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資源保護領域,涉及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紅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國東北林區的主要經濟樹種,紅松材質優異,根、莖、葉、花、種子均可利用,有較高經濟價值。目前,紅松天然林資源瀕臨枯竭,保護植物遺傳資源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重要意義。最大限度地延長種子貯藏壽命是保護植物資源的一條重要途徑。紅松種子超干貯藏既經濟又簡單,延長了種子貯藏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的方法,該方法提高了保存過程中紅松種子品質,延長了紅松種子貯藏壽命。本發明的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的方法,包括:選種、干燥、包裝。具體步驟如下:
(1)選種:挑選當年成熟并千粒重450g以上的種子。
(2)清選、初步干燥:經清選后,初步采用自然干燥含水量達9-10%。
(3)檢驗種子質量:該種子要求達國家標準GB7908-87二級以上。
(4)超干紅松種子。`
(5)包裝。本發明顯著優點:
(1)通過研究用硅膠干燥的含水量在3%-5%的紅松種子,比未超干的紅松種子抗老化從而延長了種子保存壽命。
(2)本發明簡單、廉價、節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 (1)選種:挑選當年成熟并千粒重450g以上的種子。
(2)清選、初步干燥:經清選后,初步采用自然干燥含水量達9-10%。
(3)檢驗種子質量:該種子要求達國家標準GB7908-87二級以上。
(4)超干紅松種子:紅松種子與硅膠按1: 4混合放入干燥器內,5-6天,含水量降至4-5%。
(5)包裝:經超干的種子放入密封罐包裝或錫箔紙袋中。以下是本發明的4個具體實施例子,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此。實例I
(1)選料:2006年10月末采收產地鶴崗成熟紅松種子,千粒重540g。
(2)清選干燥:清選去雜使凈度98%,采用自然干燥達含水量8 %。
(3)檢驗種子質量:生活力90%,凈度98%。
(4)超干種子:按紅松種子與娃膠1: 4放入干燥器內5-6天,達含水量4-5%。(5)包裝:密封罐保存在0_5°C。
(6)2011年10月抽取部分保存樣品做檢驗,該樣品種子經回濕處理,生活力、電導率與2006年無明顯差異。實例2
(1)選料:2006年10月末采收產地小北湖成熟紅松種子,千粒重530g。
(2)清選干燥:清選去雜使凈度98%,采用自然干燥達含水量8 %。
(3)檢驗種子質量:生活力85%,凈度98%。
(4)超干種子:按紅松種子與娃膠1: 4放入干燥器內5-6天,達含水量4-5%。
(5)包裝:密封罐保存在0_5°C。
(6)2011年10月抽取保存樣品做檢驗,該樣品種子經回濕處理,生活力、電導率與2006年無明顯差異。實例3
(1)選料:2006年10月末采收產地鶴崗成熟紅松種子,千粒重535g。
(2)清選干燥:清選去雜使凈度98%,采用自然干燥達含水量8 %。
(3)檢驗種子質量:生活力90%,凈度98%。
(4)超干種子:按紅松種子與娃膠1: 4放入干燥器內5-6天,達含水量4-5%。
(5)包裝:錫箔紙袋保存在0_5°C。
(6)2011年10月抽取保存樣品做檢驗,該樣品種子經回濕處理,生活力、電導率與2006年無明顯差異。實例4
(1)選料:2006年10月末采收產地小北湖成熟紅松種子,千粒重530g。
(2)清選干燥:清選去雜使凈度98%,采用自然干燥達含水量8 %。
(3)檢驗種子質量:生活力85%,凈度98%。
(4)超干種子:按紅松種子與娃膠1: 4放入干燥器內5-6天,達含水量4-5%。
(5)包裝:錫箔紙袋保存 在0_5°C。
(6)2011年10月抽取保存樣品做檢驗,該樣品種子經回濕處理,生活力、電導率與2006
年無明顯差異。
權利要求
1.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驟包括:選種,干燥,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松種子超干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選種:選紅松種子達到國家GB7908-87標準一、二級種子。
干燥:選好的種子放入干燥器內干燥。
包裝:放入貼好標簽的密封罐或錫箔紙袋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松種質資源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種子與干燥劑(硅膠)1: 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松種質資源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條件為室溫20°C左右,干燥時間為5-6天,含水量達到4-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紅松種質資源保存方法。該方法通過選達到國家標準GB7908-87的紅松種子與硅膠按1∶4混合放入干燥器內,5-6天,使含水量降至4-5%,在包裝保存。本發明提高了紅松種子抗老化能力,延長種子保存壽命,為紅松種質資源保護提供了一種低能廉價的紅松種子的保存方法。
文檔編號A01N3/00GK103168771SQ20111044069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宋紅, 王非 申請人:東北林業大學, 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