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農田人參種植方法

文檔序號:203913閱讀:10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農田人參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參種植技術,即農田人參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干燥根,通常3年以上開花結果。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于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 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是名貴中藥材。性味甘、微苦。具有微溫、補氣、生津安神、益氣等功能。我國人工栽種人參歷史悠久,多在山坡上栽種,采取仿生態的伐林栽植。由于傳統的伐林開墾新土地栽種人參,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受到國家林業政策的限制,伐林栽參遲早要被禁止,為了實現人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所以發展農田人參種植是人參產業的發展方向,迫在眉睫,大有作為。非林地人參種植是一種改變傳統人參種植模式的新型種植模式,將人參種植由林下山地轉移至非林平地。栽培技術以種子繁殖為主,經催芽、播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追肥、采收等工序。傳統人參種植已滿足不了農田地種植要求,必須進行適應性改進, 才利于農田人參種植的普及。傳統人參移栽采用2 (3) 2 2制,即2年或3苗移栽后,生長2年,再移栽生長 2年收獲。2-3年生秧苗移栽后,在同一地塊只生長2年,其缺點是2-3年參苗經掐須后的創口大,移栽后不易愈合,易感病,根病多,影響成活率,在同一地塊生長年限短,浪費土地資源,不利于人參生長,影響人參品質和產量。人參種子的發芽極為困難,由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達種熟程度,但其胚的發育并不完全而且小,人參種胚有形態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C變溫,后者需要 2-4°C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后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傳統人參催芽采取潔凈河沙,按種子、河沙I : 3的比例均勻混拌,裝入編織袋或催芽槽中,依次平放在已鋪好的細沙床內,厚度為15 20cm,平整鋪好后再用IOcm厚的細沙覆蓋,用塑料膜覆蓋沙床,每隔 7-10天搗種I次,共10次左右,直至人參種子裂口為止。其缺點是人參種子裂口率底(80 % 以上),影響第二年出苗率,并且,人工搗種費時費力,種子腐爛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適于人參農田種植,并且方法、步驟、技術參數更佳合理的農田人參種植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步驟如下(I)選地選擇土質有機質含量在I. 5%以上,耕層20厘米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 犁底層為活黃土或粘壤土 ;土壤酸堿度PH值在4. 8-6. 5或5. 5-6. 5 ;(2) 土壤改良a、必須進行一年以上的綠色休閑養地或進行黑色休閑養地;
4
所述的綠色休閑養地方法是指即冬季或早春每畝施2立方米雞糞等農家肥后, 5月初前種蘇子,蘇子開花、種子成熟前進行割青扣壓;深翻、旋耕10-15天進行一次,每年
