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893閱讀:6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用化肥的生產工藝,具體為一種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復混肥料具有養分配比自由、肥料利用率高、物理性能好、施用方便等優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施用,并可以根據土壤特性及農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情況適當調整養分含量來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調查顯示氮磷配施比單施氮肥作物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和膠稠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和鉀肥配施時,能使甜味增加,適口性好,商品價值高。氮磷鉀配施可以協調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的供求關系,使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結合,滿足作物在整個生育期各生長階段對各種養分的需求,達到改善作物內在和外在品質的目的,提高農產品的商品性。所以對基礎肥料如尿素、普鈣、磷銨、氯化鉀等進行二次加工制成復混肥料是現代肥料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顆粒氮鉀復混肥的造粒技術主要是由上海研究院開發的料漿法造粒工藝 基礎肥料一部分是以料漿形式送入造粒機(料漿可以是尿素溶液或熔體;也可以是尿素溶液和氯化鉀或硫酸鉀生成的低共熔點化合物),料漿作為液相與其它粉粒狀原料和返料在造粒機內涂布或粘結成顆粒。根據造粒機的不同形式,該工藝又可分為(1)轉鼓造粒工藝,(2)圓盤造粒工藝,(3)噴漿造粒工藝,(4)雙軸造粒工藝,(5)流化床造粒工藝,(6)轉鼓幕簾造粒工藝。此工藝存在能耗大,工藝流程復雜等問題;以尿素作為主要氮源,成本較高。目前國內外關于直接加入添加劑使其團聚成粒的生產工藝較少。上海化工研究院公開了一種熔體造粒的復混肥料生產工藝。該工藝直接利用尿素生產廠一段或二段蒸發的尿素溶液與氯化鉀熔融混合,采用噴淋造粒生產氮鉀復混肥。該法存在操作復雜、造粒噴頭易堵塞等問題。中國專利CN101423433A公開了一種圓形顆粒氮鉀肥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將硫酸、合成氨、洗滌水通過管式反應器生成硫酸銨料漿,將其直接噴灑在轉鼓造粒機內的物料上進行造粒。該工藝設備復雜,不易控制,反應放出大量熱,對設備的要求較嚴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氮鉀復混肥生產工藝中料漿造粒工藝和熔體造粒工藝存在流程復雜、不易控制、能耗大、造粒噴頭易堵塞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按比例加入攪拌器內攪拌均勻;
(2)將攪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圓盤造粒機進行造粒,形成氮鉀復混肥半成品;
(3)將氮鉀復混肥半成品進行烘干、冷卻、篩分,得到氮鉀復混肥成品;
所述的步驟(1)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氯化銨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鉀8份、碳酸鈣16 18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發明采用無機鈣鹽作為添加劑,具有來源廣泛、無毒、價格便宜的優點。且鈣鹽中含有的中量元素Ca,能夠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成品顆粒均勻光滑呈白色,成粒率可達到70 80%。2、本發明以氯化銨作為基礎氮源,作為輔助原料,降低了成產成本。直接加入添加劑鈣鹽即可成粒,無需將原料熔融并噴淋,節省了熔體造粒工藝的熱能消耗,簡化了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特別適合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所生產的氮鉀復混肥顆粒均勻、光滑且光澤度好。3、本發明采用團聚造粒技術,工藝流程簡單,生產能力大,可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按比例加入攪拌器內攪拌均勻;
(2)將攪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圓盤造粒機進行造粒,形成氮鉀復混肥半成品;
(3)將氮鉀復混肥半成品進行烘干、冷卻、篩分,得到氮鉀復混肥成品;
所述的步驟(1)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氯化銨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鉀8份、碳酸鈣16 18份。所述的步驟(1)中碳酸鈣選用輕質碳酸鈣。所述的步驟(2)中,圓盤造粒機的傾斜角為45°飛0°,并在造粒過程中加入蒸汽。所述的步驟(3)中,烘干機的進口溫度為15(T180°C,出口溫度為45 55°C;烘干后的氮鉀復混肥半成品經過冷卻篩分,再經過成品篩篩分得到粒徑為2 4mm的顆粒。具體實施過程中,以氮磷鉀養分分別為25-0-5的氮鉀復混肥為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實施例1
