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山茱萸(Cbr/ms山茱萸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成熟果實為中藥,落葉喬木,高達IOm;樹皮灰褐老枝黑褐色,嫩枝綠色,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其果肉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由于山茱萸種子具有堅硬的種殼束縛,種殼內又含有較高的發芽抑制物,且種子皮內有一層膠質,不易吸收水分,因此,大田直播種子休眠期長達兩年之久,且出苗率很低,目前,現有技術對于山茱萸的休眠原因和破除方法進行了很多研究,比如(劉思勛等,山茱萸種子快速育苗技術,《中藥材》,第19卷第9期,1996年9月),但方法簡單,不系統,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茱萸果實成熟季節,從結果性能好,無病蟲害的結果盛期母株上采集果大、色艷、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略曬3-4d,待皮柔軟后,剝去皮肉作種用;
(2)將收集的種子攤放在通風蔭涼處,蔭干15-20天后將采收的種子先用質量分數4-6%的KH2PO4溶液泡5-7小時,浸泡溫度為27°C _30°C,再用質量體積比0. 1%升汞溶液浸泡9-1 I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利用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生成的冷等離子體處理經步驟(2)得到的山茱萸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種子的時間為40-50秒,所述介質阻擋放電的電源為高頻高壓電源,頻率范圍為2kHz-4kHz,電壓范圍為3kV_5kV ;
(4)多基質層積處理然后用沙子、蛭石、珍珠巖與種子混合放入木箱中,混合質量比例為沙子蛭石珍珠巖種子=再均勻拌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再覆細土 l-2cm,用薄膜覆蓋保持濕度;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 5 1%,3-5天翻動一次,若發現有霉爛的種子應及時挑出;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70-100ppm、萘乙酸90-100ppm、余量為水;
(5)從第30天開始觀察種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觀察一次,當種子中的1/3有裂口時, 用于播種。有益效果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I、發明綜合利用浸泡、生長調節劑調節、等離子體處理以及多基質層積處理等打破種子休眠的技術,特別是等離子體處理和多基質層積處理的技術,包括采用了合適比例的多種基質以及合適頻率、電壓以及處理的時間,使得利用本發明得到的山茱萸的種子實生苗根系發達;
2、采用本發明處理的山茱萸種子,在提高發芽率的同時,又節省了種子的處理費用,同時解決了種子發芽慢、出苗不整齊的不足,使原本育苗困難的樹種繁殖變的簡單、快捷,在生產中較易推廣;
3、本發明所配制的層積基質,增加了基質的透氣性,進而有利于種子的呼吸,因此,力口快了山茱萸種子的破眠過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對本發明并沒有限制。實施例一
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茱萸果實成熟季節,從結果性能好,無病蟲害的結果盛期母株上采集果大、色艷、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略曬3d,待皮柔軟后,剝去皮肉作種用;
(2)將收集的種子攤放在通風蔭涼處,蔭干15天后將采收的種子先用質量分數4%的KH2PO4溶液泡5小時,浸泡溫度為27°C °C,再用質量體積比0. I %升汞溶液浸泡9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利用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生成的冷等離子體處理經步驟(2)得到的山茱萸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種子的時間為40秒,所述介質阻擋放電的電源為高頻高壓電源,頻率范圍為2kHz,電壓范圍為3kV ;
(4)然后用沙子、蛭石、珍珠巖與種子混合放入木箱中,混合質量比例為沙子蛭石珍珠巖種子=再均勻拌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再覆細土 1cm,用薄膜覆蓋保持濕度;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 5%,3-5天翻動一次,若發現有霉爛的種子應及時挑出;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70ppm、萘乙酸90ppm、余量為水;
(5)從第30天開始觀察種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觀察一次,當種子中的1/3有裂口時,用于播種。經統計,到45天,種子發芽率達到90%。實施例二
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茱萸果實成熟季節,從結果性能好,無病蟲害的結果盛期母株上采集果大、色艷、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略曬4d,待皮柔軟后,剝去皮肉作種用;