6-8 遍;所述的黑色休閑養地方法是指施用土壤農殘降解劑;秸桿還田,是將玉米秸、麥秸或稻草,按每畝用量1000公斤的碎秸桿投撒;施有機肥,按每畝4立方米投放,農家肥為豬、鹿、羊或雞糞,7月份以后施用必須充分發酵;深翻與旋耕交替進行,全年10次以上;b、土壤調酸采用生石灰調酸,于第一次翻耕前施入地中,每畝用量50-150公斤;C、土壤滅菌殺蟲8月份結合深耕、旋耕后施辛硫磷顆粒劑8公斤/畝和施多菌靈 6公斤/畝;(3)作床:a、床面施底肥做床前集中施入充分發酵好的生物有機肥和礦質無機肥,可以集中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產量。再進行一次旋耕;肥料種類及用量為噴施EM菌100 毫升/m2,施發酵餅粉與DND菌或5406菌劑混拌的餅肥0. 2公斤/m2,充分發酵的干雞糞2 公斤/m2,礦質硫酸鉀0. I公斤/m2,1丐鎂磷肥0. 2-0. 3公斤/m2。b、作床于播栽前10天進行;畦向根據地塊坡向順坡作床;畦床規格床寬120厘米,作業道寬80厘米,床高40厘米左右,畦長不宜過長,一般50米為宜。C、同時做好排水磴(排水磴上下兩塊參地間的排水壩),四周挖好排水溝;(4)播種a、種子催芽鮮籽采收洗凈后,或干籽在五月下旬,采用砂水法進行催芽處理,即在池內石子層和袋裝人參種子交替鋪設,之后再鋪一層石子,搭設遮陰棚,間隔澆透水,處理70-90天;即用水泥大塊砌成寬2米,高I. 5米,長度視種子量而定的長方形催芽池;在催芽池底部鋪30-40厘米厚的石子,石子直徑2-3厘米,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直徑 0. 5-1厘米,然后擺放浸泡好的袋裝人參種子,之后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再擺放浸泡好的袋裝人參種子,依次擺放5-6層,最上層用小石子覆蓋10厘米;搭設遮陰棚;澆水 白天每隔3-4小時澆一次透水,晚間澆一次水,種子裂口率達到90%以上時完成種子催芽。b、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00倍多菌靈浸泡15分鐘進行消毒,漂出癟粒,洗凈泥沙, 取出陰干至種子表皮無水后,用適樂時種子包衣劑拌種陰干至不沾手時即可播種。用量為 100毫升適樂時拌25公斤種子。C、播種采用秋播;育苗采用點播、條播方式;點播株距X行距為3X5厘米或5X5厘米;條播行距 5-10厘米,株距3-5厘米;直播點播;株距X行距為5 X 20厘米或6X18厘米;復土與覆蓋復土 3厘米后再覆蓋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春天出苗前撤掉一部分,留3厘米的覆蓋物;(5)移栽a、移栽時間秋栽或春栽;秋栽秋季10月份上凍前移栽;春栽春季4月份芽胞萌動前移栽;b、參栽標準選用I年生人參秧苗;C、移栽方式采用I : 4或I : 5制,即I年苗移栽后生長4年或5年后起貨;采用打板開溝移栽,行距20厘米,每行12株;采用立栽或斜栽方式,復土 3-4厘米,復土后覆蓋稻草或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6)搭設陰棚采用復式棚,搭棚在人參出苗前完成,復式棚即在拱棚外部上面設有遮陽網,分上下兩層;拱棚上參膜采用聚乙烯藍色熒光膜,厚度為0. 06毫米,寬210-220 厘米;育苗地和陽坡地用遮光率為65%的遮陽網,移栽地和陰坡地用遮光率為55%的遮陽網,寬410厘米;拱棚用長度450厘米的大竹匹做拱(節省木材),竹匹兩端插入土中,形成拱棚,。上參膜人參出苗前上膜;上遮陽網當人參完全展葉后,經過20-30天的煉苗,夏至前當白天氣溫升到25°C 以上,及時上遮陽網;(7)田間管理a、床面消毒;是在人參出苗前,1-2年生用農藥惡霉靈、米達樂;3年生以上用1% 硫酸銅溶液或50倍代森銨+300倍賀青或750倍斑絕藥液,均勻噴施到床面和作業道。