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菜籽破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菜籽油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菜籽破碎機。
背景技術:
菜籽油亦稱菜油、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食用油。由于其是由植物的種實壓榨得到,因此制取的食用油中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可促進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同時很少含有或幾乎不含有膽固醇,適宜于需控制膽固醇攝入量的人群使用。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逐漸改變,菜籽油的市場需求也逐漸增大,而目前菜籽油的生產工藝以及裝置都還普遍落后,無法進行大規模、連續化生產,因此需提供一些適宜于各類型菜籽、能夠進行大批量連續化生產的菜籽油生產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菜籽破碎機,可對油菜籽進行大批量連續化破碎操作,保證菜籽油的連續化生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碾輥構成的破碎機構,第一、二碾輥轉動固定在機架上,機架上還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使第一、二碾輥以差速轉動對油菜籽進行破碎。通過兩差速運轉的碾輥構成的破碎機構,可對油菜籽進行大批量連續化的破碎,保證菜籽油的連續性生產,提高油菜籽的生產效率。
圖I是本發明的俯視圖;圖2是圖I中去除傳動輪后的右視圖;圖3是第一軸承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的A-A剖結構示意圖;圖5是螺母和連接塊相配合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油菜籽進行大批量連續化破碎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米取的方案如圖1、2、4所不,一種油菜籽破碎機,包括第一、二碾棍11、12構成的破碎機構,第一、二碾輥11、12轉動固定在機架10上,機架10上還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使第一、二碾輥11、12以差速轉動對油菜籽進行破碎。這里所述的差速轉動是指第一、二碾輥11、12以不同的線速度進行運轉,由本發明僅對油菜籽進行破碎,因此其與普通壓榨設備的最大區別就是第一、二碾輥11、12以差速轉動,從而對油菜籽進行破碎,實現油菜籽的皮仁分離,然后再通過后續處理對籽仁進行分離和壓榨即可得到菜籽油;而轉速相同的兩碾輥則只能對油菜籽進行擠壓,而無法起到破碎的作用。
進一步的方案為,所述的第一、二碾輥11、12的兩端分別由軸承和第一、二軸承座2U22轉動固定在機架10上,所述的機架10上設有對第一、二碾輥11、12間間距進行調節的調節機構,所述的調節機構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相連。由于后續處理工藝對破碎程度要求的不同和設備運行時的波動以及碾輥的磨損,因此需要對第一、二碾輥11、12之間的間距進行調節,因此本發明中設置有調節第一、二碾輥11、12間間距的調節機構,通過調節機構實現對第一、二碾輥11、12間距的調節,實現對油菜籽不同程度的破碎和適應不同大小或品種的油菜籽的破碎。更一步的方案,如圖5所示,由于第一、二碾輥11、12構成的破碎機構特殊性,即需要沿第一、二碾輥11、12軸長方向對其進行均勻進料,因此本申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第一、二碾輥11、12輥縫的上方設置有料斗31,所述的料斗31出料口和第一、二碾輥11、12輥縫之間設置有布料機構,所述的布料機構沿輥縫長度方向對破碎機構均勻進料。這樣通過設置較小尺寸的料斗就可以滿足對破碎機構進行均勻進料的,保證油菜籽破碎處理的均一性和穩定性,同時提高破碎效率。具體實施時,可按如下方案進行實施,所述的布料機構為料斗31出料口設置的布料輥13構成,所述的布料輥13的軸向與第一、二碾輥11、12的 軸向相平行,所述料斗31上平行于布料輥13軸向的一側壁的內壁面與布料輥13為間隙配合;所述料斗31上平行于布料輥13軸向的另一側壁的下邊部與布料輥13外周面組合構成物料出口 131。所述構成物料出口 131的料斗31側壁的下側邊部斜向下延伸設置有一軟簾32 ;這樣位于料斗31內的物料在布料輥13的轉動作用下就會沿料斗31側壁和布料輥13間構成的物料出口 131均勻落下,如依照圖2中的轉動方向B進行運轉,從而對位于下方的破碎機構沿輥縫長度方向進行均勻進料。軟簾32的設置極其重要,由于油菜籽為細小的顆粒狀,因此如果只通過剛性的側壁和布料輥13組合構成的物料出口 131,油菜籽就會沿物料出口 131傾瀉流下,無法控制破碎機構的進料速率和布料不均,因此,此處采用設置一軟簾32,在布料輥13靜置時,軟簾32與布料輥13間的間距小于油菜籽顆粒的尺寸或相接近,這樣可對油菜籽進行撐托,在布料輥13轉動時,布料輥13就會帶動油菜籽對軟簾32向外側進行小角度撐推,從而使得油菜籽下落,這樣通過控制布料輥13的轉速就可控制軟簾32外擴的程度,從而對破碎機構的進料速度進行調節,保證對破碎機構進料的可靠性。