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器,特別是一種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
背景技術:
對高速公路綠化帶的灌溉問題,由于綠化帶為長帶,采用噴、滴灌造價高,且 用人多,泵站多,投資大,因而建設維護費用大。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設、維護費用低且節水、節能和節約人力的高 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 統,其特征在于在高速公路的綠化帶的地面內設有集雨槽,在綠化帶兩側的路邊石 外側的高速公路面設有集雨池,此集雨池的上部設有出水口與所述路邊石中的孔相通, 在綠化帶的集雨槽兩側分別設有管,此管的兩端分別與路邊石中的孔和集雨槽的上部的 孔連通,設在綠化帶植物根部的豎向的毛細給水器的下端與集雨槽的下部出水口連通, 所述毛細給水器由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組成,在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設有具 有吸水性能的縱向纖維束,所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徑不大于 0.04mm的徑向孔。所述纖維束為棉纖維束或者化學纖維束。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 較具有投資省、節能、節水和節省人力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示意圖,圖2是毛細給水器結構 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對高速公路綠化帶給水存在的建設、維護成本高且 耗能大不能自動化的缺點,利用毛細給水的無壓(或者微壓)給水技術進行灌溉。所采 用的毛細給水器的結構是下端設有與水源出水口連接的連接管的塑料微孔管9,此塑 料微孔管的上端連接了微孔薄膜管10,在上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內設有吸水性能 好的纖維束11,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徑不大于0.04mm的徑向孔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利用上述毛細給水器向高速公路綠化帶給水,在綠化帶的兩 側路邊石3與高速公路路面1的路面內設置集雨水池2通過路邊石3內的孔和管4與綠化 帶8下方的集雨槽7連通,毛細給水器6豎向設置在綠化帶的植物5的根部。本實用新型的給水原理是,下雨時,路面上的雨水流入集水池內經管4儲存入 集雨槽7中,然后經過與毛細給水器的管子進入毛細給水器向綠化帶8中的植物5給水。 充分利用了雨水,當雨水不能滿足給水時,可人工通過供水系統向集雨槽灌水。毛細集 水系統的優點是(1)節約人工供水,(2)節約有壓供水的電能消耗,(3)節省人工給水的 人力成本。
權利要求1.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高速公路的綠化帶的地面內設有 集雨槽,在綠化帶兩側的路邊石外側的高速公路面設有集雨池,此集雨池的上部設有出 水口與所述路邊石中的孔相通,在綠化帶的集雨槽兩側分別設有管,此管的兩端分別與 路邊石中的孔和集雨槽的上部的孔連通,設在綠化帶植物根部的豎向的毛細給水器的下 端與集雨槽的下部出水口連通,所述毛細給水器由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組成,在塑 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設有具有吸水性能的縱向纖維束,所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 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徑不大于0.04mm的徑向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 束為棉纖維束或者化學纖維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系統,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在高速公路的綠化帶的地面內設有集雨槽,在綠化帶兩側的路邊石外側的高速公路面設有集雨池,此集雨池的上部設有出水口與所述路邊石中的孔相通,在綠化帶的集雨槽兩側分別設有管,此管的兩端分別與路邊石中的孔和集雨槽的上部的孔連通,設在綠化帶植物根部的豎向的毛細給水器的下端與集雨槽的下部出水口連通,所述毛細給水器由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組成,在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中設有具有吸水性能的縱向纖維束,所述塑料微孔管和微孔薄膜管的管壁上分布有孔徑不大于0.04mm的徑向孔。本實用新型用于高速公路綠化帶自動給水。
文檔編號A01G27/06GK201797824SQ201020261379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2日
發明者劉戰東, 南紀琴, 宋毅夫, 肖俊夫, 陳玉民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 宋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