b、調光春季進行苫棚調光;苫棚分兩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上一層參膜;5 月下旬至6月初再上遮陽網;夏季將參棚內透光率控制在15-25%范圍內;秋季撤掉遮陽網,以增加透光率;C、調水;床土過于干旱時,進行人工澆灌或解膜放雨,注意棚內通風,避免濕度過大。d、追肥;追施葉面肥和根側追生物有機肥及礦質速效肥。e、摘蕾除留種田外,選擇晴天,將花蕾在開花前從花梗上摘掉,留3-5厘米的花梗;摘蕾結束后立即噴施防灰霉病、黑斑病的農藥;f、病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創造適宜人參生長的環境,控制病害發生為基礎,盡量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8)越冬防寒a、上防寒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將稻草、鍘碎的玉米秸或樹葉等覆蓋到床面, 厚度4-5厘米,上凍前覆上參膜,參膜上用土或遮陽網壓住;b、下防寒物,4月上旬至中旬,先撤參網、參膜,再撤去部分防寒草,留3-5厘米的草;(9)參根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帶莖采收;收割莖葉時地上留2厘米高莖。本發明的優點是1、通過對人參種植中的相關工藝步驟和參數改進、調整,方法更加合理,操作性強,實現規范種植,改善了農田地土壤品質,滿足人參栽培需要,保證了人參質量,有利于農田地種植人參普及。2、采用砂水法進行催芽處理,石子層和袋裝人參種子交替鋪設,利于通氣,減少搗種次數。對催芽槽及種子澆透水,不僅可以保持適宜的水分,而且,澆透水起到了降溫作用,避免了夏季高溫造成的種子腐爛。同時,催芽過程省工省時,種子裂口率達到90%以上,提高出苗率,利于人參生長,提高了人參品質和產量。3、移栽選用 I年生人參秧苗,移栽后在同一地塊連續生長4-5年,打破了傳統2-3年生移栽秧苗觀念, I年人參秧苗移栽掐須后的創口小,易愈合,緩苗快,根病輕,成活率高,根型好,在同一地生長年限長達4-5年,節省土地資源,利于人參生長、形成雙莖參,增加光和面積,提高了人參品質和產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I是拱棚示意圖;圖2是復式棚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農田人參種植方法I、選地I. I適宜種植區要求應選擇運輸方便、靠近水源、周邊無污染源的地塊。I. 2 地勢選擇地塊相對平整、利于排水,自然災害發生頻率較低,帶有一定坡度(< 15° ) 的緩坡地,各種坡向均可利用。I. 3 土質選擇有機質含量在I. 5%以上,耕層20厘米以上,土質疏松、肥沃,團粒結構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犁底層為活黃土或粘壤土。I. 4前茬作物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麥等禾本科作物或蘇子為宜。大豆茬應注意除草劑降解,蔬菜、瓜果、花生地都不適合種植人參。I. 5 土壤酸堿度所選農田地PH值在4. 8-6. 5均可,以5. 5-6. 5為宜。I. 6環境質量要求大氣環境質量應符合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土壤質量應符合GB15618 二級土壤質量標準,土壤農殘不超標;灌溉用水應符合GB5084農田灌溉水二級質量標準。2、土壤檢測地塊確定后,及時采集土樣,分別進行農殘、重金屬、有機質、酸堿度檢測和養分 (氮、磷、鉀、I丐、鎂、鋅、鐵、猛)化驗,作為土壤改良和施肥依據。3、土壤改良3. I休閑養地地塊確定后,必須進行一年以上的休閑養地。可選擇綠色休閑方式或黑色休閑方式。3. I. I綠色休閑方法(I)播種養地作物在冬季或早春每畝施2立方米雞糞等農家肥后,5月初前種蘇子,每畝播種量0.5公斤。(2)割青扣壓蘇子開花-種子成熟前進行。(3)多次深翻-旋耕10-15天一次,每年6-8遍。3. I. 2黑色休閑方法(I) 土壤農殘降解劑一沃土安(通化市廣田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售)
