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線路板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剛撓結合印制電路板以其能彎曲、折疊、縮小體積、減輕重量以及裝配方便等特點,尤其適合當今電子產品對于輕、薄、 短、小特點的要求。剛撓結合板是軟板和硬板相結合,將薄層狀的撓性底層和剛性底層結合,再層壓入一個單一組件中,形成的電路板,其兼具剛性層與撓性層,是一種多層印刷電路板。在PCB 行業里,剛撓結合板是近年來增長非常迅速的一類印制板,增長速度快,應用領域廣。如圖1所示,目前的剛撓結合板包括硬板101、軟板102,位于硬板101、軟板102 之間的第一半固化片103、第二半固化片104,在第一半固化片103、第二半固化片104上對應開有第一窗口 107、第二窗口 106,軟板102上的軟板覆蓋膜105對應位于上述第一窗口 107、第二窗口 106中。由于這種剛撓結合板中第一窗口 107、第二窗口 106大小相同,其在生產制作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如果第一窗口 107、第二窗口 106過大,軟板覆蓋膜105位于第一窗口 107、第二窗口 106中,與第一半固化片103、第二半固化片104之間的空隙就相應變大,而對應的空隙部分支撐強度變小,容易造成軟板102斷裂;2、軟板覆蓋膜105與第一半固化片103、第二半固化片104無結合重疊,難以保證軟板覆蓋膜105與第二半固化片104的結合效果;3、壓合過程中半固化片處于流動狀態,膠體不斷流向中間窗口位置,若半固化片上窗口過小,膠體流動時容易產生堆積,壓合完成后板面會產生突起現象;若半固化片上窗口過大,流膠不能完全填充窗口的空缺部分,容易產生壓合空洞、凹陷問題,從而影響整個板面的平整性。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目前硬板、軟板之間兩層半固化片窗口等大所存在的軟板容易斷裂、軟板覆蓋膜與半固化片結合效果不好、壓合后的板面不平整等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剛撓結合板,包括硬板O01)和軟板002),所述軟板Q02)與硬板O01) 之間設置有第一半固化片(20 和第二半固化片004),且第一半固化片(20 覆于軟板 (202)上,第二半固化片(204)覆于硬板(201)上;所述第一半固化片(20 上設置有第一窗口 007),第二半固化片(204)上設置有與第一窗口(207)位置對應的第二窗口 006), 所述第一窗口(207)比第二窗口(206)大。其中所述軟板(20 上設有軟板覆蓋膜O05),所述軟板覆蓋膜(20 對應位于第一窗口(207)中,且兩端與第二半固化片(204)壓合重疊。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步驟如下A、對硬板板面進行磨板粗化,并按照板面上的銷釘位在該粗化面上覆蓋第二半固化片;B、按照銷釘位在第二半固化片上覆蓋第一半固化片;C、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D、對上述軟板、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及硬板進行壓合。其中步驟A之前分別對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進行開窗處理,且使第一半固化片上所開窗口比第二半固化片上所開窗口大。其中步驟C中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且使軟板覆蓋膜對應位于第一半固化片的窗口中。本發明將軟板與硬板之間的兩層半固化片分別開有不同大小的窗口,且使與軟板覆蓋的半固化片窗口比與硬板覆蓋的半固化片窗口大,以實現軟板覆蓋膜對應位于大窗口的半固化片中,且與小窗口的半固化片重疊壓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第二半固化片與軟板覆蓋膜部分出現重合,可保證空隙部分支撐強度增加,避免造成軟板斷裂;2、軟板覆蓋膜與第二半固化片結合重疊,可保證軟板覆蓋膜與第二半固化片的結合效果;3、由于軟板與硬板之間的兩層半固化片開有不同大小的窗口,疊層后軟板覆蓋膜與兩層半固化片之間的間隙較小,壓合后流膠量均勻,可保證剛撓結合位平整,避免出現壓合空洞、凹陷問題。
圖1為現有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識說明硬板201、軟板202、第一半固化片203、第二半固化片204、軟板覆蓋膜205、第二窗口 206、第一窗口 207。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闡述本發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提供的是一種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在軟硬板之間的兩層半固化片上分別開有大小不一的窗口,并使軟板覆蓋膜位于上述窗口中,且與其中一個重疊壓合,以達到增加支撐強度,避免軟板斷裂的目的,同時保證軟板覆蓋膜與固化片的結合效果;提高線路板剛撓結合位平整性。如圖2所示,圖2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剛撓結合板包括有硬板201和軟板202,所述軟板202與硬板201之間設置有第一半固化片203和第二半固化片204,且第一半固化片203覆于軟板202上,第二半固化片204覆于硬板201 上;所述第一半固化片203上設置有第一窗口 207,第二半固化片204上設置有與第一窗口207位置對應的第二窗口 206,所述第一窗口 207比第二窗口 206大;軟板202上設有軟板覆蓋膜205,所述軟板覆蓋膜205對應位于第一窗口 207中,且兩端與第二半固化片204壓