將基礎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45 31 8 :16)連續進料Hl h,加入到直徑為1. 8m的攪拌器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將其送到直徑為2. ^!、傾斜度為50°的圓盤造粒機中進行造粒,根據配料的干濕度加入適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經進口溫度為150°C,出口溫度為50°C的烘干機烘干、冷卻后篩分選取粒徑為2 4mm的顆粒作為成品。最后測定成品的養分及水分含量。圓盤造粒機所造顆粒半成品粒徑偏小約廣2mm,烘干后顆粒均勻呈白色,粒徑達到 2 4mm,合格率達到50. 6%,抗壓碎力彡20N。實施例2
將基礎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44 31 8 :17)連續進料2 3t/ h,加入到直徑為1. 8m的攪拌器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將其送到直徑為2. ^!、傾斜度為47°的圓盤造粒機中進行造粒,根據配料的干濕度加入適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經經進口溫度為180°C,出口溫度為55°C的烘干機烘干、冷卻后篩分選取粒徑為2 4mm的顆粒作為成品。最后測定成品的養分及水分含量。圓盤造粒機出來的半成品粒徑為2mm左右的顆粒偏多,15min后經烘干筒出來的顆粒均勻呈白色,粒徑達到3 4mm,合格率達到62. 3%,抗壓碎力> 20N。實施例3
將基礎原料按一定比例(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43 31 8 :18)連續進料2 3t/ h,加入到直徑為1. 8m的攪拌器中混合,攪拌均勻后將其送到直徑為2. ^!、傾斜度為45°的圓盤造粒機中進行造粒,根據配料的干濕度加入適量的蒸汽以助于成粒。所得的半成品經進口溫度為170°C,出口溫度為45°C的烘干機烘干、冷卻后篩分選取粒徑為2 4mm的顆粒作為成品。最后測定成品的養分及水分含量。圓盤造粒機出來的顆粒半成品粒徑為2 3mm,15min后經烘干筒出來的顆粒均勻呈白色,粒徑達到3 4mm,合格率達到75. 9%,抗壓碎力彡20N。
權利要求
1. 一種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按比例加入攪拌器內攪拌均勻;(2)將攪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圓盤造粒機進行造粒,形成氮鉀復混肥半成品;(3)將氮鉀復混肥半成品進行烘干、冷卻、篩分,得到氮鉀復混肥成品;所述的步驟(1)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氯化銨43 45份、尿素31份、氯化鉀8份、碳酸鈣16 1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碳酸鈣選用輕質碳酸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圓盤造粒機的傾斜角為45°飛0°,并在造粒過程中加入蒸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 中,烘干機的進口溫度為15(T180°C,出口溫度為45飛5°C;烘干后的氮鉀復混肥半成品經過冷卻篩分,再經過成品篩篩分得到粒徑為2 4mm的顆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具體為一種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解決了現有氮鉀復混肥生產工藝中料漿造粒工藝和熔體造粒工藝存在流程復雜、不易控制、能耗大、造粒噴頭易堵塞的問題。氮鉀復混肥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氯化銨、尿素、氯化鉀、碳酸鈣按比例加入攪拌器內攪拌均勻;將攪拌均勻后的原料送入圓盤造粒機進行造粒,形成氮鉀復混肥半成品;將氮鉀復混肥半成品進行烘干、冷卻、篩分,得到氮鉀復混肥成品;其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氯化銨43~45份、尿素31份、氯化鉀8份、碳酸鈣16~18份。本發明簡化了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特別適合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所生產的氮鉀復混肥顆粒均勻、光滑且光澤度好。
文檔編號C05G5/00GK102503635SQ2011103311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劉二保, 梁亞勤, 王進, 薛冰純, 郝青 申請人:山西師范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茶陵县| 旅游| 霍州市| 内丘县| 宁南县| 依安县| 罗源县| 水城县| 土默特左旗| 乌审旗| 沙雅县| 温宿县| 花莲市| 南昌市| 高要市| 旬邑县| 道真| 桐乡市| 开平市| 高陵县| 镇巴县| 页游| 永清县| 赞皇县| 北安市| 泗水县| 陆河县| 贵德县| 桃园县| 增城市| 绥阳县| 郸城县| 光山县| 长兴县| 垣曲县| 台南市| 尉犁县| 同仁县| 渝北区|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