(2)稻桿還田玉米稻、麥稻、稻草,畝(667平方米)用量1000公斤的碎稻桿。(3)施有機肥農家肥4立方米/畝豬-鹿-羊-雞糞,7月份以后施用必須充分發酵。(4)多次深翻、旋耕深翻與旋耕交替進行,全年共10次以上。3. 2 土壤調酸采用生石灰調酸,于第一次翻耕前施入地中,每畝用量100-150公斤(根據土壤PH 值檢測結果確定)。3. 3 土壤滅菌殺蟲7月份結合深耕、旋耕施辛硫磷顆粒劑8公斤/畝、施多菌靈6公斤/畝。4、作床作床于播栽前10天進行。畦向根據地塊坡向順坡作床。畦床規格床寬120厘米,作業道寬80厘米,床高40厘米左右,畦長一般50米左右。同時做好排水磴,四周挖好排水溝。5、床面施底肥做床前集中施入充分發酵好的生物有機肥和礦質無機肥,再進行一次旋耕。種類噴施EM菌100毫升/m2(如通化萬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萬贏牌” EM 菌劑,或北京中科惠農技術服務中心生產EM菌),施發酵餅粉與DND菌或5406菌劑(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檢測鑒定后定名為細黃鏈霉菌。青島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混拌的餅肥0. 2公斤/m2,充分發酵的干雞糞2公斤/m2,礦質硫酸鉀0. I公斤/m2,鈣鎂磷肥 0. 2-0. 3公斤/m2, 一起施用。6、播種6. I 種子種子標準品種選擇適宜農田種植的人參品種。播種用種子選用優良的人參裂口籽。選用種子純度100%,凈度98%以上,生活力 95%以上的無病菌感染的參籽。種子催芽采用砂水法進行催芽處理。催芽場地的選擇選擇地勢略高、排水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房前屋后均可)。催芽池的建造五月上旬至中旬,用水泥大塊砌成寬3米,高I. 5米,長度視種子量而定的長方形催芽池。催芽方法首先在催芽池底部鋪30-40厘米厚的石子(直徑2厘米左右),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直徑0. 5厘米左右),然后擺放浸泡好人參種子(5公斤/袋),之后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再擺放浸泡好人參種子,依次擺放6-7層,最上層用小石子覆蓋20厘米;搭設遮陰棚,防止日光照射;澆水白天每隔2小時澆一次水,晚間澆一次水。 處理70-90天,種子裂口率達到90%以上時完成種子催芽。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00倍多菌靈浸泡15分鐘進行消毒,漂出癟粒,洗凈泥沙,取出陰干至種子表皮無水后,用適樂時種子包衣劑拌種陰干至不沾手時即可播種。用量為100毫升適樂
8時拌25公斤種子。6. 2 播種采用秋播播種方法育苗采用點播、條播方式。點播株距X行距為3X5厘米或5X5厘米;條播行距 5-10厘米,株距3-5厘米;直播點播。株距X行距為5X20厘米或6 X 18厘米。復土與覆蓋復土 3厘米后再覆蓋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春天出苗前撤掉一部分,留3厘米的覆蓋物。7、移栽移栽時間秋栽秋季10月份上凍前移栽;春栽春季4月份芽胞萌動前移栽。參栽標準選用I年生人參秧苗。秧苗選擇主根長,支根少、健壯、無傷、無病、芽胞完好、須根健全的參栽。移栽方式采用I : 4或I : 5制,即I年苗移栽后生長4年或5年后起貨,節省土地資源。 移栽時應做到隨起隨栽。春栽參苗要儲存時,將參栽整齊擺放在內襯塑料袋紙箱內,存放在 2_5°C的冷庫中,存放時間不超過20天。采用打板開溝移栽,行距20厘米,每行12株。采用立栽或斜栽方式。復土 3-4厘米,復土后覆蓋稻草或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8、搭設陰棚棚式采用拱棚或復式拱棚。