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鉤藤種子高效育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中的播種與育苗方法,具體來說,涉及鉤藤種子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或華鉤藤及其同屬植物的帶鉤枝條,攀援狀灌木。質硬,莖斷面有黃白色髓部,以帶鉤的莖枝入藥。鉤藤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其鉤莖和根部的藥用功能又各不相同。其中鉤莖具有清熱平肝、息風定驚功能;主治頭昏目眩、血壓偏高、半身不遂、全身麻木、小兒^(癇、胎動不安等疾癥。其根部具有舒經活絡、祛風消腫等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痛風、跌打損傷等疾癥。鉤藤目前市場需求量大,而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尚無大面積人工栽培。鉤藤生產的傳統育苗方法有分根法和插條法,其中第一種方法很難找到可分根的植株;第二種方法如果未經采用激素處理等技術其出苗率很低。種子育苗如果采用普通泡種直播方法出苗率僅為20%。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中藥產業發展遭遇“源頭之困”。據我國上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中藥資源普查統計,鉤藤年需要量約90 100萬kg,野生資源蘊藏量約700萬kg。鉤藤生長周期至少要2 4年,顯然野生資源已不能滿足市場長期的大量需求,人工育種技術尚需突破,才能加速鉤藤生產發展。中國專利數據庫中,涉及鉤藤種植的技術方案僅有20091010 . 1號《一種鉤藤的規范化種植方法》,該申請件公開了鉤藤的規范化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種苗繁殖①種苗繁育;②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2)大田移栽①選地 ’②整地;③基肥;④移栽;⑤補苗。( 田間管理;①中耕除草;②追肥;③打花序;④修剪整形。(4)鉤藤采收。 這一方法固然對種植鉤藤有指導作用,但其公開的種苗繁育方法只是采用堿灰拌種直播方法,不能實現鉤藤的高效育苗、快速繁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鉤藤種子高效育苗的方法,實現鉤藤的快速繁殖, 促進鉤藤生產的迅速發展。發明人曾對鉤藤種子育苗技術進行過多年的反復試驗,在實踐中認識到鉤藤種子表面天然地附著一層蠟質,影響了鉤藤種子吸收水分和萌發,是其出苗率低的內在原因。 要提高出苗率,必須祛除鉤藤種子表面的蠟質和膜翅。在此基礎上,為實現發明目的,發明人提供的方法包括種子采集與篩選、苗圃地選擇和整理、種子播前處理、播種、覆蓋地膜、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間苗移栽和苗期管理各個環節。本發明的特點在于播前對種子處理按以下步驟進行
(1)取堿性強的草木灰,經過棒錘錘細后用細篩除去雜質,放入桶中;用沸水沖入盛有草木灰的桶內,灰與水的比例為1 3,同時攪拌,讓草木灰堿充分溶解于沸水中,放置,備用;(2)濾出上層清液放置在盆中,按種子灰水為1 5的比例,將種子倒入盆中浸泡,備
用;
(3)把種子濾出,放入已篩好的干燥草木灰中,將種子和干灰混合均勻后,手工用力搓揉,直至種子兩端的膜翅充分搓掉為止,備用;