(2)將收集的種子攤放在通風蔭涼處,蔭干17天后將采收的種子先用質量分數5%的KH2PO4溶液泡6小時,浸泡溫度為28°C,再用質量體積比0. 1%升汞溶液浸泡IO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利用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生成的冷等離子體處理經步驟(2)得到的山茱萸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種子的時間為50秒,所述介質阻擋放電的電源為高頻高壓電源,頻率范圍為4kHz,電壓范圍為5kV ;
(4)然后用沙子、蛭石、珍珠巖與種子混合放入木箱中,混合質量比例為沙子蛭石珍珠巖種子=再均勻拌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再覆細土 2cm,用薄膜覆蓋保持濕度;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 7%,4天翻動一次,若發現有霉爛的種子應及時挑出;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lOOppm、萘乙酸90ppm、余量為水;
(5)從第30天開始觀察種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觀察一次,當種子中的1/3有裂口時,用于播種。經統計,到45天,種子發芽率達到93%。實施例三
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茱萸果實成熟季節,從結果性能好,無病蟲害的結果盛期母株上采集果大、色艷、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略曬4d,待皮柔軟后,剝去皮肉作種用;
(2)將收集的種子攤放在通風蔭涼處,蔭干20天后將采收的種子先用質量分數6%的KH2PO4溶液泡7小時,浸泡溫度為30°C,再用質量體積比0. I %升汞溶液浸泡Il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利用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生成的冷等離子體處理經步驟(2)得到的山茱萸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種子的時間為45秒,所述介質阻擋放電的電源為高頻高壓電源,頻率范圍為3kHz,電壓范圍為4kV ;
(4)然后用沙子、蛭石、珍珠巖與種子混合放入木箱中,混合質量比例為沙子蛭石珍珠巖種子=再均勻拌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再覆細土 2cm,用薄膜覆蓋保持濕度;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為種子重量的I %,3天翻動一次,若發現有霉爛的種子應及時挑出;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90ppm、萘乙酸lOOppm、余量為水;
(5)從第30天開始觀察種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觀察一次,當種子中的1/3有裂口時,用于播種。經統計,到45天,種子發芽率達到96%。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本發明請求保護的內容都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山茱萸果實成熟季節,從結果性能好,無病蟲害的結果盛期母株上采集果大、色艷、子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果實略曬3-4d,待皮柔軟后,剝去皮肉作種用; (2)將收集的種子攤放在通風蔭涼處,蔭干15-20天后將采收的種子先用質量分數4-6%的KH2PO4溶液泡5-7小時,浸泡溫度為27°C _30°C,再用質量體積比0. 1%升汞溶液浸泡9-1 Imin消毒,接著用清水沖洗種子; (3)利用大氣壓介質阻擋放電生成的冷等離子體處理經步驟(2)得到的山茱萸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種子的時間為40-50秒,所述介質阻擋放電的電源為高頻高壓電源,頻率范圍為2kHz-4kHz,電壓范圍為3kV_5kV ; (4)多基質層積處理然后用沙子、蛭石、珍珠巖與種子混合放入木箱中,混合質量比例為沙子蛭石珍珠巖種子=再均勻拌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再覆細土 l-2cm,用薄膜覆蓋保持濕度;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 5 1%,3-5天翻動一次,若發現有霉爛的種子應及時挑出;所述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赤霉素70-100ppm、萘乙酸90-100ppm、余量為水; (5)從第30天開始觀察種子是否有裂口,每3天觀察一次,當種子中的1/3有裂口時,用于播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茱萸的種子育苗方法,包括采集種子,浸泡,等離子體處理以及多基質層積處理的步驟。采用本發明處理的山茱萸種子,在提高發芽率的同時,又節省了種子的處理費用,同時解決了種子發芽慢、出苗不整齊的不足,使原本育苗困難的樹種繁殖變的簡單、快捷,在生產中較易推廣,發芽率最高達到了96%。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612969SQ20121010082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9日
發明者金振良 申請人:常熟市海虹苗木花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