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蓖麻、玉竹間種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蓖麻、玉竹間種技術。
背景技術: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種經濟油料作物,具有桿高、喜陽、耐旱等特性, 其主要生長空間在地上并向上生長,且其在生長過程中對光照的需求較多,屬于強光性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 11.)Druce]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桿矮、耐陰等特性,其主要生長空間在地下,地上的生長空間有限,且其在生長過程中不需強光直射,因而, 其單獨種植時,高溫季節需要打遮蔭柵遮避陽光?,F有技術中,蓖麻和玉竹都是單獨種植的,這種種植方式,雖然具有管理單一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由于蓖麻的樹冠較大,需要占用較多的土地和空間,因而, 其土地的綜合利用率低,經濟效益差;二是沒有充分利用植物對光照需求的差異性的特點, 其日光資源的利用率較低;三是玉竹在種植、生長過程中會有諸如灰斑病、銹病、蠐螬蟲害等較多的病蟲害發生,需要使用多種農藥進行防治,影響玉竹產品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土地綜合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產品品質好的蓖麻和玉竹的間種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發明一種蓖麻、玉竹間種技術, 其種植過程包括以下步驟A、土地整理選擇背風、不浸水的南坡地或平地,把其他雜草、雜物清理干凈,深挖 35cm 40cm,然后,將地面整平,并在整平的地面上,以南北方向分別開出180-200cm寬的大廂面,其后,又將該大廂面繼續分隔成南北方向的120-140cm寬和40-60cm寬的兩個相鄰的小廂面;B、套種栽培a、玉竹種植①開溝當年8月 10月,在120-140cm寬的小廂面上,以東西方向開種植溝,溝深 25cm 30cm,溝寬 IOcm 15cm ;②施底肥在每條種植溝里,施入腐熟的豬糞6jkg,并在豬糞上覆6cm 8cm的細土 ;③種植在細土上,每隔IOcm左右放置玉竹種塊,并在玉竹種塊上覆土 IOcm 15cm,種植行距在20cm 25cm,種好后在廂面上覆蓋8_12cm厚的稻草;b、蓖麻種植①挖穴次年3月底 4月初,在40_60cm寬的小廂面中間,以南北方向80_100cm 的株距,挖掘40cmX40cm的種植穴;②施底肥在每個種植穴里,施入腐熟的豬糞0. 3-0. 6kg ;
③種植在每個已施底肥的種植穴里播蓖麻種子2粒,并在蓖麻種子上覆土 ^m 6 cm ;C、田間管理a、玉竹田間管理①春季管理次年春天,當玉竹發芽長苗吋,施尿素8-Ukg、鉀肥4_6kg/667m2 ;②夏秋季管理夏秋季干旱時,按照常規方法及時噴水;③冬季管理冬季落葉、枯苗時,將蓖麻的落葉和枯枝掃到種植玉竹的小廂面上, 并施用腐熟的豬糞600-900kg/667m2 ;b、蓖麻田間管理當蓖麻植株長到3 4葉吋,將每個種植穴中生長弱的苗除去, 只保留1株強苗,并按照常規種植方法進行田間管理;D、采收a、玉竹采收玉竹種植2 3年可以采收,采收時將地下塊根挖出,去掉泥土即可;b、蓖麻采收秋末初冬吋,蓖麻種子成熟,即可進行采收;待冬過春來吋,重復種植蓖麻1-2年,以便保持與玉竹的間種。本發明的蓖麻、玉竹間種技木,與現有的單一品種種植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優