由于大批量的油菜籽主要采取大型收割機收取,以及在晾曬過程中會帶入一定的雜質或異物,特別是一些鐵屑或鐵絲,對破碎機構和其他生產設備造成損傷,以及成品油中含有雜質,因此本發明中采用以下方案進行實施,所述物料出口 131與第一、二碾輥11、12輥縫之間設置有除去物料中雜質的除雜機構,所述的除雜機構為一沿布料輥13長度方向設置的磁鐵14構成,所述的磁鐵14位于物料出口 131的側下方。通過設置的磁鐵14對鐵質的吸附作用,從而在物料下落過程中除去鐵屑、鐵絲等異物,進而防止破碎機構等設備受損和提聞菜桿油的品質。具體的方案為,如圖2、3所示,所述的調節機構為破碎機構兩側分別設置的絲桿螺母調節組件構成,所述絲桿螺母調節組件包括與第一、二碾輥11、12軸向垂直布置的絲桿41,所述絲桿41的一端與機架10或第一、二軸承座21、22相固接,所述絲桿41另一端設有與其相匹配的螺母42,所述的螺母42與第一軸承座21或第二軸承座22相抵靠連接,轉動螺母42調節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的間距。所述的第一軸承座21的下部與機架10為鉸接連接且構成該鉸接連接的鉸接軸軸向與絲桿41的軸向垂直布置,所述的螺母42與第一軸承座11的上部相抵靠連接。所述絲桿4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軸承座22上部,所述絲桿41的另一端穿過第一軸承座21延伸至第一軸承座21外側的桿身上設置螺母42,位于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的絲桿41桿身的外周設置有壓縮彈簧43,所述的壓縮彈簧43和螺母42分別位于第一軸承座21的兩側。由于第一、二碾輥11、12之間的間距本身就很小,對其間距的調節也是小范圍,因此本發明中通過采用絲桿螺母調節組件構成調節機構對第一、二碾輥11、12間距進行調節,減小破碎機的生產成本。通過螺母42轉動時就會抵靠第一軸承座21,使其發生偏移,這樣就可以實現兩者間的間距調節壓縮彈簧43設置,一者保證螺母42在調節時,第一軸承座21不會發生過大的偏移量,防止調節過大;二者可在螺母42調節第一、二碾輥11、12碾輥間距增大時,推動第一軸承座21向遠離第二軸承座22的方向偏移,使得調節更加方便、可靠。由于第一、二碾輥11、12的重量較大,因此調節機構不宜直接與第一、二碾輥11、12兩端頭部直接作用,因此本申請中,采用對第一碾輥11進行固定的軸承座21下部與機架10鉸接連接,第一軸承座21的上部設置有一槽型卡口 211,槽型卡口 211內設置有一與其槽壁鉸接連接連接塊44且構成該鉸接連接的鉸接軸軸向垂直于絲桿41軸向布置,該連接塊44上開設有供絲桿41桿身通過的通孔,所述的螺母42通過絲桿41桿身外周設置的套管45與該連接塊44相抵靠連接;這樣在調節時,螺母42通過抵靠套 管45,從而推動第一軸承座21和連接塊44分別繞其鉸接軸的轉動,使得第一軸承座21發生偏移,實現對第一、二碾輥11、12之間間距的調節,在操作時,連接塊44開設的通孔孔徑要大于螺桿41的公稱直徑,這樣就可避免調節時導致絲桿31桿身的彎曲,保證調節機構能對第一、二碾輥11、12進行多次重復的調節和使得調節操作更加簡便。由于在使用過程中機器會發生振動或長時間使用后,壓縮彈簧42彈性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得第一、二軸承座21、22間發生松動,亦即使得第一、二碾輥11、12之間的間距增大或減小,影響正常的生產,因此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方案為,所述的第一、二軸承座
21、22之間設置有維持其兩者之間間距為固定值的鎖緊機構,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10上的螺紋管51,螺紋管5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其相匹配連接的調節螺栓52,兩調節螺栓5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中部相配合連接。這樣第一、二碾輥11、12間距調節后,轉動兩調節螺桿52使得調節螺桿5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相抵靠連接,使得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的間距固定,防止機器長時間運行后第一、二碾輥
11、12之間的間距增大或減小,保證對油菜籽進行穩定的破碎處理。更為具體的方案為,所述的第一、二碾輥11、12的外周壁上分別設置有凸條,所述的凸條的長度方向與第一、二碾輥11、12的軸向呈夾角布置,且第一、二碾輥11、12相對位置處分別設置的凸條在同一鉛垂面內投影的傾斜方向相反。通過第一、二碾輥11、12沿不同親斜方向設置的凸條,對油菜籽的破碎效果最佳。本發明在進行間距調節時,先松動鎖緊機構,然后再將通過轉動絲桿31調節第一、二碾輥11、12之間間距,間距調節好后再擰緊鎖緊機構,使得兩調節螺桿5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中部相抵靠即可。具體實施時,第一、二碾輥11、12延伸至機架10外同側的軸端通過設置有齒輪15和鏈條16進行連接,第二碾輥12延伸至機架10另一側的外端頭設置與電機相連的傳動輪17,驅動機構可驅動第一、二碾輥11、12按線速度比為3 :1進行轉動。另外可在機架10上單獨設置一電機18驅動布料輥13進行轉動,以便于于對破碎機構進料速度的控制。總之本發明可有效的對不同大小的油菜籽進行不同程度的破碎,保證菜籽油的大批量、連續化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二碾輥(11、12)構成的破碎機構,第一、二碾輥(11、12)轉動固定在機架(10)上,機架(10)上還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使第一、二碾輥(11、12)以差速轉動對油菜籽進行破碎。