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裝置,屬于覆膜鐵領域。
背景技術:
覆膜鐵,顧名思義,就是將印刷后的塑料薄膜與基板通過熱熔(熱覆)法或者膠黏劑的黏接(膠覆)作用后形成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這其中尤以后一種工藝為主流,在近年發展較快。覆膜板是比傳統印涂馬口鐵更具優良的耐深沖、耐磨、耐腐蝕和裝飾性等特點的一種兼有高分子樹脂薄膜和金屬板材雙重特點的金屬材料。這一特點決定了覆膜板可以使用冷軋板作為基材,快速與套印精確的印刷薄膜覆合,因此,覆膜板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現有的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設備的焊接裝置無法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裝置,以解決現有的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設備的焊接裝置無法調整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裝置,其結構包括:萬向輪、底座、機架、散熱孔、殼體、工作平臺、出料口、活動桿、螺栓、上面板、手把、焊接裝置、進料口、面板、溫度表、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上固定連接有萬向輪,所述底座上固定連接有機架,所述機架上固定連接有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散熱孔,所述機架上固定連接有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出料口,所述工作平臺上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上連接有螺栓,所述活動桿上連接有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上固定連接有手把,所述上面板上固定連接有焊接裝置,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進料口,所述殼體上固定連接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固定連接有溫度表,所述面板上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焊接裝置由紅外定位裝置、焊接桿、連接器、固定器、焊接槍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通過機架與工作平臺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平臺通過螺栓與活動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桿通過螺栓與上面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平臺通過活動桿與上面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焊接裝置、溫度表、控制面板通過導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設備通過設有的焊接裝置生產使工作效率提高,能源消耗和材料消耗低,因此生產成本更低,通過設有的紅外定位裝置使覆膜鐵的焊接更加精確,滿足市場不同的需求,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理念,具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萬向輪-1、底座-2、機架-3、散熱孔-4、殼體-5、工作平臺-6、出料口-7、活動桿-8、螺栓-9、上面板-10、手把-11、焊接裝置-12、進料口-13、面板-14、溫度表-15、控制面板-16、紅外定位裝置-120、焊接桿-121、連接器-122、固定器-123、焊接槍-12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覆膜鐵的焊接裝置,其結構包括:萬向輪1、底座2、機架3、散熱孔4、殼體5、工作平臺6、出料口7、活動桿8、螺栓9、上面板10、手把11、焊接裝置12、進料口13、面板14、溫度表15、控制面板16;所述底座2上固定連接有萬向輪1,所述底座2上固定連接有機架3,所述機架3上固定連接有殼體5,所述殼體5上設有散熱孔4,所述機架3上固定連接有工作平臺6,所述工作平臺6上設有出料口7,所述工作平臺6上連接有活動桿8,所述活動桿8上連接有螺栓9,所述活動桿8上連接有上面板10,所述上面板10上固定連接有手把11,所述上面板10上固定連接有焊接裝置12,所述工作平臺6上設有進料口13,所述殼體5上固定連接有面板14,所述面板14上固定連接有溫度表15,所述面板14上固定連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焊接裝置12由紅外定位裝置120、焊接桿121、連接器122、固定器123、焊接槍124組成,所述底座2通過機架3與工作平臺6固定連接,所述工作平臺6通過螺栓9與活動桿8連接,所述活動桿8通過螺栓9與上面板10連接,所述工作平臺6通過活動桿8與上面板10連接,所述焊接裝置12、溫度表15、控制面板16通過導線連接。
在進行使用時,通入電源,通過控制面板16打開電源開關即可開始工作,通過手把11將上面板10提起,通過調節固定器123調節焊接槍124的高度來適應需焊接的覆膜鐵的尺寸,再通過手把11將上面板10放下,通過進料口13將覆膜鐵放入工作平臺6上,通過控制面板16操作焊接裝置12對覆膜鐵進行焊接,通過出料口7將焊接完成的覆膜鐵取出即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