ハ*、 ·1、充分利用了蓖麻、玉竹對生長空間的差異性特點蓖麻屬于高桿植物,其主要生長空間在地上并向上生長;玉竹屬矮桿植物,其主要生長空間在地下,地上的生長空間有限;采用蓖麻、玉竹間種,實現了高矮、地上和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節約了生產用地。2、充分利用了蓖麻、玉竹對光照的差異性特點蓖麻屬于強光性植物,其在生長過程中對光照的需求較多;玉竹屬于耐陰植物,其在生長過程中不需強光直射,単獨種植需要打遮蔭柵。蓖麻、玉竹間種,蓖麻高大、寬敞的樹冠對玉竹起到遮蔭、降溫的作用,可以促使玉竹的生長;同吋,蓖麻也得到了很大的向上生長的空間。3、充分利用了ー種植物自身的生物藥性對另ー種植物的病蟲害的防治,做到了植物病蟲害的自身生物防治由于蓖麻的根、莖、葉、果都含有蓖麻毒素,該毒素能有效地殺死玉竹的害蟲和病菌,因而,蓖麻的落葉和腐根是玉竹天然的殺蟲、防病制劑;同吋,玉竹的枯枝、落葉也能防治蓖麻的根腐病,因此,間種后不再需要人為的施用農藥和防病制劑。4、充分利用了蓖麻、玉竹對枯枝、落葉利用的差異性特點各種植物都具有對自身腐爛的有機肥吸收利用率不高的特點,因而,単獨種植時各自的枯枝、落葉都要清除去;而蓖麻、玉竹間種后,蓖麻的落葉和根腐爛后是玉竹很好的有機肥料,玉竹的枯枝、落葉和根腐爛后又是蓖麻很好的有機肥,因此,蓖麻、玉竹間種自身腐爛形成的有機肥的吸收利用率得到了提高。5、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蓖麻、玉竹間種后,不需打遮蔭柵、不使用農藥、不清除枯枝落葉,因而,既節約了生產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使用,又増加了有機肥料的供應,杜絕了產品污染;所以實行套種后,生產的玉竹屬純天然綠色藥品,品質優等,蓖麻籽粒飽滿,含油量高,市場價格好。下面表1是蓖麻単獨種植、玉竹単獨種植和蓖麻、玉竹間種對比試驗的經濟效益分析
4
表1三年單獨種植和間種的經濟效益對比分析
權利要求
1. ー種蓖麻、玉竹間種技木,其特征在于種植過程包括以下步驟A、土地整理選擇背風、不浸水的南坡地或平地,把其他雜草、雜物清理干凈,深挖 35cm 40cm,然后,將地面整平,并在整平的地面上,以南北方向分別開出180-200cm寬的大廂面,其后,又將該大廂面繼續分隔成南北方向的120-140cm寬和40-60cm寬的兩個相鄰的小廂面;B、套種栽培a、玉竹種植①開溝當年8月 10月,在120-140cm寬的小廂面上,以東西方向開種植溝,溝深 25cm 30cm,溝寬 IOcm 15cm ;②施底肥在每條種植溝里,施入腐熟的豬糞61kg,并在豬糞上覆6cm 8cm的細土;③種植在細土上,每隔IOcm左右放置玉竹種塊,并在玉竹種塊上覆土IOcm 15cm, 種植行距在20cm 25cm,種好后在廂面上覆蓋8-12cm厚的稻草;b、蓖麻種植①挖穴次年3月底 4月初,在40-60cm寬的小廂面中間,以南北方向80-100cm的株距,挖掘40cmX40cm的種植穴;②施底肥在每個種植穴里,施入腐熟的豬糞0.3-0. 6kg ;③種植在每個已施底肥的種植穴里播蓖麻種子2粒,并在蓖麻種子上覆土4cm .6 cm ;C、田間管理a、玉竹田間管理①春季管理次年春天,當玉竹發芽長苗吋,施尿素8-Ukg、鉀肥4-6kg/667m2;②夏秋季管理夏秋季干旱時,按照常規方法及時噴水;③冬季管理冬季落葉、枯苗時,將蓖麻的落葉和枯枝掃到種植玉竹的小廂面上,并施用腐熟的豬糞600-900kg/667m2 ;b、蓖麻田間管理當蓖麻植株長到3 4葉吋,將每個種植穴中生長弱的苗除去,只保留1株強苗,并按照常規種植方法進行田間管理;D、采收a、玉竹采收玉竹種植2 3年可以采收,采收時將地下塊根挖出,去掉泥土即可;b、蓖麻采收秋末初冬吋,蓖麻種子成熟,即可進行采收;待冬過春來吋,重復種植蓖麻1-2年,以便保持與玉竹的間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蓖麻、玉竹間種技術,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其種植過程包括以下步驟A、土地整理;B、間種栽培a、玉竹種植①開溝;②施底肥;③種植;b、蓖麻種植①挖穴;②施底肥;③種植;C、田間管理a、玉竹田間管理①春季管理;②夏秋季管理;③冬季管理;b、蓖麻田間管理;D、采收a、玉竹采收;b、蓖麻采收。具有土地綜合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產品品質好等特點,適合于不同緯度的地區栽培,既可適于丘陵地區的旱土種植,也可適于干旱地區的大田種植。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23887SQ20121002828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蔣小軍 申請人:永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