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藥劑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吡蚜酮水分散粒劑以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吡蚜酮屬于吡啶類或三嗪酮類殺蟲劑,是全新的非殺生性殺蟲劑,最早由瑞士汽 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開發(fā),該產品對多種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蟲表現出優(yōu)異的防治效果。 利用電穿透圖(EPG)技術進行研究表明,無論是點滴、飼喂或注射試驗,只要蚜蟲或飛虱一 接觸到吡蚜酮幾乎立即產生口針阻塞效應,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終饑餓致死,而且此過程是 不可逆轉的。因此,吡蚜酮具有優(yōu)異的阻斷昆蟲傳毒功能。盡管目前對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針 阻塞機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這種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 起。經吡蚜酮處理后的昆蟲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蟲"饑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數日,且死 亡率高低與氣候條件有關。試驗表明,藥劑處理3小時內,蚜蟲的取食活動降低90%左右, 處理后48小時,死亡率可接近100%。吡蚜酮對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同時還有內吸活性。在 植物體內既能在木質部輸導也能在韌皮部輸導;因此既可用作葉面噴霧,也可用于土壤處 理。由于其良好的輸導特性,在莖葉噴霧后新長出的枝葉也可以得到有效保護。目前常用 劑型為25%可濕性粉劑,為了適應化學農藥制劑的綠色化,水分散粒劑是很好的替代劑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吡蚜酮可濕性粉劑需耗用大量填料并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 的缺陷,開發(fā)出一種含有吡蚜酮的環(huán)保型高效、廣譜殺蟲劑。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一種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質量組成為吡蚜酮5 80%,分散劑2 25%,崩解 劑2 20%,濕潤劑1 15%,粘結劑0 10%,填料補足至100%;其優(yōu)選的質量組成為 吡蚜酮10 75%,分散劑5 25%,崩解劑5 15%,濕潤劑1 15%,粘結劑1 5%, 填料補足至100%。本發(fā)明選用的分散劑包括木質素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萘磺酸甲醛縮 合物、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烷基芳基甲醚樹脂聚氧乙烯 醚、α -甲基卞基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磷酸酯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聚羧酸鹽等,優(yōu)選的分散劑為烷基芳基磺酸鹽、亞甲基雙萘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 肪醇磺酸鈉、椰油基磺酸鈉、聚羧酸鹽或十六碳脂肪醇硫酸鈉的一種或幾種,最優(yōu)選聚羧酸
Τττ . ο適用于本發(fā)明的崩解劑包括淀粉、無機鹽、羧甲基淀粉鈉、聚維酮等,優(yōu)選的崩解 劑為羧甲基淀粉鈉或聚維酮,最優(yōu)選羧甲基淀粉鈉。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潤濕劑有烷基硫酸鹽、萘磺酸甲醛縮合物,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 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烷基芳基甲醚樹脂聚氧乙烯醚、α -甲基卞基聚氧乙烯 醚、烷基磺酸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磷酸酯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優(yōu)選的濕潤劑為十二烷
3基硫酸鈉、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或丁基萘磺酸鈉,最優(yōu)選為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 苯磺酸鈉。本發(fā)明的粘結劑如黃原膠、阿拉伯膠、纖維素基化合物,淀粉化合物等。優(yōu)選的粘 結劑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醇或阿拉伯膠;最優(yōu)選羧甲基纖維素 鈉或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本發(fā)明的填料如膨潤土、白炭黑、無機鹽等,優(yōu)選的填料為硫酸鈉、尿素、硫酸銨或 氯化鈉等無機鹽,最優(yōu)選為無水硫酸鈉。本發(fā)明的水分散粒劑采用混合一粉碎一再混合一造粒一篩分的加工工藝。具體的 制備方法為將吡蚜酮、分散劑、崩解劑、濕潤劑和填料進行粗粉碎,然后攪拌混合,再進行 超細粉碎,得到粒徑過1000目以上篩的超細粉體后,再加入粘結劑進行造粒,最后用振動 篩進行篩分,得到成品。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1、既不需要用有機溶劑,又沒有粉塵飄移,不會燃燒、不會爆炸,可以節(jié)約石油資 源和減輕環(huán)境污染,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作業(yè)者和環(huán)境安全。2、可以根據需要加工成高含量的制劑,節(jié)省包裝、貯存、運輸成本。3、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易分解變質。4、成品為顆粒狀固體,流動性好,傾倒后不粘壁,不會殘留在包裝容器內形成二次 污染。5、可用紙質包裝,便于回收銷毀或自然降解。6、藥粒直徑極細,有利于靶標物充分吸收發(fā)揮作用,可以降低有效成份用量,提高 效果。7、本發(fā)明的意義不僅僅是研究開發(fā)出環(huán)保型高效、廣譜殺蟲劑,而是通過本發(fā)明 可以拓展到其它超高效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上來,提高我國農藥劑型 的加工水平,以提高農藥有效成份的利用率,減少助劑、有機溶劑、輔料的使用,最大限度的 降低農藥對環(huán)境保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提升我國農藥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為國 家爭創(chuàng)外匯。8、本發(fā)明配方(特別是特定配方)的水分散粒劑與可濕性粉劑相比,具有更強的 防治效果,其短期及中期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后者。其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易分解變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1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各組份為(重量)吡蚜酮10份聚羧酸鹽25份羧甲基淀粉鈉12份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12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0份無水硫酸鈉31份 將吡蚜酮和除粘結劑外的其余助劑粉碎后按配方比例于無重力混合機中予混合
