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雙輥破碎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雙輥破碎機是指兩個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輥體相向旋轉,使物料在兩輥體間被破碎的機械。(如本申請人早先授權的ZL201220324206.6當中有記載)在雙輥破碎機的兩輥體之間預留有間隙S,其 中一輥體固定,而另一輥體安裝在活動的軸承座(即活動架)上,活動架可以在機架上往復移動。通常給活動架即活動的輥體施加一個彈簧力,這樣既使物料能被有效地破碎又可在掉入大塊物料或硬物(如鐵塊)時有效地保護破碎機。由于在破碎生產中,輥體會正常磨損,為了延長使用周期,輥體常采用高硬度的耐磨材料制作,而這些耐磨材料的價格一般都較高,為減低使用成本,通常把輥體設計成(如圖1和圖2所示)由輥圈4、輥軸5、輪轂6、漲緊圈7等四大部分組裝而成。輪轂6與輥軸5用鍵I相連,并由軸肩軸向定位在輥軸5上,左右兩輪轂6用拉桿螺栓3拉緊固定,輥圈4通過漲緊圈7安裝在輪轂6上,實現(xiàn)輥圈4在輥軸上的徑向及軸向的定位,輥圈4的內錐面與漲緊圈7的外錐面配合,輪轂6與漲緊圈7之間留有間隙δ。以左側輪轂6與漲緊圈7及輥圈4安裝為例:擰緊漲緊螺釘2,漲緊圈7往右移動,漲緊圈7通過錐面給輥圈施加一個F力,徑向分力Fr使輥圈4被漲緊,而軸向分力Fa會使輥圈4右移。右側的組裝同理。所以,輥圈4組裝過程中在輥軸5上的軸向位置是不斷的左右移動的,組裝中需要經(jīng)常檢查其軸向位置是否正確,而用戶在現(xiàn)場組裝中這些檢查常常是不方便的,因此常出現(xiàn)雙輥體在對裝時才發(fā)現(xiàn)輥圈的軸向位置不正確,需要返工,浪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雙輥破碎機的輥體上的輥圈在輥軸上的軸向定位問題,提供一種使得輥圈在輥軸上的軸向位置能按設計要求自動找正定位,從而有效的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減少調整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包括輥圈、輥軸、輪轂和漲緊圈,所述輪轂軸向設置于所述輥軸上,所述輥圈通過所述漲緊圈設置于所述輪轂上,所述漲緊圈與所述輪轂之間留有間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輥圈與漲緊圈之間增設一漲緊定位圈,所述漲緊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所述定位平面A靠設于所述輥圈徑向側沿上,所述定位平面B靠設于所述輪轂徑向側沿上;所述漲緊定位圈與輥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圓柱面,所述漲緊定位圈與漲緊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錐面。軸向找正定位調整原理:以右側輪轂與漲緊定位圈、漲緊圈及輥圈安裝為例:擰緊漲緊螺釘,漲緊圈往左移動,漲緊圈通過錐面給漲緊定位圈施加一個力,徑向分力使輥圈被漲緊,而軸向分力會使?jié)q緊定位圈向左移動,其定位面A會掛住并帶動輥圈一起向左移動,直至其另一定位面B頂住輪轂時不再向左移動,此時繼續(xù)擰緊漲緊螺釘,漲緊定位圈只會徑向膨脹而不會軸向移動,因此輥圈也只會被徑向漲緊,而不會軸向移動。左側的組裝原理相同。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使輥圈在漲緊的同時實現(xiàn)軸向自動找正定位。其余優(yōu)點:(1)輥圈的內孔做成圓柱孔。輥圈為易耗件,采用耐磨材料制作,一般不易機加工,其與漲緊定位圈配合的內孔做成簡單的圓柱孔比傳統(tǒng)的圓錐孔更易于機加工和保證尺寸精度,輥圈的兩側面進行機加工以保證期軸向定位精度。(2)漲緊定位圈與棍圈的軸向配合面做成圓柱面,與棍圈的軸向定位面和與輪轂的軸向定位面做成環(huán)形平面,與漲緊圈的軸向配合面做成內錐面,以便機床加工和定位可靠,以便實現(xiàn)漲緊。(3)輪轂的外圓直徑稍少于輥圈的內孔直徑,以使輪轂能方便的裝入輥圈中。作為優(yōu)選,所述漲緊定位圈與輥圈軸向配合面的軸向長度尺寸相同。漲緊定位圈設計有階梯結構的定位平面A和定位平面B,兩平面間的距離為L,輥圈與漲緊定位圈的配合面為圓柱面,兩者配合面的軸向長度尺寸相同,均為L ;以致調整時更加精確,減少誤差。作為優(yōu)選,所述漲緊定位圈軸向方向上設置有至少一通槽。漲緊定位圈一處沿軸向切有一定寬度的通槽使其在受到徑向力時能容易地產生膨脹或收縮以便實現(xiàn)漲緊和軸向自動定位,并方便安裝拆卸。作為優(yōu)選,漲緊圈軸向方向上也設置有至少一通槽。漲緊圈采用外圓為圓錐面,內孔為圓柱面的結構,漲緊圈選一處沿軸向切有一定寬度的通槽使其在受到徑向力時能容易地產生膨脹或收縮并方便安裝拆卸。作為優(yōu)選,漲緊圈通過漲緊螺釘設置于所述輪轂上。擰緊漲緊螺釘,漲緊圈往左移動,實為最簡單、可靠的實現(xiàn)方法。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在雙輥破碎機上設計輥圈自動找正定位結構,使雙輥破輥體在組裝中其輥圈能方便地軸向自動找正定位,大大的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及減少停機更換配件的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雙輥破碎機的輥圈定位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中I的結構放大 圖3為本發(fā)明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 圖4為圖3中II的結構放大圖。