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顆粒硫胺氮肥的生產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化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顆粒硫胺氮肥的生產配方。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三大營養肥料之一的氮肥,主要品種有尿素、硫酸銨、氯化銨和硝酸銨等,隨著農民用肥意識的不斷提高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普及。肥料的顆粒化愈加受到客戶青睞,顆粒硫胺氮肥市場日益壯大,但是目前生產顆粒硫胺氮肥的技術不夠成熟,該配方利用市場上已有的氮肥,通過添加劑和粘結劑的調整,使粉狀或晶體氮肥,制成顆粒均勻,養分適宜的顆粒硫胺氮肥,確保了顆粒硫胺氮肥的成粒,滿足機械化作業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顆粒硫胺氮肥的生產配方,可以得到總氮含量在28-32%之間,硫含量> 6%的適宜市場和作物需求的顆粒硫胺氮肥料。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顆粒硫胺氮肥的生產配方,主要原料為市場上的農用尿素、硫酸銨、填充料、稀硫酸和合成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比例組成為尿素30%-46%,硫酸銨25%-62%,稀硫酸0. 5%_2. 5%,合成氨0. 5-2. 5%,填充料5_23%。填充料選用粉狀磷酸一銨、粉狀磷酸二銨、無水硫酸鎂、無水硫酸鋅、碳酸鎂、氧化鎂、碳酸鈣、凹凸棒粉、膨潤土。其制備步驟如下
(1)將尿素、硫酸銨進行分析,根據產品指標進行合理配方;
(2)將尿素、硫酸銨、合成氨及填充料通過計量后,混合均勻;
(3)將步驟(2)中的物料送入造粒機內,通過稀硫酸、合成氨及之間的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造粒機內的物料溫度加熱到55-70°C,通過調節稀硫酸和合成氨,調節系統的PH在
5.8-6. 5 之間。(4)通過步驟(3)的硫胺氮肥半成品,通過干燥、篩分、冷卻、二次篩分、三次篩分后,包裹處理后制得合格顆粒硫胺氮肥成品。以產品規格指標和質量守恒原則為基準,原料各主要組分的含量分別為尿素(N > 46%) 30-46%,硫酸銨(N > 20. 5%) 25-62%,稀硫酸(50-70%) 0. 5-2. 5%,合成氨
0.5~2. 5%o填充料包括無水硫酸鋅I. 0-5. 0%、無水硫酸鎂I. 0-5. 0%、碳酸鎂I. 0-5. 0%、氧化鎂I. 0-5. 0%、磷酸一銨0-8. 0%、磷酸二銨0-5%、三聚氰胺0. 1-0. 5%中的一種或者任意比例混合,確保總比例在5. 0-25%之間,且其與硫酸銨和尿素在步驟(2)中一起混合均勻加入造粒機。填充料還可以包括凹凸棒粉、膨潤土 5. 0-10%,在步驟(2)中根據產品規格和成球率的高低,一起與尿素、硫酸銨加入轉鼓造粒機內。步驟(4)中,所述的干燥在干燥機內進行,其中第一次干燥的1#干燥機熱風進口溫度在130-150°C,出口溫度在45-55°C之間,第二次干燥的2#干燥機進口溫度在110-130°C之間,其出口溫度在40-45V。步驟(4)中,烘干的半成品經過冷卻、篩分處理,最后經包裹處理制得粒徑在
2.25-4. 50mm的顆粒硫胺氮肥。本發明的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①生產工藝簡單,便于操作產品養分靈活,便于調整,且原 料易得產品粒度均勻,強度適合大型機械化作業;④配比自由,
可以滿足不同規格和市場需求;⑤產品中不僅含有作物需要的氮素,且氮含量比較高,僅此于尿素中氮含量,同時提供了中量元素硫;⑥采用該配方制備的顆粒硫胺氮肥產品,水分含量也比較低(彡1.5%)。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例I制取總氮含量28%,硫含量13%的顆粒硫胺氮肥
將分析合格的尿素、硫酸銨,按照產品要求,進行配比,其中尿素(46%)為32%,硫酸銨(N:20. 5%, S 23. 48%)為58%,無水硫酸鋅3%,氧化鎂1%,無水硫酸鎂2%,其中稀硫酸(60%)和合成氨按照各2%比例進行控制流量,通過酸氨反應使得造粒機內的物料溫度達到55-65°C,通過測試,使得體系的PH在5. 8-6. 2之間,通過中壓蒸汽控制物料所需液相量,提高物料的成球率,確保I. 00—4. 75mm的半成品在60-75%左右為宜,之后經過一段干燥、一段篩分、二段干燥、冷卻及二段篩分、三段篩分、經包裹機中的包裹劑的處理,制得