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碾輥(11、12)的兩端分別由軸承和第一、二軸承座(21、22)轉動固定在機架(10)上,所述的機架(10)上設有對第一、二碾輥(11、12)間間距進行調節的調節機構,所述的調節機構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相連。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碾輥(11、12)輥縫的上方設置有料斗(31),所述的料斗(31)出料口和第一、二碾輥(11、12 )輥縫之間設置有布料機構,所述的布料機構沿輥縫長度方向對破碎機構均勻進料。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機構為破碎機構兩側分別設置的絲桿螺母調節組件構成,所述絲桿螺母調節組件包括與第一、二碾輥(11、12)軸向垂直布置的絲桿(41),所述絲桿(41)的一端與機架(IO )或第一、二軸承座(21、22 )相固接,所述絲桿(41)另一端設有與其相匹配的螺母(42),所述的螺母(42)與第一軸承座(21)或第二軸承座(22)相抵靠連接,轉動螺母(42)調節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的間距。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軸承座(21)的下部與機架(10)為鉸接連接且構成該鉸接連接的鉸接軸軸向與絲桿(41)的軸向垂直布置,所述的螺母(42)與第一軸承座(11)的上部相抵靠連接。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4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軸承座(22)上部,所述絲桿(41)的另一端穿過第一軸承座(21)延伸至第一軸承座(21)外側的桿身上設置螺母(42),位于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的絲桿(41)桿身的外周設置有壓縮彈簧(43),所述的壓縮彈簧(43)和螺母(42)分別位于第一軸承座(21)的兩側。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軸承座(21、22)之間設置有維持其兩者之間間距為固定值的鎖緊機構,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10)上的螺紋管(51),螺紋管(5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其相匹配連接的調節螺栓(52),兩調節螺栓(5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二軸承座(21、22)中部相配合連接。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料機構為料斗(31)出料口設置的布料輥(13)構成,所述的布料輥(13)的軸向與第一、二碾輥(11、12)的軸向相平行,所述料斗(31)上平行于布料輥(13)軸向的一側壁的內壁面與布料輥(13)為間隙配合;所述料斗(31)上平行于布料輥(13)軸向的另一側壁的下邊部與布料輥(13)外周面組合構成物料出口(131)。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構成物料出口(131)的料斗(31)側壁的下側邊部斜向下延伸設置有一軟簾(32);物料出口(131)與第一、二碾輥(11、12)輥縫之間設置有除去物料中雜質的除雜機構,所述的除雜機構為一沿布料輥(13)長度方向設置的磁鐵(14)構成,所述的磁鐵(14)位于物料出口( 131)的側下方。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菜籽破碎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承座(21)的上部設置有一槽型卡口(211),槽型卡口(211)內設置有一與其槽壁鉸接連接連接塊(44)且構成該鉸接連接的鉸接軸軸向垂直于絲桿(41)軸向布置,該連接塊(44)上開設有供絲桿(41)桿身通過的通孔,所述的螺母(42)通過絲桿(41)桿身外周設置的套管(45)與該連接塊 (44)相抵靠連接;所述的第一、二碾輥(11、12)的外周壁上分別設置有凸條,所述凸條的長度方向與第一、二碾輥(11、12)的軸向呈夾角布置,且第一、二碾輥(11、12)相對位置處分別設置的凸條在同一鉛垂面內投影的傾斜方向相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菜籽破碎機,包括第一、二碾輥構成的破碎機構,第一、二碾輥轉動固定在機架上,機架上還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使第一、二碾輥以差速轉動對油菜籽進行破碎。通過兩差速運轉的碾輥構成的破碎機構,可對油菜籽進行大批量連續化的破碎,保證菜籽油的連續性生產,提高油菜籽的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02C4/02GK102921495SQ2012104733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徐道際, 姜紹通 申請人:安徽宏實光機電高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