圖中:1-鍵,2-漲緊螺釘,3-拉桿螺栓,4-輥圈,5-輥軸,6_輪轂,7_漲緊圈,8_漲緊定位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與達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實施例: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包括一個棍圈4、兩個輪轂6、兩個漲緊定位圈8、兩個漲緊圈7、一支棍軸5、兩組漲緊螺釘2、一組拉桿螺栓3,兩個鍵I組成。輪轂6與輥軸5用鍵I相連,并由軸肩軸向定位在軸上,左右兩輪轂6用拉桿螺栓3拉緊固定,輥圈4通過漲緊定位圈8和漲緊圈7安裝在輪轂6上,實現(xiàn)輥圈4在輥軸5上的徑向及軸向的定位。漲緊定位圈8設計有定位平面A和定位平面B,兩平面間的距離為L,輥圈4與漲緊定位圈8的軸向配合面為圓柱面,兩者配合面的軸向長度尺寸相同,均為L ;漲緊定位圈8沿軸向開有一定寬度的一槽口,以便其徑向收縮或漲開;漲緊定位圈8與漲緊圈7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錐面,即漲緊定位圈8以內錐面與漲緊圈7的外錐面相配合,輪轂6與漲緊圈7之間留有間隙δ,漲緊圈7通過漲緊螺釘2設置于輪轂6上。漲緊圈7沿軸向開有一定寬度的一槽口,以便其徑向收縮或漲開。實用:以右側輪轂6與漲緊定位圈8、漲緊圈7及輥圈4安裝為例:擰緊漲緊螺釘2,漲緊圈7往左移動,漲緊圈7通過錐面給漲緊定位圈8施加一個F力,徑向分力Fr使輥圈4被漲緊,而軸向分力Fa會使?jié)q緊定位圈8向左移動,其定位面A會掛住并帶動輥圈4一起向左移動,直至其另一定位面B頂住輪轂6時不再向左移動,此時繼續(xù)擰緊漲緊螺釘2,漲緊定位圈8只會徑向膨脹而不會軸向移動,因此輥圈4也只會被徑向漲緊,而不會軸向移動。左側的組裝原理相同。綜上所述,本專利結構使輥圈在漲緊的同時實現(xiàn)軸向自動找正定位。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包括輥圈、輥軸、輪轂和漲緊圈,所述輪轂軸向設置于所述輥軸上,所述輥圈通過所述漲緊圈設置于所述輪轂上,所述漲緊圈與所述輪轂之間留有間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輥圈與漲緊圈之間增設一漲緊定位圈,所述漲緊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所述定位平面A靠設于所述輥圈徑向側沿上,所述定位平面B靠設于所述輪轂徑向側沿上;所述漲緊定位圈與輥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圓柱面,所述漲緊定位圈與漲緊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錐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漲緊定位圈與棍圈軸向配合面的軸向長度尺寸相同。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漲緊定位圈軸向方向上設置有至少一通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漲緊圈軸向方向上也設置有至少一通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漲緊圈通過漲緊螺釘設置于所述輪轂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漲緊圈通過漲緊螺釘設置于所述輪轂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漲緊圈通過漲緊螺釘設置于所述輪轂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雙輥破碎機的輥圈軸向找正定位調整機構,包括輥圈、輥軸、輪轂和漲緊圈,輪轂軸向設置于輥軸上,輥圈通過漲緊圈設置于輪轂上,漲緊圈與輪轂之間留有間隙,輥圈與漲緊圈之間增設一漲緊定位圈,漲緊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定位平面A靠設于輥圈徑向側沿上,定位平面B靠設于輪轂徑向側沿上;漲緊定位圈與輥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圓柱面,漲緊定位圈與漲緊圈的軸向配合面設置為錐面。本發(fā)明在雙輥破碎機上設計輥圈自動找正定位結構,使雙輥破輥體在組裝中其輥圈能方便地軸向自動找正定位,大大的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及減少停機更換配件的時間,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B02C4/30GK103203260SQ20131008639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fā)明者王春益 申請人:義烏市鑫隆機械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