2.25-4. 50mm的產品,經過檢驗合格后出廠。實例2制取總氮含量32%,硫含量8%的顆粒硫胺氮肥
步驟同實施例I,其中尿素比例為46%,硫酸銨比例為45%,無水硫酸鎂為2. 5%,膨潤土為2. 5%,稀硫酸為和合成氨比例各為2%,控制工藝操作參數,制得合格的顆粒硫胺氮肥產品。
下表列出工藝參數和質量詳細內容 表I工藝參數一覽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顆粒硫胺氮的生產配方,主要原料為市場上的農用尿素、硫酸銨、填充料、稀硫酸和合成氨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比例組成為尿素30%-46%,硫酸銨.25%-62%,稀硫酸0. 5%-2. 5%,合成氨0. 5-2. 5%,填充料5-23% ;填充料選用粉狀磷酸一銨、粉狀磷酸二銨、無水硫酸鎂、無水硫酸鋅、碳酸鎂、氧化鎂、碳酸鈣、凹凸棒粉、膨潤土的一種或幾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產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包括無水硫酸鋅I.0-5. 0%、無水硫酸鎂I. 0-5. 0%、碳酸鎂I. 0-5. 0%、氧化鎂I. 0-5. 0%、磷酸一銨0-8. 0%、磷酸二銨.0-5. 0%、三聚氰胺0. 1-0. 5%中的一種或者任意比例混合;填充料還可以包括凹凸棒粉、膨潤土 5. 0-10%,確保總比例在5. 0-25%之間。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產配方,其特征在于產品優選的總氮含量在28%-32%之間,硫含量在6%-15%之間。
4.如權利I所述的生產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的質量分數在50-70%。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生產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步驟進行 (I)將尿素、硫酸銨進行分析,根據產品指標進行合理配方; (2)將尿素、硫酸銨、合成氨及填充料通過計量后,混合均勻; (3)將步驟(2)中的物料送入造粒機內,通過稀硫酸、合成氨及之間的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造粒機內的物料溫度加熱到55-70°C,通過調節稀硫酸和合成氨,調節系統的PH在5.8-6. 5 之間; (4)通過步驟(3)的硫胺氮肥半成品,通過干燥、篩分、冷卻、二次篩分、三次篩分后,包裹處理后制得合格顆粒硫胺氮肥成品。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干燥在干燥機內進行,其中1#干燥機熱風進口溫度在130-150°C,出口溫度在45-55°C之間,2#干燥機進口溫度在110-130°C之間,其出口溫度在40-45°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顆粒硫胺氮肥的生產配方及其制備方法,主要原料為市場上的農用尿素、氯化銨、填充料、稀硫酸和合成氨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比例組成為尿素30%-46%,硫酸銨25%-62%,硫酸0.5%-2.5%,合成氨0.5-2.5%,填充料5-23%。填充料選用選用粉狀磷酸一銨、粉狀磷酸二銨、無水硫酸鎂、無水硫酸鋅、碳酸鎂、氧化鎂、碳酸鈣、凹凸棒粉、膨潤土。原料通過混合反應后,在轉鼓造粒機內形成半成品,通過后續干燥、冷卻、篩分和包裹工序,制得顆粒硫胺氮肥。通過該配方制備的產品不僅氮含量高,且含水量較低,產品強度大,便于運輸儲存,可以滿足大型機械化作業需求。
文檔編號C05G3/00GK102617244SQ20121010976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何廷貴, 李紅林, 楊喆, 王飛, 田仁道, 趙清 申請人: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