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和攪拌施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尤其是一種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本發明還涉及使用該施肥機的一種攪拌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生長的養分來源于肥料,作物長勢、生長速度及產量與施肥量、施肥位置、營養元素組成、施肥方法有直接關系。世界各地農民普遍把施肥做為糧食增產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效施肥方法也得到廣泛關注。目前采取的施肥方法有兩種,撒播到地表和定點施肥, 采用撒播到地表的施肥方法,肥料使用量大會造成浪費;由于北方春天干旱高溫少雨,肥料距苗太近灼燒幼苗或造成滯長;肥料用量少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影響生長;另外撒播不能做到均勻施肥,因土壤中肥料含量不均勻而造成作物生長不一致,也會影響作物產量。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施肥設備也日益完善,目前出現了許多施肥設備,大多是將肥料通過定點挖坑施肥。定點施肥由于只對播種處施肥,肥料用量小,當植物根系不斷生長,養分不足還需要進行再次施肥,人工成本高,操作不方便;如果采用一次施肥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肥料用量集中、過大,且肥料產生烈性,灼燒幼苗;定點施肥設備不能實現肥料與土壤混合,消除肥料烈性,設備只能實現施肥功能,自動化程度高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自動化程度高、能實現開溝、取土、土和肥料充分攪拌、均勻混合、施肥、封壟、耙壓多功能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本發明另一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攪拌施肥方法,采用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通過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消除肥料烈性,實現合理施肥,并使肥料得到有效利用,可實現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攪拌施肥方法。實現一次施肥為作物提供較長時間的養分,達到高產創收的目的。該方法可應用于林業、農業及各種種植行業。對于本發明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來說,上述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包括機架、肥料箱、攪拌混合機構、柴油機、減速機、車輪、合壟鏟、壓壟輥,結構要點在于機架的前部設置取土機構,取土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可升降橫梁、固定在橫梁上的取土筒,取土筒內設有下部為攪龍的轉軸,轉軸上設置有花鍵,轉軸上部伸出取土筒外并通過鏈輪和鏈條與減速機的輸出軸相連;取土筒上設有出土口,出土口下端伸入攪拌混合機構的攪拌筒內;橫梁與液壓缸的活塞桿鉸接。對于本發明的攪拌施肥方法來說,上述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攪拌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分析土壤養料成分;2、確定肥料成分用量,每畝土地施肥量為農家肥4 5噸、復合肥100 200公斤、鉀肥2 5公斤、鋅肥2 5公斤,硅肥2 5公斤,硼肥2 5公斤;3、將肥料混合攪拌均勻,放入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肥料箱中;4、使用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完成開溝、取土、肥料和土混合攪拌、施肥、封壟、耙壓。發明有益效果
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能實現開溝、取土、土和肥料攪拌、施肥、封壟、耙壓功能,自動化程度高;使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合,消除肥料烈性,不會發生燒苗現象,肥料利用率高; 增加了一次施肥量,減少了施肥次數,節約了勞動成本。本發明可以應用于農作物、果樹、瓜菜生產中等。攪拌施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根據土壤成分合理使用化肥、有機肥和各種微量元素,將它們充分混合后,再用高速高效攪拌施機實現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并深層疏散施肥,消除肥料烈性;當作物根系向四周和深度扎根時,可持續為作物提供生長所必須肥料;只在播種前進行一次施肥,滿足作物生長期所需要的全部營養。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 使養分被作物均勻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