結構棚式結構見圖1、2,名稱遮陽網I、參膜2、立柱3、參床4。h = 120cm,bl = 120cm,b2 = 80cm。遮陰材料的選擇參膜采用聚乙烯藍色熒光膜。厚度為0.06毫米,寬210-220厘米。遮陽網育苗地和陽坡地用遮光率為65%的遮陽網,移栽地和陰坡地用遮光率為55%的遮陽網,寬410厘米。參杈采用耐腐爛的硬雜木,長度130厘米;畦頭門杈長度為170厘米。弓條采用長260厘米的竹匹。大竹匹用大竹匹替代參杈和弓條,長度450厘米,竹匹兩端插入土中。竹匹兩端插入土中替代杈子,節省木材。
立柱采用水泥柱,長度240厘米。大棚拉線采用14#鋼線。搭棚時間4月上旬農田地土壤化透后及時搭棚。包括下杈子、綁弓條、埋立柱、拉棚線。搭棚必須在人參出苗前完成。上參膜人參出苗前上膜,以免造成霜凍或床面接納過量雨水。上遮陽網當人參完全展葉后,經過20-30天的煉苗,當白天氣溫升到25°C以上,及時上遮陽網(夏至前)。9、田間管理9. I床面消毒人參出苗前,1-2年生用惡霉靈、米達樂(浙江禾本農藥化學有限公司生產);3年生以上用I %硫酸銅溶液或50倍代森銨、300倍賀青(浙江禾益農化有限公司生產,是由菌核凈原藥制成的殺菌劑,農藥登記證號LS20041818)、750倍斑絕(浙江禾本農藥化學有限公司生產)藥液,一種或兩種藥劑混合均勻噴施到床面和作業道。9. 2 調光春季進行苫棚調光。苫棚分兩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上一層參膜;5月下旬至 6月初再上遮陽網。夏季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措施將參棚內透光率控制在15-30%范圍內。秋季根據情況適當撤掉擋陽物,以增加透光率。9. 3 調水排水根據參地地形,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保證多余降水及時排到參地外。春季及時排出桃花水。補水生長期干旱,采取人工澆水,澆水條件不足時,可揭膜接雨,停雨后,待葉面無雨水時立即噴施防黑斑病、灰霉病和疫病的農藥,晾晾床面后重新上參膜。9. 4 追肥主要以葉面追肥為主。9. 5 摘蕾除留種田外,選擇晴天,將花蕾在開花前從花梗上摘掉,留3-5厘米的花梗。摘蕾結束后立即噴施防灰霉病、黑斑病的農藥。9. 6 搓籽機械推籽機械推籽時注意調整機械碾壓間隙。間隙太大,碾壓不完全;間隙太小,就會將種子壓碎,造成機械損傷。機械搓籽的原則是間隙寧大勿小。推好的種子在干凈水中多次漂洗,直至種子干凈為止。
人工搓籽人工搓籽質量好,可以避免種子因機械損傷而造成的損失。種子量少時,提倡人工搓籽。搓好的種子可以直接按6. I的方法進行催芽。若需要保存,應在通風陰涼處攤開晾干后儲存。9. 7病害防治病害分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兩大類。防治原則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時時觀察,及時發現,準確診斷,從光、肥、水、 氣、熱等農業因素和病源、傳播途徑、發生規律等病理因素查找病因。排除引發病害的不利因素,創造良好合理的環境條件,遵循提前預防,最小劑量的原則。對已發病地塊,進行田間診斷與室內鏡檢診斷,對癥用藥,提高用藥效果。9. 7. I非侵染性病害凍害凍害是由于越冬防寒措施不當引起,含砂量大的漏風地為凍害易發區。凍害的癥狀是初期參根水煮狀發軟,后期腐爛。預防凍害主要措施是搞好越冬防寒,厚覆防寒草后于立冬前壓上薄膜。晚霜也是為害嚴重的凍害。主要在出苗前期,因氣溫驟降引起。預防措施是防止早春土壤升溫過快,延遲出苗期,同時注意及時上參膜。缺素癥缺素癥是指植物生長期缺乏某種必需營養元素引起。缺素癥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葉部變色。缺素癥的防治方法是缺什么補什么,展葉期及時補充營養。紅皮病紅皮病的發病機理目前尚在研究中。初步認為屬非侵染性病害。紅皮病的主要癥狀是參根表皮不同程度的呈紅褐色,植株出現萎蔫,參根部分伴有腐爛。紅皮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采取休閑養地、控制土壤水分、種子消毒、引入生物菌
