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生產
技術領域:
,是一種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本發明用于雜交水稻制種田和雜交水稻栽培田,主要功能是抑制穗發芽與增加粒重。
背景技術:
:雜交水稻的籽粒成熟后,由于其休眠期一般較短或不明顯,穗發芽現象較嚴重。在我國南方,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年份在水稻成熟期為陰雨天氣,穗發芽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歷年來在雜交水稻制種生產上,由于"九二O"的廣泛使用,加上收獲季節的高溫高濕,穗發芽更是一個突出的問題,無論是春季制種還是夏季制種,都有不同程度的穗萌動、穗發芽現象,正常年份穗發芽率為5%左右,特殊年份(高溫多雨)可超過20%。據調查,穗發芽使雜交水稻制種產量減少l-2成,嚴重的達一半以上,且平均每年雜交稻種子因內部早萌性生理變化而使生活力下降的幅度在10%以上,導致發芽率和種子成秧率降低,輕則因秧苗不足被迫稀插而減產,重則影響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而無法完成糧食生產計劃。如何有效防止穗發芽已是雜交水稻制種和進一步提高雜交水稻產量急需解決的問題。自1973年由B.Belderok提議并成立國際谷物穗發芽研究組織以來,國內外對禾谷類作物穗發芽的現象進行了較多的研究。近30年來,研究者們從水稻遺傳特性、環境條件(溫度、水分、礦質營養等)、種子休眠特性、酶活性、植物激素及發芽抑制物與穗發芽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F已基本明確了穗部性狀的影響、溫度調節的機制,水分運輸的途徑,a-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活性與穗發芽的關系,并認為脫落酸和赤霉素類是對穗發芽有重要作用的兩類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作為植物體內的微量信號分子,調節植物幾乎所有的生長發育過程。長期以來,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節劑一直是生物學和農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其成果為農業科技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植物體內,植物激素往往是通過相互作用的方式調控某一生長發育過程,同時還需其他物質的參與。本發明的基本思路是通過對穗發芽發生的生理機制及參與因素的研究,在探明ABA和植酸相互協同作用機制基礎上研制出能顯著降低穗上芽的萌發、形成的激素型專用生長調節劑產品,達到延長籽粒休眠期和延滯籽粒穗上發芽能力,以減少穗發芽損失的效果。該產品安全、無毒、無公害,且含有水稻生育后期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和生理調節物質,可起到改善水稻品質的作用。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找到能夠起這個作用的有效配方。本發明成本低廉,簡單有效,有著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抑制雜交水稻制種和栽培過程中的穗發芽現象,并提高產量,且安全、無毒、無公害的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以1升水溶液中所含主效成分及其重量克計的組成范圍如下3實施例1試驗材料以高產、穗發芽難易程度不同的雜交水稻品種金優402和汕優63為材料。本發明的制備(以生產100升濃縮型成品用量計)稱取市售植480g、脫落酸35g、氯化鈣782g、硼酸880g、多效唑25g、水楊酸(C7H603>99%)0.4g。分別粉碎并溶解,邊混和邊加入蒸餾水至100升。待固體成分溶解后,混勻57分鐘后分裝。每100升可分裝成1千瓶(每瓶100mL)。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取本發明水劑(RPGR01)產品一瓶(100mL),置于農用噴霧器中,加入20升水,混勻。于水稻灌漿期呈霧狀噴施。以噴等量清水為對照(CK),重復3次。本發明的使用效果在收獲期抽樣分析,結果表明(表1,表2),本發明水劑(RPGR01)能顯著抑制雜交水稻穗發芽率,穗發芽抑制百分率分別為74.65%、66.9%,千粒重分別提高0.55克、0.40克,且對種子活力無影響。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表1RPGR01對雜交水稻穗發芽及平均千粒重的影響水稻平均穗發芽率(%)平均千粒重(g)品種CKRPGR01CKRPGR01金優40240.3610.2326.0426.59汕優6318.256.0427.9128.31表2RPGR01對雜交水稻種子活力的影響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實施例2試驗材料以高產、穗發芽難易程度不同的雜交水稻品種金優402和汕優63為材料。本發明的制備(以生產IOO升濃縮型成品用量計)稱取市售植酸425g、脫落酸31g、氯化鈣810g、硼酸790g、多效唑27.5g、水楊酸(C7H603>99%)0.6g。分別粉碎并溶解,邊混和邊加入蒸餾水至100升。待固體成分溶解后,混勻57分鐘后分裝。每100升可分裝成1000瓶。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取本發明水劑(RPGR01)產品一瓶(100mL),置于農用噴霧器中,加入20升水,混勻。于水稻灌漿期呈霧狀噴施。以噴等量清水為對照(CK),重復3次。本發明的使用效果在收獲期抽樣分析,結果表明(表3,表4),本發明水劑(RPGR01)能顯著抑制雜交水稻穗發芽率,穗發芽抑制百分率分別為70.68%、54.87%,千粒重分別提高0.34克、0.42克,且對種子活力無影響。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表3RPGR01對雜交水稻穗發芽及平均千粒重的影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表4RPGR01對雜交水稻種子活力的影響收獲后不同時期種子發芽率(%)品種處理_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要求保護植酸和脫落酸協同作用從而抑制雜交水稻穗發芽功能的發明;2.—種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其特征在于以1升水溶液中所含主效成分及其重量克計的組成范圍如下植酸2.200-5.900脫落酸0.1200.850氯化*丐6.520-9.400硼酸7.50010.200多效唑0.100-0.800水楊酸0.001-0.010上述物質溶解后配成的溶液最后pH值在5.806.50之間。以1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計的較佳組成范圍如下植酸3.600--5.260脫落酸0.3000.380氯化鈣7.120--8.200硼酸8.5009.200多效唑0.150--0.350水楊酸0.001--0.006上述物質溶解后配成的溶液最后pH值在5.806.50之間。以1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計的最佳組成如下植酸4.800脫落酸0.350氯化鈣7.820硼酸8.800多效唑0.250水楊酸0.004上述物質溶解后配成的溶液最后pH值在5.806.50之間。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屬農業生產
技術領域:
。在雜交稻制種和栽培過程中,常因高溫高濕易出現穗發芽現象。穗發芽不僅嚴重影響產量,而且降低水稻品質,同時也給收割帶來困難。一種雜交水稻穗發芽抑制劑的主效成分及其重量克計(1升水溶液中)的組成范圍為植酸(2.200-5.900)、脫落酸(0.120~0.850)、氯化鈣(6.520-9.400)、硼酸(7.500~10.200)、多效唑(0.100-0.800)、水楊酸(0.001-0.010),用于抑制雜交水稻穗發芽效果好,穗發芽的抑制百分率最高可達75%,提高千粒重0.32-0.55克,且不影響種子活力。該抑制劑使用方便,用量極小,成本低廉,無毒無害,有著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文檔編號A01N59/08GK101773137SQ20101010103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申請日期2010年1月26日優先權日2010年1月26日發明者丁君輝,夏石頭,洪彬,王若仲,肖浪濤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