圖1是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圖4是取土筒下部的俯視圖;圖5是圖2的I處局部放大圖;圖6是圖2的II處局部放大圖;圖7是傳動原理圖。圖中附圖標記為1、肥料箱;2、機架;3、攪拌軸;4、攪拌混合機構;5、攪拌翅;6、 出土口 ;7、橫梁;8、取土機構;9、液壓缸;10、支桿;11、支架;12、取土筒;13、攪龍;14、轉軸;15、彈石片;16、活塞桿;17、齒輪;18、攪拌筒;19、搖把;20、搖把轉軸;21、鋼絲繩;22、 立柱;23、車輪;24、滑道;25、合壟鏟;26、壓壟輥;27、花鍵;28、滾輪;29、柴油機;30、減速機;31、輸出軸;32、鏈輪;33、液壓泵;34、開溝箭;35、鏈條;37、筋板;38、固定塊;39、活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包括機架2、肥料箱1、攪拌混合機構4、柴油機四、減速機30、 車輪23、合壟鏟25、壓壟輥沈,機架2的前部設置取土機構8,取土機構8包括設置在機架 2上的可升降橫梁7、固定在橫梁7上的取土筒12,取土筒12內設有下部為攪龍13的轉軸 14,轉軸14上設置有花鍵27,轉軸14上部伸出取土筒12外并通過鏈輪32和鏈條35與減速機30輸出軸31相連;取土筒12上設有出土口 6,出土口 6下端伸入攪拌混合機構4的攪拌筒18內;橫梁7與液壓缸9的活塞桿16鉸接。液壓泵33通過液壓缸9的活塞桿16推動橫梁7上升,取土機構8的轉軸14可通過花鍵27在齒輪17中滑動,從而帶動設置在轉軸14上端的鏈輪32上升。取土筒12下端設置有開溝箭34,并設置有4 5對彈石片15, 彈石片15采用65Mn鑄鋼,取土同時排出土中的石子。橫梁7兩端為滾輪觀,滾輪28設置在機架立柱22內,滾輪28可沿立柱22上下滾動。攪拌混合機構4包括設置在機架2上的支架11、攪拌筒18、攪拌軸3、攪拌翅5,攪拌軸3通過鏈輪32和鏈條35與減速機30的輸出軸31相連;攪拌軸3通過齒輪17帶動攪拌翅5轉動。攪拌翅5上部設置活塊39,活塊39與固定塊38相連,固定塊38通過筋板37 固定安裝在攪拌筒18內。采用這種結構,便于攪拌翅5維修。
肥料箱1底部分別與設置在機架2上的支桿10、液壓缸9的活塞桿16鉸接。活塞桿16可推動肥料箱1繞支桿10上端轉動,肥料即可進入攪拌筒18。機架2后部的立柱 22上設置搖把19、滑道對,搖把轉軸20上固定有與壓壟輥沈相連的鋼絲繩21 ;通過轉動搖把19,可以提起或放下壓壟輥沈,通過轉動滑道M可以提起或放下合壟鏟25。攪拌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分析土壤養料成分;2、確定肥料成分用量,每畝土地施肥量為農家肥4 5噸、復合肥100 200公斤、鉀肥2 5公斤、鋅肥2 5公斤, 硅肥2 5公斤,硼肥2 5公斤;3、將肥料混合攪拌均勻,放入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肥料箱中;4、使用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完成開溝、取土、肥料和土混合攪拌、施肥、封壟、耙壓。 將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合,可消除化肥烈性,為作物根系提供全面充足的營養成份,實現農作物生長期一次施肥,滿足生長全部需要。根據作物根系長度,確定施肥深度,一般深度與寬度為^-33CM ;每畝土地取土攪拌量為大于或等于120噸,實現深耕施肥,使肥料在植物中被根系充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本發明第三個步驟中,可采用萬旋球型攪拌機,專利號 ZL201010184498. 3,先把鉀肥、鋅肥、硅肥、硼肥和復合肥進行攪拌;然后再將上述肥料通過高速高效萬旋流量攪拌機,專利號201010184501. 1與農家肥攪拌,放入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肥料箱1中進行田間攪拌施肥作業。下面以播種玉米為例說明實施例1施肥前土壤中養料成分為有機質速效氮17. 5g/Kg ;速效磷11. 35mg/Kg ;速效鉀 78. 62mg/Kg ;有效硼 1. 04mg/Kg ;鋅 20. 16mg/Kg ;硅 15. 35mg/Kg。每畝土地施肥量為農家肥5噸;復合肥200公斤;鉀肥5公斤;鋅肥5公斤;硅肥5公斤;硼肥5公斤。將全部肥料進行均勻攪拌,放入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肥料箱1中,利用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進行施肥,經過開溝、取土、將肥料與土壤在攪拌筒18內充分攪拌混合后回放到取土而形成的壟溝中實現施肥,然后通過合壟鏟25、壓壟輥沈的作用實現封壟、耙壓,每畝土地取土量為 150噸,施肥深度與寬度均為30CM。播種玉米,在玉米生長旺盛期對土壤進行分析,結果為 有機質22. 67g/Kg ;速效氮119. 35mg/Kg ;速效磷57. 97mg/Kg ;速效鉀158. 97mg/Kg ;有效硼 2. 56mg/Kg ;鋅49. 08mg/Kg ;硅18. 69mg/Kg。生長中不再施肥,2011年秋后玉米產量達到每畝1605 1623公斤,同一地區,同樣的玉米種植,采用相同施肥量進行多次施肥,未采用本發明方法的第三、第四步驟,玉米平均畝產為700 750公斤。