坐寸o9. 7. 2侵染性病害常見的侵染性病害有立枯病、灰霉病、黑斑病、疫病、菌核病、銹腐病等。立枯病立枯病多為絲核菌及鐮刀菌寄生所引起。土壤傳播。一般發生在一年生幼苗。參苗過密,通風不良,幼苗徒長或溫度低、濕度大、生長不良時易發病。立枯病的癥狀是在幼苗莖基部(干濕土交接處),呈現黃褐色凹陷長斑,逐漸深入莖內而腐爛,阻斷輸導組織,致使人參幼苗倒伏死亡。立枯病的預防除合理密植外,還要搞好土壤消毒、床面消毒、種子消毒。出苗后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病株,用藥液澆灌病區。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霉葡萄孢屬真菌侵染而引發。空氣傳播。根、芽胞、莖、葉、花、果都可被侵染。低溫多濕的環境易發生。灰霉病的主要癥狀是感病葉片、葉柄呈水燙狀萎蔫;根、芽胞感病呈水潰狀腐爛; 花、果感病導致干癟,有灰色霉狀物。灰霉病的預防措施是及時上膜,保持良好的通風,合理調節透光度。可選用的藥劑有黑灰凈、嘧霉胺、阿米西達等。黑斑病黑斑病是由鏈格孢屬真菌侵染參莖、葉、花果而引發。空氣傳播。降水次數多,空氣濕度大,氣溫在18°C -22°C條件下易發生。黑斑病的主要癥狀是感病葉部水浸狀近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或暗褐色斑點,后期干枯后破裂,遇陰雨潮濕病斑迅速擴展,致使葉片枯萎脫落。莖斑初期為橢圓形,延伸展開, 成長條狀,病部凹陷,生黑色霉狀物,嚴重者莖干枯倒伏。花果期侵染后,果逐漸變黑、干枯, 俗稱“吊干籽”。黑斑病的預防措施是防止潲風雨,保持參棚通風。可選用的藥劑有多抗霉素、咪酰胺、斑絕、米唑霉等。疫病疫病是由疫霉屬真菌侵染參根、莖、葉、葉柄引發。空氣傳播。高溫多雨,空氣和土壤濕度大時,發病嚴重。疫病主要癥狀是葉片上的病斑初呈水浸狀暗綠色,復葉萎蔫下垂;莖和葉柄發病, 呈水浸狀暗綠色凹陷長斑;根部發病呈黃褐色軟腐,根皮易剝離,參肉發出腥臭味。疫病的預防措施是防止潲風雨,保持參棚內通風,及時松土。可選用的藥劑有霜脲錳鋅、金雷多米爾等。菌核病菌核病是核盤菌屬真菌侵染參根引發。土壤傳播。參根感病后,內部呈軟腐狀態, 外部初期生有白色絨狀菌絲體,后期形成不規則的鼠糞狀菌核。菌核病預防措施主要是做好土壤消毒、種子消毒。發現病株要及時拔掉,并用藥液灌澆病區。可選用的藥劑有多菌靈、菌核凈。銹腐病銹腐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或細菌侵染參根引發。土壤傳播。感病參根初為黃白色,后變為黃褐色。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導致干腐或軟腐。患病植株矮小,葉片不展、變紅、 枯萎死亡。銹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搞好土壤消毒、種子消毒、松土。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用藥液澆灌病區。可選用的藥劑有多囷靈、甲基托布津、惡霉靈。10、越冬防寒10. I上防寒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將稻草、鍘碎的玉米秸或樹葉等覆蓋到床面,厚度4-5厘米,上凍前覆上參膜,參膜上用土或遮陽網壓住。10. 2下防寒物
12
4月上旬至中旬,根據氣候和芽胞萌動情況,及時撤掉防寒物。方法是先撤參網、參膜,再撤去部分防寒草,留3厘米的草。11、參根采收(帶莖采收)采收時間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方法首先拆除參棚,再用鐮刀收割莖葉(地上留2厘米高莖),參葉捆成捆直接銷售或在陰涼干燥處陰干。起參可采取人工起參或機械起參。機械起參應調好挖掘深度,并安排人工跟在機械后檢漏。起完一遍后進行攔參,檢參時要抖凈泥土,參根上的莖桿不能掰掉,小心裝入塑料筐或紙盒箱中,裝好的參根運到儲藏間儲藏待加工。