合重疊。本發明中剛撓結合部分使用的是雙層半固化片,靠近軟板的一層的第一半固化片開窗較大,靠近硬板部分的第二半固化片開窗較小,開窗較小的半固化片開與軟板覆蓋膜有一定程度的重疊;開窗較大的第一半固化片主要起到填充的作用,開窗較小的第二半固化片起到填充和粘結軟板覆蓋膜的作用;壓合過程中,由于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開窗不等大,因此流膠互不影響,有效保證了剛撓結合位的平整性。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剛撓結合板制作方法,其包括步驟A、對硬板板面進行磨板粗化,并按照板面上的銷釘位在該粗化面上覆蓋第二半固化片;其中這里的銷釘為定位用,以保證定位的準確;所述的第二半固化片上預先通過鑼機在其上開設有窗口 ;B、按照銷釘位在第二半固化片上覆蓋第一半固化片;其中第一半固化片也通過鑼機在其上開設有窗口,且該窗口的比第二半固化片的窗口要大。C、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將軟板覆蓋在第一半固化片上時,需要使軟板覆蓋膜對應位于第一半固化片的窗口中,并對應與第二半固化片對應重疊壓合。D、對上述軟板、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及硬板進行壓合。以上是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 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剛撓結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硬板(201)和軟板002),所述軟板(20 與硬板 (201)之間設置有第一半固化片(20 和第二半固化片004),且第一半固化片(20 覆于軟板(20 上,第二半固化片(204)覆于硬板O01)上;所述第一半固化片(20 上設置有第一窗口 007),第二半固化片(204)上設置有與第一窗口(207)位置對應的第二窗口 (206),所述第一窗口 (207)比第二窗口 (206)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撓結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板(20 上設有軟板覆蓋膜 005),所述軟板覆蓋膜(20 對應位于第一窗口(207)中,且兩端與第二半固化片O04) 壓合重疊。
3.一種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A、對硬板板面進行磨板粗化,并按照板面上的銷釘位在該粗化面上覆蓋第二半固化片;B、按照銷釘位在第二半固化片上覆蓋第一半固化片;C、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D、對上述軟板、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及硬板進行壓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之前分別對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進行開窗處理,且使第一半固化片上所開窗口比第二半固化片上所開窗口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且使軟板覆蓋膜對應位于第一半固化片的窗口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A、對硬板板面進行磨板粗化,并按照板面上的銷釘位在該粗化面上覆蓋第二半固化片;B、按照銷釘位在第二半固化片上覆蓋第一半固化片;C、按照銷釘位在第一半固化片上覆蓋軟板;D、對上述軟板、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及硬板進行壓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效避免了軟板斷裂;提高了軟板覆蓋膜與半固化片的結合效果;保證了剛撓結合位的平整,避免出現壓合空洞、凹陷的問題。
文檔編號H05K3/36GK102523683SQ201110363808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宋建遠, 朱拓, 朱方圓, 鄧先友, 魏秀云 申請人:深圳崇達多層線路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