是否采用本發明方法生長旺盛期作物情況對照見附表1。實施例2施肥前土壤中養料成分為有機質8. 21g/Kg ;速效氮19. 96mg/Kg ;速效磷 15. 79mg/Kg ;速效鉀 85. 88mg/Kg ;有效硼 1. 18mg/Kg ;鋅 22. 16mg/Kg ;硅 13. 87mg/Kg。每畝土地施肥量為農家肥3噸;復合肥100公斤;鉀肥2公斤;鋅肥2公斤;硅肥2公斤;硼肥2 公斤。每畝土地取土量為大于120噸,施肥深度^CM,寬度為30CM,施肥過程同實施例1, 玉米生長旺盛期,土壤分析結果有機質15. 32g/Kg ;速效氮78. 65mg/Kg ;速效磷49. 22mg/ Kg ;速效鉀 82. 41mg/Kg ;有效硼 1. 89mg/Kg ;鋅 27. 26mg/Kg ;硅 18. 21mg/Kg。生長中不再施月巴,由于夏季該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秋后玉米產量每畝1300 1400公斤。在同一塊地種植,施肥量等條件均相同情況下,未采用本發明方法,玉米平均畝產為180 200公斤。本發明方法除了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外,還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減輕自然災害影響。附表權利要求
1.一種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包括機架、肥料箱、攪拌混合機構、柴油機、減速機、車輪、 合壟鏟、壓壟輥,其特征在于機架的前部設置取土機構,取土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可升降橫梁、固定在橫梁上的取土筒,取土筒內設有下部為攪龍的轉軸,轉軸上設置有花鍵,轉軸上部伸出取土筒外并通過鏈輪和鏈條與減速機的輸出軸相連;取土筒上設有出土口,出土口下端伸入攪拌混合機構的攪拌筒內;橫梁與液壓缸的活塞桿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土筒下端設置有開溝箭和彈石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石片為4 5對,材料為65Mn鑄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混合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支架、攪拌筒、攪拌軸、攪拌翅,攪拌軸通過鏈輪和鏈條與減速機的輸出軸相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翅上部設置活塊,活塊與固定塊相連,固定塊通過筋板固定安裝在攪拌筒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箱底部分別與設置在機架上的支桿、液壓缸的活塞桿鉸接。
7.一種攪拌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分析土壤養料成分;B、確定肥料成分用量,每畝土地施肥量為農家肥4 5噸、復合肥100 200公斤、鉀肥2 5公斤、鋅肥2 5公斤,硅肥2 5公斤,硼肥2 5公斤;C、將肥料混合攪拌均勻,放入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的肥料箱中;D、使用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完成開溝、取土、肥料和土混合攪拌、施肥、封壟、耙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拌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深度與寬度為^_33CM。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攪拌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與肥料混合攪拌的土量大于或等于 120噸/畝。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和一種攪拌施肥方法。本發明就是提供一種可實現開溝、取土、土和肥料充分混合、施肥、封壟、耙壓功能的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和采用該攪拌施肥機一次施肥為作物提供充足養分,提高作物產量的攪拌施肥方法。高速高效攪拌施肥機包括機架、肥料箱、攪拌混合機構、柴油機、減速機、車輪、合壟鏟、壓壟輥,機架的前部設置取土機構,取土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可升降橫梁、固定在橫梁上的取土筒,取土筒內設有下部為攪龍的轉軸,轉軸上設置有花鍵,轉軸上部伸出取土筒外并通過鏈輪和鏈條與減速機的輸出軸相連;取土筒上設有出土口,出土口下端伸入攪拌混合機構的攪拌筒內;橫梁與液壓缸的活塞桿鉸接。
文檔編號A01C15/00GK102550189SQ2012100090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劉建華, 臺德恩, 唐秀波, 陳秋 申請人:臺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