權利要求
1.一種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選地選擇土質有機質含量在I.5%以上,耕層20厘米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犁底層為活黃土或粘壤土 ;土壤酸堿度PH值在4. 8-6. 5或5. 5-6. 5 ;(2)土壤改良a、必須進行一年以上的綠色休閑養地或進行黑色休閑養地;所述的綠色休閑養地方法是指即冬季或早春每畝施入2立方米雞糞或農家肥后,5月初前種蘇子,蘇子開花、種子成熟前進行割青扣壓;深翻、旋耕10-15天進行一次,每年6-8 遍;所述的黑色休閑養地方法是指施用土壤農殘降解劑;秸桿還田,是將玉米秸、麥秸或稻草,按每畝用量1000公斤的碎秸桿投撒;施有機肥,按每畝4立方米投放,農家肥為豬、 鹿、羊或雞糞,7月份以后施用必須充分發酵;深翻與旋耕交替進行,全年10次以上;b、土壤調酸采用生石灰調酸,于第一次翻耕前施入地中,每畝用量100-150公斤;C、土壤滅菌殺蟲8月份結合深耕、旋耕后施辛硫磷顆粒劑8公斤/畝和施多菌靈6公斤/畝;(3)作床a、床面施底肥做床前集中施入充分發酵好的生物有機肥和礦質無機肥,再進行一次旋耕;b、作床于播栽前10天進行;畦向根據地塊坡向順坡作床;畦床規格床寬120厘米,作業道寬80厘米,床高40厘米左右,畦長50米或按地勢走向延伸;C、同時做好排水磴,四周挖好排水溝;(4)播種a、種子催芽鮮籽采收洗凈后,或干籽在五月下旬,采用砂水法進行催芽處理,即在池內石子層和袋裝人參種子交替鋪設,之后再鋪一層石子,搭設遮陰棚,間隔澆透水,處理 70-90 天;b、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00倍多菌靈浸泡15分鐘進行消毒,漂出癟粒,洗凈泥沙,取出陰干至種子表皮無水后,用適樂時種子包衣劑拌種陰干至不沾手時即可播種。用量為100 毫升適樂時拌25公斤種子;C、播種米用秋播;育苗采用點播、條播方式;點播株距X行距為3X5厘米或5X5厘米;條播行距5-10 厘米,株距3-5厘米;直播點播;株距X行距為5X20厘米或6X18厘米;復土與覆蓋復土 3厘米后再覆蓋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春天出苗前撤掉一部分, 留3厘米的覆蓋物;(5)移栽a、移栽時間秋栽或春栽;秋栽秋季10月份上凍前移栽;春栽春季4月份芽胞萌動前移栽;b、參栽標準選用I年生人參秧苗;C、移栽方式采用I : 4或I : 5制,即I年苗移栽后生長4年或5年后起貨;采用打板開溝移栽,行距20厘米,每行12株;采用立栽或斜栽方式,復土 3-4厘米,復土后覆蓋稻草或鍘碎的玉米秸桿4-5厘米;(6)搭設陰棚采用復式棚,搭棚在人參出苗前完成,復式棚即在拱棚外部上面設有遮陽網,分上下兩層;拱棚上參膜采用聚乙烯藍色熒光膜,厚度為O. 06毫米,寬210-220厘米; 育苗地和陽坡地用遮光率為65%的遮陽網,移栽地和陰坡地用遮光率為55%的遮陽網,寬 410厘米;上參膜人參出苗前上膜;上遮陽網當人參完全展葉后,經過20-30天的煉苗,夏至前當白天氣溫升到25°C以上,及時上遮陽網;(7)田間管理a、床面消毒;是在人參出苗前,1-2年生用農藥惡霉靈、米達樂;3年生以上用1%硫酸銅溶液或50倍代森銨+300倍賀青或750倍斑絕藥液,均勻噴施到床面和作業道;b、調光春季進行苫棚調光;苫棚分兩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上一層參膜;5月下旬至6月初再上遮陽網;夏季將參棚內透光率控制在15-25%范圍內;秋季撤掉遮陽網, 以增加透光率;C、調水;床土過于干旱時,進行人工澆灌或解膜放雨,注意棚內通風,避免濕度過大;d、追肥;追施葉面肥和根側追生物有機肥及礦質速效肥。