(4)在種灰中加入細泥或細沙充分混合均勻,調整種灰泥的含水量為用手緊捏不滲水, 松開能散成小塊狀為度,進行拋撒播種。發明人指出因為鉤藤種子非常細微,必須通過摻入細泥沙,并帶堿灰播種,才能達到均勻撒播和容易出苗。發明人還指出鉤藤種植的其它環節,均按常規方法進行。上述第(1)步中,所述草木灰的堿性是指其水溶液pH值為11左右的草木灰,所述篩分的細度為3mm目,所述攪拌時間為5分鐘,所述放置時間為8 12小時。上述第⑵步中,所述浸泡時間為22 沈小時。上述第(4)步中,所述加入細泥或細沙的重量為種子質量的4 5倍。本發明通過采用草木灰堿對種子進行處理,祛除種子表面蠟質和膜翅,使種子能夠吸水和萌發,取得了種子育苗成功,出苗率70%以上,突破了鉤藤種子育苗瓶頸,解決了出苗率低的難題。從而實現鉤藤的快速繁殖,促進鉤藤生產的迅速發展。適用于鉤藤種植和產業發展。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貴州省劍河縣志祥鉤藤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在劍河縣太擁鄉下久儀村進行以下試
驗
1.種子采集、貯藏鉤藤于每年6月進入開花期,7月開始結球果,10月下旬果實開始進入成熟期。當果實呈黃褐色時開始采集,選擇果大、色黃者為種用果球收集,放置于通風干燥的地方或在太陽光下曝曬,并經常翻動直到蒴果開裂,用木棒輕輕拍打球果,使種子從蒴果內脫落出來,用3mm目細篩將種子篩出,曬干后用塑料袋密封儲藏,防止霉變。2.苗圃地選擇、整理及施肥苗圃地選擇在地勢較低凹、平坦、不積水,光照條件好,土層比較深厚、疏松地區。頭年秋后即將周圍腐殖質較多的地皮肥泥刮入園中,與土一起挖松混合,深挖30 40cm,打碎土塊,撿凈樹根、石塊,將復合肥和磷肥均勻撒在苗圃地上,施肥量為每畝農家肥1500kg、施復合肥50kg、磷肥25kg,將肥料和泥土混合均勻后,順坡開溝作廂床,床面寬1.5m、高0.3m,步道寬15cm,并將床面表土拍細平整,蓋草待用。通過一個冬天腐熟培肥,為播種做好充分準備。3.種子播前處理在種子播前,采用草木灰堿法泡種和祛除種子表層蠟質和膜翅,讓種子容易吸水和萌發。具體方法是取堿性較強的草木灰適量,經過棒錘錘細后用細篩除去雜質放入桶中,用沸水沖入盛有草木灰的桶內,灰與水的比例為1 3。同時,用木棒來回攪動5分鐘,讓草木灰堿充分溶解于沸水中,放置一夜后,濾出上層清液置放在盆中,按種子灰水為1 5的比例,將種子倒入盆中浸泡一晝夜。然后把種子濾出放入已篩好的干燥草木灰中,將種子和干灰混合均勻后,用力搓揉,直至種子兩端的膜翅充分搓掉為止。然后加入重量為種子質量的4 5倍的細泥或細沙充分混合均勻,調整種泥灰的含水量為用手緊捏不滲水,松開能散成小塊狀為度,進行拋撒播種。4.播種播種前用釘耙鋤松表土,并用木板輕拍苗圃床面,讓床面稍為平整使種子能夠均勻地分布在廂面上。然后,再將處理好的種灰混合物均勻地拋撒在床面上,又用木條掃帚來回掃動,再覆蓋Icm細土。播種量根據育苗設計來決定,為便于管理,先進行高密度播種,在第二年春天時進行小苗移栽,播種量為1畝有效面積播1000g。5.覆蓋地膜為了保濕、保溫,讓種子盡快發芽生長,在播種、覆土后,立即覆蓋地膜。方法是用竹片兩頭插在苗圃邊上,使其形成低矮小拱。然后,在竹拱上覆蓋地膜,地膜四周用泥土壓緊,以防地膜被風吹走和有利于保溫。經常檢查,當幼苗出土后,在遇大太陽天時,需在膜上加蓋遮陰網,并揭開地膜兩頭通風,防止燒苗。6.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播種后,在5月下旬幼苗開始出土,6月上旬為出土高峰期,6月中旬為出土結束期,幼苗出土方式為子葉出土型。幼苗出土結束后,需要適時除草, 選擇在持續多天出太陽天氣進行。如遇持續干旱天氣,可采用遮陽網搭架掛覆遮陽,并在早晚土壤溫度較低時澆水,減少苗木因旱死亡和促進苗木生長。7.間苗移栽當幼苗半木質化,具有一定的抗折性時進行間苗移栽。如設計間苗移栽,應在頭年秋后按照播種苗圃地一樣,精細進行苗床整理和培肥,讓新苗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間苗時間在;Γ4月份進行,應選擇連續的陰雨天氣進行,移栽株行距為 IOcmX IOcm0移栽要點是拔苗時用小尖鏟幫助帶土拔出,帶土同時栽進苗床中。栽植時要求壓緊土壤,使土壤與幼苗根系充分接觸,避免根系懸空造成死苗或長勢不良,并避開連續干旱的高溫天氣移栽苗木。實施幼苗移栽可提高苗木產量和質量,減少前期播種面積,降低生產成本。試驗成功后,總共出圃苗木216萬株,劍河縣建成鉤藤基地83 畝。