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電子設備設計,具體涉及一種發聲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1、目前,電子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通常配置有發聲裝置(例如揚聲器、受話器)。隨著用戶需求的提升,用戶對電子設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電子設備越來越薄。相應地,需要電子設備內的發聲裝置更薄,才能較好地適應越來越薄的電子設備。但是,在相關技術的發聲裝置中,振膜疊置在磁性組件的上方,進而導發聲裝置的厚度仍然較大,較難適應電子設備越來越薄的設計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公開一種發聲裝置及電子設備,以解決相關技術涉及的發聲裝置存在厚度較大而較難適應電子設備越來越薄的設計需求的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請公開一種發聲裝置,所公開的發聲裝置包括第一磁組件、第二磁組件和振動組件;所述振動組件包括音圈、連接件以及振膜;所述第一磁組件與所述第二磁組件之間形成磁隙;所述音圈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磁隙中,所述第一磁組件位于所述振膜與所述磁隙之間,所述連接件的第一端與所述音圈相連;所述連接件的第二端與所述振膜相連,所述連接件用于基于所述音圈帶動所述振膜振動。
4、第二方面,本申請公開一種電子設備,所公開的電子設備包括設備殼體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發聲裝置,所述發聲裝置設于所述設備殼體之內。
5、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技術效果:
6、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發聲裝置通過對發聲裝置的結構進行改進,將第一磁組件設于振膜與磁隙之間,從而能夠使得振膜布置于第一磁組件和第二磁組件高度相當的范圍內進行振動發聲,此種結構能夠確保振膜振動發聲的同時,避免將振膜在音圈的運動方向上與第一磁組件和第二磁組件進行疊置,這有利于使得發聲裝置在音圈的運動方向上的堆疊高度得以減小,從而使得發聲裝置更薄,進而更適用于越來越薄的電子設備。
7、與此同時,由于振膜不會在音圈的運動方向分別與第一磁組件和第二磁組件發生疊置,因此在發聲裝置的設計過程中,可以有利于充分利用發聲裝置在振動方向的空間盡可能地布置較厚的第一磁組件和第二磁組件,從而有利于強化磁隙中的磁場強度,進而能提升發聲裝置的磁場驅動力,最終提高對音圈的驅動效果而提高發聲裝置的聲音效果。而且,此種結構也更有利于使得第一磁組件與第二磁組件之間形成的磁隙的深度更大,使得音圈不易在運動過程中完全脫離磁隙,也就能夠避免音圈脫離磁隙導致的發聲失真現象。
1.一種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組件(10)、第二磁組件(20)和振動組件(30);所述振動組件(30)包括音圈(31)、連接件(32)以及振膜(33);所述第一磁組件(10)與所述第二磁組件(20)之間形成磁隙(41);所述音圈(31)的至少部分設于所述磁隙(41)中,所述第一磁組件(10)位于所述振膜(33)與所述磁隙(41)之間,所述連接件(32)的第一端與所述音圈(31)相連;所述連接件(32)的第二端與所述振膜(33)相連,所述連接件(32)用于基于所述音圈(31)帶動所述振膜(33)振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聲裝置還包括裝置殼體(40),所述第一磁組件(10)、所述第二磁組件(20)和所述振動組件(30)設于所述裝置殼體(40)中,所述裝置殼體(40)內設有振膜容納空間(42),所述第一磁組件(10)位于所述振膜容納空間(42)與所述磁隙(41)之間,所述振膜(33)設于所述振膜容納空間(42)中,所述振膜(33)的邊緣與所述裝置殼體(40)相連,所述振膜(33)將所述振膜容納空間(42)分成相互隔離的前腔(421)和后腔(422),所述裝置殼體(40)開設有出聲孔(43),所述出聲孔(43)與所述前腔(421)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3)位于所述出聲孔(43)與所述第一磁組件(1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3)的所述邊緣的一部分與所述出聲孔(4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3)包括振膜本體(331)和彈性連接件(332),所述彈性連接件(332)包圍所述振膜本體(331)的至少部分邊緣,所述彈性連接件(332)的內側邊緣與所述振膜本體(331)連接,所述彈性連接件(332)的外側邊緣與所述裝置殼體(40)相連,所述連接件(32)包括連接桿(321)和振膜連接部(322),所述連接桿(321)的第一端與所述音圈(31)相連,所述連接桿(321)的第二端經過所述第一磁組件(10)而與所述振膜連接部(322)相連,所述振膜連接部(322)包圍所述振膜本體(331)的至少部分邊緣,所述振膜連接部(322)與所述彈性連接件(332)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321)為多個,多個所述連接桿(321)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音圈(31)相連,多個所述連接桿(321)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振膜連接部(322)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組件(10)為一個,或,所述第一磁組件(10)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磁組件(10)圍繞所述第二磁組件(20)分布,多個所述第一磁組件(10)均與所述第二磁組件(20)圍成所述磁隙(41),多個所述第一磁組件(10)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振膜(33)與相對的所述磁隙(41)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組件(10)包括第一磁體(11)以及疊置在所述第一磁體(11)上的第二磁體(12),所述第二磁組件(20)包括第三磁體(21)以及疊置在所述第三磁體(21)上的第四磁體(22),所述第一磁體(11)與所述第二磁體(12)相對的磁極分別為第一磁極和第二磁極,所述第一磁極與所述第二磁極的極性相同;所述第三磁體(21)和所述第四磁體(22)相對的磁極分別為第三磁極和第四磁極,所述第三磁極和所述第四磁極的極性相同,所述第一磁極與所述第三磁極相配合,所述第二磁極與所述第四磁極相配合,所述第一磁極與所述第三磁極的極性相反,所述第二磁極與所述第四磁極的極性相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組件(10)還包括第一導磁件(13),所述第一導磁件(13)設于所述第一磁極與所述第二磁極之間;所述第二磁組件(20)還包括第二導磁件(23),第二導磁件(23)設于所述第三磁極與所述第四磁極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聲裝置還包括第三導磁件(50),所述第一磁體(11)具有與所述第一磁極相背分布的第五磁極,所述第三磁體(21)具有與所述第三磁極相背分布的第六磁極,所述第五磁極與所述第六磁極極性相反,所述第五磁極與所述第六磁極相配合,所述第三導磁件(50)分別與所述第五磁極和所述第六磁極接觸并分別覆蓋所述第五磁極和所述第六磁極;和/或,
11.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殼體(02)和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發聲裝置(01),所述發聲裝置(01)設于所述設備殼體(02)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