e、摘蕾除留種田外,選擇晴天,將花蕾在開花前從花梗上摘掉,留3-5厘米的花梗;摘蕾結束后立即噴施防灰霉病、黑斑病的農藥;f、病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創造適宜人參生長的環境, 控制病害發生為基礎,盡量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8)越冬防寒a、上防寒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將稻草、鍘碎的玉米秸或樹葉等覆蓋到床面,厚度 4-5厘米,上凍前覆上參膜,參膜上用土或遮陽網壓住;b、下防寒物,4月上旬至中旬,先撤參網、參膜,再撤去部分防寒草,留3-5厘米的草;(9)參根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帶莖采收;收割莖葉時地上留2厘米高莖。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a中,床面底肥為 噴施EM菌100毫升/m2,施發酵餅粉與DND菌或5406菌劑混拌的餅肥O. 2公斤/m2,充分發酵的干雞糞2公斤/m2,礦質硫酸鉀O. I公斤/m2,鈣鎂磷肥O. 2-0. 3公斤/m2。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a中,用水泥大塊砌成寬2米,高I. 5米,長度視種子量而定的長方形催芽池;在催芽池底部鋪30-40厘米厚的石子,石子直徑2-3厘米,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直徑O. 5-1厘米,然后擺放浸泡好的袋裝人參種子,之后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小石子,再擺放浸泡好的袋裝人參種子,依次擺放5-6層,最上層用小石子覆蓋10厘米;搭設遮陰棚;澆水白天每隔3-4小時澆一次透水,晚間澆一次水,種子裂口率達到90%以上時完成種子催芽。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采用長度450厘米的大竹匹做拱。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a中,床面消毒是在人參出苗前,1-2年生用農藥惡霉靈、米達樂;3年生以上用I %硫酸銅溶液或50倍代森銨、 300倍賀青、750倍斑絕藥液,一種或兩種藥劑混合均勻噴施到床面和作業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參種植技術,即農田人參種植方法。具體是選地,土壤改良、作床、種子催芽、播種、移栽、搭設陰棚、田間管理、越冬防寒、參根采收。通過對人參種植中的相關工藝步驟和參數改進、調整,方法更加合理,操作性強,實現規范種植,改善了農田地土壤品質,滿足人參栽培需要,保證了人參質量,有利于農田地種植人參普及。采用砂水法進行催芽處理,種子裂口率達到90%以上,提高出苗率。采用移栽選用1年生人參秧苗,移栽后在同一地塊連續生長4-5年,節省土地資源,利于人參生長、形成雙莖參,增加光和面積,提高了人參品質和產量。
文檔編號A01C1/02GK102577835SQ2012100846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田永全, 許成俊, 鄭殿家 申請人:集安大地參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辉南县| 鹤壁市| 射洪县| 湘阴县| 望奎县| 桃江县| 金门县| 商南县| 宿州市| 福贡县| 临朐县| 无为县| 西畴县| 沙洋县| 廊坊市| 内乡县| 克拉玛依市| 云阳县| 武清区| 黄骅市| 十堰市| 麻栗坡县| 泽州县| 临清市| 台中市| 琼结县| 高青县| 鹤山市| 庄浪县| 时尚| 溧水县| 浦江县| 南乐县| 宣恩县| 德钦县| 龙州县| 峨眉山市| 同德县| 任丘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