務,但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如地震、洪水、火災等,這些傳統通信設施往往會受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通信中斷,影響救援工作和災后恢復。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是一種結合了多種無線網絡技術和自組織能力的通信設備,旨在提供更為靈活、高效的網絡連接方案,特別適用于動態、復雜的環境中,設備無需依賴外部基礎設施,可以在災后現場快速布置,自動形成一個自組織的臨時網絡,在自然災害發生后,能迅速提供應急通信服務,保障災后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2、但是現有的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沒有自主供電能力,無法在沒有傳統電力供應的情況下正常工作,且未能充分考慮防水、防塵、防震、抗壓等惡劣環境條件,導致在災后復雜環境中無法正常使用。
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底壁上靠近四個拐角處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導套,所述導套的內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導柱,所述導柱與所述導套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導柱的上端部延伸至導套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端表面固定安裝有無線通信設備本體,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端表面靠近四個拐角處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太陽能板。
4、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板上端表面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左側下滑軌和右側下滑軌,所述第二支撐板下端表面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右側上滑軌和左側上滑軌。
5、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側下滑軌內滑動安裝有左側下滑塊一和左側下滑塊二,所述右側下滑軌內滑動安裝有右側下滑塊一和右側下滑塊二,所述右側上滑軌內滑動安裝有右側上滑塊一和右側上滑塊二,所述左側上滑軌內滑動安裝有左側上滑塊一和左側上滑塊二。
6、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側上滑塊一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左連接臂一,所述左連接臂一的另一端與所述左側下滑塊二轉動連接,所述左側上滑塊二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左連接臂二,所述左連接臂二的另一端與所述左側下滑塊一轉動連接。
7、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側上滑塊二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右連接臂一,所述右連接臂一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側下滑塊一轉動連接,所述右側上滑塊一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右連接臂二,所述右連接臂二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側下滑塊二轉動連接。
8、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殼的內壁上轉動連接有正反牙往復絲桿,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的正上方,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的一端貫穿延伸至外殼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旋鈕。
9、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的外壁上位于正牙處的位置螺紋連接有底部滑塊二,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的外壁上位于反牙處的位置螺紋連接有底部滑塊一,所述底部滑塊一和底部滑塊二均與第一支撐板滑動連接,所述底部滑塊二的兩側端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右連桿二和左連桿一,所述右連桿二和左連桿一分別與所述的右側下滑塊一和左側下滑塊一固定連接,所述底部滑塊一的兩側端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右連桿一和左連桿二,所述右連桿一和左連桿二分別與所述的右側下滑塊二和左側下滑塊二固定連接。
10、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殼的上表面開設有開口,所述開口的內側開設有臺階,所述臺階的端面上固定粘接有氣囊。
11、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殼的前端表面開設有可視玻璃窗。
12、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殼的內底壁上固定安裝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外殼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太陽能充電控制器和逆變器,所述太陽能充電控制器和逆變器均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太陽能板與太陽能充電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無線通信設備本體與逆變器電性連接。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具有防水、防塵、減震特性,并且可以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至蓄電池的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在設備正常使用時將無線通信設備本體收納于外殼內,通過太陽能板擠壓開口處臺階上的氣囊實現密封,從而實現防水、防塵;通過導套內的支撐彈簧和導桿對第一支撐板進行支撐,能在一定程度上現實減震效果;采用太陽能板和蓄電池為其提供持續電力支持,使設備可以隨身移動,使得用戶能夠隨時隨地使用它,極大提升了工作和生活的靈活性,能夠在沒有固定地點的情況下進行高效操作,解決現有設備不能夠在沒有傳統電力供應的情況下正常工作的問題,便于快速部署和移動;外殼的前端開設有可視玻璃窗,在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運行時,可以通過可視玻璃窗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態,用戶可以直接觀察設備內部的指示燈、顯示屏或其他指示元件的狀態,快速識別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或是否出現故障。
1.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內底壁上靠近四個拐角處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導套(2),所述導套(2)的內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彈簧(3),所述支撐彈簧(3)的上端均固定連接有導柱(4),所述導柱(4)與所述導套(2)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導柱(4)的上端部延伸至導套(2)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板(5),所述第一支撐板(5)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支撐板(6),所述第二支撐板(6)的上端表面固定安裝有無線通信設備本體(32),所述第二支撐板(6)的上端表面靠近四個拐角處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立柱(31),所述立柱(31)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太陽能板(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板(5)上端表面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左側下滑軌(7)和右側下滑軌(8),所述第二支撐板(6)下端表面的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右側上滑軌(10)和左側上滑軌(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下滑軌(7)內滑動安裝有左側下滑塊一(13)和左側下滑塊二(14),所述右側下滑軌(8)內滑動安裝有右側下滑塊一(19)和右側下滑塊二(20),所述右側上滑軌(10)內滑動安裝有右側上滑塊一(17)和右側上滑塊二(18),所述左側上滑軌(9)內滑動安裝有左側上滑塊一(11)和左側上滑塊二(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上滑塊一(11)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左連接臂一(15),所述左連接臂一(15)的另一端與所述左側下滑塊二(14)轉動連接,所述左側上滑塊二(12)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左連接臂二(16),所述左連接臂二(16)的另一端與所述左側下滑塊一(13)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側上滑塊二(18)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右連接臂一(21),所述右連接臂一(21)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側下滑塊一(19)轉動連接,所述右側上滑塊一(17)的外側轉動連接有右連接臂二(22),所述右連接臂二(22)的另一端與所述右側下滑塊二(20)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內壁上轉動連接有正反牙往復絲桿(29),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29)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5)的正上方,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29)的一端貫穿延伸至外殼(1)的外部并固定連接有旋鈕(3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29)的外壁上位于正牙處的位置螺紋連接有底部滑塊二(28),所述正反牙往復絲桿(29)的外壁上位于反牙處的位置螺紋連接有底部滑塊一(27),所述底部滑塊一(27)和底部滑塊二(28)均與第一支撐板(5)滑動連接,所述底部滑塊二(28)的兩側端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右連桿二(24)和左連桿一(25),所述右連桿二(24)和左連桿一(25)分別與所述的右側下滑塊一(19)和左側下滑塊一(13)固定連接,所述底部滑塊一(27)的兩側端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右連桿一(23)和左連桿二(26),所述右連桿一(23)和左連桿二(26)分別與所述的右側下滑塊二(20)和左側下滑塊二(14)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上表面開設有開口(40),所述開口(40)的內側開設有臺階(38),所述臺階(38)的端面上固定粘接有氣囊(39)。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前端表面開設有可視玻璃窗(37)。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網融合自組網無線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內底壁上固定安裝有蓄電池(34),所述蓄電池(34)外殼(1)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太陽能充電控制器(35)和逆變器(36),所述太陽能充電控制器(35)和逆變器(36)均與蓄電池(34)電性連接,所述太陽能板(33)與太陽能充電控制器(35)電性連接,所述無線通信設備本體(32)與逆變器(36)電性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