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性剪切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到剪切磨,特別涉及到用于剪切研磨浙青與改性材料共混料的 剪切磨。
背景技術:
在本使用新型提出之前,一般的剪切磨除了機架,電動機及傳動軸外,主要在 磨頭的定轉子凸臺上,徑向分別設有多級距形直齒和槽,流體流過槽后被直齒剪切,磨 細、再經過下一條槽后繼續被剪切磨細,直至通過最后一道直齒剪切,改性材料則被均 勻的分散在浙青中。但是,普通磨頭中的定轉子配合為間隙配合,間隙的大小在設備裝 配完畢后不可調節。當定轉子的剪切間隙太大時,會導致改性材料不能被均勻的磨細 后分散在浙青中,往往需通過4-5次重復研磨后細度才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生產時間 長,效率低,還會造成電能、熱能的浪費;當定轉子的剪切間隙太小時,將造成浙青升 溫,加速浙青的的老化,影響改性浙青的性能;還可能造成堵轉,故電機功率負載大。 因此在進行浙青與改性材料共混料的剪切研磨時普通磨頭的定轉子間隙通常都設定的較 大,這樣磨頭的體積較大,配用的電機功率也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改性剪切 磨。縮小設備的體積,降低設備材料耗量與成本;使用時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源使 用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包括機座,與 機座相連結的殼體,轉軸以及前密封件,前軸承,還包括與所述的殼體相連結的具有錐 形齒的定子,連結在所述的轉軸上的具有錐形齒的轉子,位于所述的轉軸后部的后軸承 調節件。所述的后軸承調節件包括后軸承內蓋、后軸承和后軸承外蓋。在所述的定子和轉子上的錐形齒的分布是呈徑向分層分布。在所述的殼體外側有流體通道。所述的流體通道是供加熱流體流動用的通道。所述的加熱流體是蒸汽,或者是 導熱油,或者是燃燒煙氣。或放置電加熱元件。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措施后,由于改性剪切磨的結構比較簡單,浙青混合 物進入磨頭后,受到高速剪切后即可均勻分散在浙青中,而不必如普通剪切磨那樣,物 料需要經過若干道剪切研磨后才能符合要求。改性剪切磨的轉子與定子的嚙合間隙的可 調節性,使剪切磨可以適應不同的剪切研磨要求。轉子與定子上的錐形直齒配以高速旋 轉,既可提高效率,又能節省電力消耗。改性剪切磨可以用于改性浙青、改性乳化浙 青、乳化浙青的生產,實現一機三用。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改性剪切磨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改性剪切磨中的錐形齒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2中A-A剖面示意圖。附圖4為改性剪切磨中后軸承調節件示意圖。圖中1為機座,2為殼體,3為轉軸,4為前密封,5為前軸承,6為定子,7為 轉子,8為后軸承調節件,8-1為后軸承內蓋,8-2為后軸承,8-3為后軸承外蓋,9為錐 形齒,10為流體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如圖1 圖3所示,一種改性剪切磨,包括機座1,與機座1相連結的 殼體2,轉軸3以及前密封4,前軸承5,還包括與殼體2相連結的的定子6,定子6上有 呈徑向八層分布的錐形齒9;連結在轉軸3上的轉子7,轉子7上也有呈徑向八層分布的 錐形齒9;位于轉軸3后部的后軸承調節件8,后軸承調節件8包括后軸承內蓋8-1、后 軸承8-2和后軸承外蓋8-3。在殼體2外側有流體通道10。浙青混合物從殼體2的端面進口處送入磨頭,與殼體2相連結的定子6靜止不 動,與轉軸3相連結的轉子7以2970轉/分的速度旋轉。定子6和轉子7上的徑向八層 分布的錐形齒9相互以錐形嚙合實現高速剪切,在浙青混合物從進口至出口的流動過程 中,改性材料通過各圈錐形齒后被剪切研磨,均勻粉碎分散在浙青中。通過后軸承調節件8可以調節轉子7與定子6之間的嚙合間隙。此時向內或向 外轉動后軸承內蓋8-1和后軸承外蓋8-3,拖動轉軸3,調節好嚙合間隙后,向外或向內 轉動后軸承內蓋8-1和后軸承外蓋8-3,即可繼續進行剪切研磨。由于其間隙的可調性, 使得磨頭能充分利用其有效功率,本改性剪切磨的功率只有普通磨的一半。為了保證浙青的流動性,在殼體1外面設置了流體通道10,該流體通道10是供 加熱流體流動用的通道。利用導熱油在流體通道10中流動對浙青進行加熱,也可以將電 加熱元件設置在流體通道10內對浙青進行電加熱。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 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笵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改性剪切磨,包括機座(1),與所述的機座(1)相連結的殼體(2),轉軸(3) 以及前密封件(4),前軸承(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的殼體(2)相連結的具有錐 形齒(9)的定子(6),連結在所述的轉軸(3)上的具有錐形齒(9)的轉子(7),位于所述 的轉軸(3)后部的后軸承調節件(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軸承調節件(8)包 括后軸承內蓋(8-1)、后軸承(8-2)和后軸承外蓋(8-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定子(6)和轉子 (7)上的所述的錐形齒(9)的分布是呈徑向分層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殼體(2)外側有流 體通道(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體通道(10)是供 加熱流體流動用的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流體是蒸汽, 或者是導熱油,或者是燃燒煙氣。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性剪切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流體通道(10)內 設置電加熱元件。
專利摘要一種改性剪切磨,涉及到用于剪切研磨瀝青與改性材料共混料的剪切磨。包括機座,與機座相連結的殼體,轉軸以及前密封件,前軸承,還包括與所述的殼體相連結的具有錐形齒的定子,連結在所述的轉軸上的具有錐形齒的轉子,位于所述的轉軸后部的后軸承調節件。瀝青混合物進入磨頭后,受到高速剪切后即可均勻分散在瀝青中;轉子與定子的嚙合間隙的可調節性,使剪切磨可以適應不同的剪切研磨要求;錐形齒配以高速旋轉,既可提高效率,又能節省電力消耗。
文檔編號B02C7/11GK201799302SQ2010201960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0日
發明者顧雪明 申請人:太倉液壓元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