總計育苗收入108. 3萬元,其中上繳稅收0. 3萬元。出圃苗木除供應劍河基地建設用苗外,還遠銷外地。 以每畝鉤藤基地用苗200株計,總產的216萬株苗可以支持建設基地1. 08萬畝。據測算, 鉤藤基地每畝生產干藥材181kg,以市場價17元/kg計,畝產值達3077元;1. 08萬畝基地創產值3323. 2萬元;加上苗木產值,項目總產值達3431. 5萬元。而且,鉤藤根系發達、粗壯,固土抗旱能力極強,它的樹冠藤莖覆蓋面大,具有防止土壤水分蒸發的作用。大面積栽培,特別是廣大農戶結合退耕還林工程進行實施和種植,將較大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保持水土。試驗既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又取得優良的社會效益;既增加了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又推動了環保事業的發展;既綠化美化了環境,又促進了中藥產業的發展。一舉多得,生態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
權利要求
1.一種鉤藤種子高效育苗的方法,包括種子采集與篩選、苗圃地選擇和整理、種子播前處理、播種、覆蓋地膜、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間苗移栽和苗期管理各個環節,其特征在于種子播前處理按以下步驟進行(1)取堿性強的草木灰,經過棒錘錘細后用細篩除去雜質,放入桶中;用沸水沖入盛有草木灰的桶內,灰與水的比例為1 3,同時攪拌,讓草木灰堿充分溶解于沸水中,放置,備用;(2)濾出上層清夜放在盆中,按種子灰水為1 5的比例,將種子倒入盆中浸泡,備用;(3)把種子濾出,放入已篩好的干燥草木灰中,將種子和干灰混合均勻后,手工用力搓揉,直至種子兩端的膜翅充分搓掉為止;(4)加入細泥或細沙充分混合均勻,調整種泥灰的含水量為用手緊捏不滲水,松開能散成小塊狀為度,進行拋撒播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中,所述草木灰的堿性是指其水溶液PH值為11的草木灰,所述篩分的細度為3mm目,所述攪拌時間為5分鐘,所述放置時間為8 12小時。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中,所述浸泡時間為22 沈小時。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中,所述加入細泥或細沙的重量為種子質量的4 5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鉤藤種子高效育苗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種子采集與篩選、苗圃地選擇和整理、種子播前處理、播種、覆蓋地膜、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間苗移栽和苗期管理各個環節,其種子播前處理按以下步驟進行(1)取草木灰經棒錘錘細后用細篩除去雜質,放入桶中;用沸水沖入盛有草木灰的桶內,同時攪拌,讓草木灰堿充分溶解于沸水中,放置;(2)濾出上層清夜放在盆中,將種子倒入盆中浸泡;(3)把種子濾出,放入已篩好的干燥草木灰中,將種子和干灰混合均勻后,用力搓揉種子直至兩端的膜翅充分搓掉為止;(4)加入細泥或細沙充分混合均勻,調整種泥灰的含水量,進行拋撒播種。本發明方法的出苗率高于70%,解決了出苗率低的難題。適用于發展鉤藤的種植業。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498900SQ20111036245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明者金光華, 金光明, 金志祥 申請人:金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