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有機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
背景技術:
在煙草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產品煙葉質量,通常需要對煙草進行封頂打杈和剔除底部邊腳葉,只采摘中間質量較好的鮮煙葉進行烘烤,由此產生了大量的不適用鮮煙葉,該類不適用鮮煙葉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流入市場成為不法商販制造假煙的主要原料,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若采摘后直接扔在地上,由于一般煙草種植時都覆蓋有地膜,煙葉對土壤的改善作用極小,反而會在腐爛后嚴重影響后期的煙葉采摘等田間作業,甚至會在改變田間空氣成分后引起其他病蟲害,給農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研制開發一種能合理、有效利用鮮煙葉的工藝是客觀需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合理、有效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包括以下步 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10 20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按重量份計,在100份鮮煙葉中,加入20 60份沼液和O.I O. 3份微生物菌劑,混合后攪拌均勻,物料經攪拌后含水量為40 60% ;
C、堆碼發酵將經攪拌的混合物料堆碼至I I. 5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40 59°C,發酵時間為7 9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小于30%;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30 5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進一步的,所述步驟b中加入的微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的質量配比為5 7 :3 5。步驟c中的發酵溫度最好為50°C。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鮮煙葉中添加沼液后堆捂發酵,使鮮煙葉和沼液中的有機體完全腐熟,且在發酵前加入的微生物菌劑在發酵過程中大量繁殖,大大增強了有機肥的肥效,且不會燒苗,實現了變廢為寶,真正解決了“不適用鮮煙葉的處理”這個長期以來困擾煙農的難題。
圖I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制,基于本發明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I :
本實施例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IO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稱取IOOOkg破碎后的鮮煙葉,加入200kg沼液和3kg微生物菌劑,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70%的枯草芽孢桿菌和30%的地衣芽孢桿菌,混合后攪拌均勻,物料經攪拌后含水量為40% ;
C、堆碼發酵將經攪拌的混合物料堆碼至I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40°C,發酵時間為9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為25%;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3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經對所得生物有機肥進行最終檢測,其有效活菌數為0.23億/g,有機質(以干基計)為43%,水分為25%,PH值為6. 7,糞大腸菌菌數為81個/g,蛔蟲卵死亡率為97%,所得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和重金屬限量技術指標均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機肥》標準的要求。實施例2:
本實施例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20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稱取IOOOkg破碎后的鮮煙葉,加入600kg沼液和Ikg微生物菌劑,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50%的枯草芽孢桿菌和50%的地衣芽孢桿菌,混合后攪拌均勻,物料經攪拌后含水量為60% ;
C、堆碼發酵將經攪拌的混合物料堆碼至I. 5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59°C,發酵時間為7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為28%;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5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經對所得生物有機肥進行最終檢測,其有效活菌數為0.26億/g,有機質(以干基計)為47%,水分為28%,PH值為7. 5,糞大腸菌菌數為76個/g,蛔蟲卵死亡率為98%,所得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和重金屬限量技術指標均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機肥》標準的要求。實施例3
本實施例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15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稱取IOOOkg破碎后的鮮煙葉,加入400kg沼液和2kg微生物菌劑,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60%的枯草芽孢桿菌和40%的地衣芽孢桿菌,混合后攪拌均勻,物料經攪拌后含水量為50% ;
C、堆碼發酵將經攪拌的混合物料堆碼至I. 2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52°C,發酵時間為8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為27%;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4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經對所得生物有機肥進行最終檢測,其有效活菌數為O. 3億/g,有機質(以干基 計)為48%,水分為27%,PH值為7. I,糞大腸菌菌數為72個/g,蛔蟲卵死亡率為98%,所得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和重金屬限量技術指標均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機肥》標準的要求。實施例4:
本實施例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15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稱取IOOOkg破碎后的鮮煙葉,加入500kg沼液和I.2kg微生物菌劑,所述微生物菌劑包括55%的枯草芽孢桿菌和45%的地衣芽孢桿菌,混合后攪拌均勻,物料經攪拌后含水量為50% ;
C、堆碼發酵將經攪拌的混合物料堆碼至I. 5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55°C,發酵時間為9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為29%;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4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經對所得生物有機肥進行最終檢測,其有效活菌數為0.25億/g,有機質(以干基計)為50%,水分為29%,PH值為7. 6,糞大腸菌菌數為78個/g,蛔蟲卵死亡率為97%,所得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和重金屬限量技術指標均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機肥》標準的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 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預破碎利用破碎機將鮮煙葉破碎成10 20mm的塊狀或條狀; b、混配輔料按重量份計,在100份鮮煙葉中,加入20 60份沼液和O.I O. 3份微生物菌劑,混合后攪拌均勻; C、堆碼發酵混合物料經攪拌至含水量為40 60%后,將混合物料堆碼至I I. 5m高后進行發酵,發酵溫度至50°C后每天翻堆I 2次,控制發酵溫度為40 59°C,發酵時間為7 9天·’ d、磁選利用磁選機去除混合物料中的金屬雜質; e、干燥將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率小于30%; f、粉碎利用粉碎機對混合物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物料粒度為30 50目; g、包裝稱量后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編織袋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其特征是步驟b中加入的微生物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的工藝,其特征是步驟c中的發酵溫度為5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鮮煙葉生產生物有機肥料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預破碎;b、混配輔料;c、堆碼發酵;d、磁選;e、干燥;f、粉碎;g、包裝。本發明通過在鮮煙葉中添加沼液后堆捂發酵,使鮮煙葉和沼液中的有機體完全腐熟,且在發酵前加入的微生物菌劑在發酵過程中大量繁殖,大大增強了有機肥的肥效,且不會燒苗,實現了變廢為寶,真正解決了“不適用鮮煙葉的處理”這個長期以來困擾煙農的難題。
文檔編號C05F17/00GK102887742SQ20121043527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詹永兵 申請人:師宗海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