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包括下列體積比的組分原料:改性玉米芯55-65、珍珠巖10-15、蛭石粉10-15、草炭10-15、改性草木灰5-10。制備時,先將草木灰改性、玉米芯進行改性,然后按配方要求和其他成分混合,即可。本發明的栽培基質,原料配比合理,是將草木灰改性,同時利用酶法對玉米芯纖維進行改性來制備的,使栽培基質的疏松性、透氣性、保水性、保溫保濕性、營養含量均得到顯著改善,將草木灰進行改性造粒,有效改善了草木灰的飛散性和堿性,減少了草木灰的風吹損失,實現了廢物利用的經濟效益,所得的栽培基適宜于多種植物的栽培,移栽的成活率高,移栽后緩苗時間短,成活率高,病蟲害發生率低。
【專利說明】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基質,具體涉及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栽培基質最初起源于無土栽培的概念,是指作物周圍的土壤環境已惡化,嚴重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人們轉而尋找替代品,用固體基質(介質)固定植物根系,并通過基質吸收營養液和氧氣。這樣所謂的栽培基質就是指代替土壤提供作物機械支持和物質供應的固體介質。
[0003]玉米芯是用玉米棒破碎加工再經過嚴格篩選制成,具有組織均勻、硬度適宜、韌性好、吸水性強、耐磨性能好等優點,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破碎。由于玉米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很難分解成小分子,被植物吸收。
[0004]草木灰的價值,早已被人們認可,應用最多的情況是將其作為肥料直接加入到農田中,但是由于草木灰的飛散性,遇到大風天氣,施用時,會造成浪費,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0006]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體積比的組分原料:改性玉米芯
55-65、珍珠巖10-15、蛭石粉`10-15、草炭10-15、改性草木灰5_10。
[0007]其中,改性玉米芯的制備方法:將玉米芯干燥、粉碎、過篩,制成粒徑為4_6mm的顆粒,然后將玉米芯顆粒倒入到溫度為30-35°C的溫水中浸泡l_2h,再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30-50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用酸調節pH值至4.5~5.5,室溫下酶解32~48h ;然后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10~30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室溫下酶解8~10h,升溫至70~80°C,保溫2~3h即可滅酶,得到玉米芯酶解粗液;將玉米芯酶解粗液過濾、濾渣中加入濾渣重量1-2%的絞股藍粉,0.1-0.2%的桉葉油,干燥、粉碎,制得改性玉米芯,
改性草木灰的制備方法:
將草木灰加入到高速攪拌釜里,加入草木灰重量2-3%納米鈦白粉,1-2%硅烷偶聯劑KH570,1-2% 的萜烯樹脂 T-110,2-4% 豆柏,0.1-0.5% 殼聚糖、1-2% 的紅薯粉,0.01-0.02%維生素D、10-15%的園土,適量的水,在850-880rpm的轉速下充分攪拌3-4小時后,造粒,干
燥,即可。
[0008]所述的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將玉米芯、草木灰分別進行改性,然后按照配方體積比將改性草木灰、改性玉米芯與配方中的其它組分進行混合,即可。
[0009]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栽培基質是將草木灰改性,同時利用酶法對玉米芯纖維進行改性來制備的,使栽培基質的疏松性、透氣性、保水性、保溫保濕性、營養含量均得到顯著改善,將草木灰進行改性造粒,有效改善了草木灰的飛散性和堿性,減少了草木灰的風吹損失,實了廢物利用的經濟效益,所得的栽培基適宜于多種植物的栽培,可以滿足現代化栽培基質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產生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0010]用本發明的栽培基質栽培蘭花,移栽后4-5天,幼苗就開始成活,成活后幼苗生長快,病蟲害發生率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包括下列體積比的組分原料:改性玉米芯55-65、珍珠巖10-15、蛭石粉10-15、草炭10-15、改性草木灰5_10,
制備方法:
(O改性玉米芯的制備方法:將玉米芯干燥、粉碎、過篩,制成粒徑為5mm的顆粒,然后將玉米芯顆粒倒入到溫度為35°C的溫水中浸泡2h,再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45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用酸調節PH值至5.0,室溫下酶解36h ;然后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20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室溫下酶解IOh ;升溫至70~80°C,保溫2~3h即可滅酶,得到玉米芯酶解粗液;將玉米芯酶解粗液過濾、濾渣中加入濾渣重量1-2%的絞股藍粉,0.1-0.2%的桉葉油,干燥、粉碎,制得改性玉米芯;
(2)改性草木灰的制備方法:
將草木灰加入到高速攪拌釜里,加入草木灰重量3%納米鈦白粉,1%硅烷偶聯劑KH570,2%的萜烯樹脂T-110,3%豆柏,0.5%殼聚糖、2%的紅薯粉,0.02%維生素D、15%的園土,適量的水,在860rpm的轉速下充分`攪拌3小時后,造粒,干燥,即可;
(3)然后按照配方體積比將改性草木灰、改性玉米芯與配方中的其它組分進行混合,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體積比的組分原料:改性玉米芯55-65、珍珠巖10-15、蛭石粉10-15、草炭10-15、改性草木灰5_10, 其中,改性玉米芯的制備方法:將玉米芯干燥、粉碎、過篩,制成粒徑為4-6mm的顆粒,然后將玉米芯顆粒倒入到溫度為30-35°C的溫水中浸泡l_2h,再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30-50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用酸調節pH值至4.5~5.5,室溫下酶解32~48h ;然后按酶活力與玉米芯重量的比為10~30IU/g的比例加入酸性纖維素酶,室溫下酶解8~IOh ;升溫至70~80°C,保溫2~3h即可滅酶,得到玉米芯酶解粗液;將玉米芯酶解粗液過濾、濾渣中加入濾渣重量1-2%的絞股藍粉,0.1-0.2%的桉葉油,干燥、粉碎,制得改性玉米芯; 改性草木灰的制備方法: 將草木灰加入到高速攪拌釜里,加入草木灰重量2-3%納米鈦白粉,1-2%硅烷偶聯劑KH570,1-2% 的萜烯樹脂 T-110,2-4% 豆柏,0.1-0.5% 殼聚糖、1-2% 的紅薯粉,0.01-0.02%維生素D、10-15%的園土,適量的水,在850-880rpm的轉速下充分攪拌3-4小時后,造粒,干燥,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玉米芯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將玉米芯、草木灰分別進行改性,然后按照配方體積比將改性草木灰、改性玉米芯與配方 中的其它組分進行混合,即可。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497033SQ201310383353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明者】劉雪松 申請人:合肥市潛溪山莊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