420分鐘,再將混合物放入雙螺旋混合機(I )中,邊混合邊經氣流粉碎機粉碎達到粒徑 1000目以上,通過旋風分離機和布袋除塵器收集,最后于雙螺旋混合機(II )再次混合,得 到均勻的粉體。再準確稱取定量的粉于沸騰造粒機中,按配方噴入粘結劑,烘干,得到顆粒 狀的水分散粒劑制劑,然后進行篩分得到均勻的顆粒,計量,包裝。實施例2 :25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吡蚜酮25份聚羧酸鹽10份羧甲基淀粉鈉5份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份無水硫酸鈉54份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得到25%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3 :50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吡蚜酮50份聚羧酸鹽15份羧甲基淀粉鈉10份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12份羧甲基纖維素鈉3份無水硫酸鈉10份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得到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4 :40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吡蚜酮40份椰油基磺酸鈉15份硫酸銨15份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7份聚乙烯醇3份氯化鈉20份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得到4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5 :60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吡蚜酮60份十六碳脂肪醇硫酸鈉5份聚維酮10份丁基萘磺酸鈉10份阿拉伯膠5份硫酸銨10份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得到6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6 :75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吡蚜酮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份
5 聚維酮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3份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2份無水硫酸鈉7份按實施例1的方法制備得到75%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驗例1 1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1)防治蔬菜蚜蟲試驗結果試驗單位江蘇省農院植保所地點江蘇省農科院內蔬菜田時間2009. 8-2009. 9
藥劑名稱施用量 克有效成份/ 畝施用量 克商品量/ 畝防治效果(%)藥后1天藥后3天藥后7天
10%吡蚜酮水 分散粒劑44077. 981. 488. 655078. 283. 290. 166079. 185. 592. 725%吡蚜酮可 濕性粉劑62475. 081. 885. 2實驗例2 :25%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2)防治小麥蚜蟲試驗結果試驗單位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地點北京東北旺鄉(xiāng)農業(yè)試驗站時間2008. 4-2008. 5
藥劑名稱施用量 克有效成 份/畝施用量 克商品量/ 畝防治效果(%)藥后1天藥后3天藥后7天25%吡蚜酮水 分散粒劑41686. 590. 490. 652088. 791. 492. 062489. 392. 693. 925%吡蚜酮可 濕性粉劑62472. 383. 889. 5實驗例3 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實施例3)防治稻飛虱試驗結果試驗單位江蘇省農院植保所
6
地點江蘇省農科院內水稻田時間2009. 8-2009. 9 實驗例4 各實施例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毒性測定結果試驗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試驗地點南京時間2009年8月30日
權利要求
一種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該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的質量含量組成為吡蚜酮5~80%,分散劑2~25%,崩解劑2~20%,濕潤劑1~15%,粘結劑0~10%,填料補足至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質量含量組成為吡蚜酮 10 75 %,分散劑5 25 %,崩解劑5 15 %,濕潤劑1 15 %,粘結劑1 5 %,填料補 足至1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選自亞甲基 雙萘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磺酸鈉、椰油基磺酸鈉、聚羧酸鹽或十六碳脂肪醇 硫酸鈉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劑選自羧甲基 淀粉鈉、無機鹽或聚維酮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濕潤劑選自十二烷 基硫酸鈉、對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鈉或丁基萘磺酸鈉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劑選自羧甲基 纖維素鈉、交聯(lián)羧甲基纖維素鈉、聚氧乙烯醇或阿拉伯膠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無機鹽。
8.—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吡蚜酮、分 散劑、崩解劑、濕潤劑和填料進行粗粉碎,然后攪拌混合,再進行超細粉碎,得到粒徑過1000 目以上篩的超細粉體后,再加入粘結劑進行造粒,最后用振動篩進行篩分,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吡蚜酮水分散粒劑及其制備方法,吡蚜酮水分散粒劑的質量組成為吡蚜酮5~80%,分散劑2~25%,崩解劑2~20%,濕潤劑1~15%,粘結劑0.1~10%,填料補足至100%。本發(fā)明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易分解變質;既不需要用有機溶劑,又沒有粉塵飄移,不會燃燒、不會爆炸,可以節(jié)約石油資源和減輕環(huán)境污染,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作業(yè)者和環(huán)境安全;可根據需要加工成高含量的制劑,節(jié)省包裝、貯存、運輸成本。
文檔編號A01P7/04GK101904333SQ20101024430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3日
發(fā)明者劉文新, 臧偉新, 虞國新, 許網保, 魏明陽 申請人:江蘇天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瑞禾化學有限公司;江蘇中意化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