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是由無病肥土、腐殖土、珍珠巖按照一定的體積百分比復配而成,是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本發明基質配方選材和配比合理,組成簡單而高效,可充分發揮馴化栽培所需的保水、透氣和營養作用,且所用材料來源廣泛,成本顯著降低,具有很強的推廣價值。采用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進行繁育的白芨組培苗生長勢好,苗壯、苗齊,最終獲得的白芨植物根莖發達,植株健壯。采用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進行馴化所需時間較短,僅需2~4個月即可移入大田栽培,且成活率達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白荒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
【背景技術】
[0002]白芨為蘭科白芨屬植物,以塊莖入藥,具有補肺止血、消腫生肌等功效。近年來,隨著白芨功效研究的深入,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野生資源被破壞性地進行采挖,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白芨分株繁殖效率低,效益差。經過研究,白芨的人工培養基無菌播種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萌發率較高。但是,在馴化環節,由于基質選擇不當或者成分比例不對,白芨組培苗出瓶后生長狀態不好,成活率較低,這大大限制了利用組織培養技術規?;a白芨種苗。因此,對于白芨組培苗馴化階段生長條件的研究迫在眉睫。
[0003]如CN103222421A公開的一種白及組培球莖馴化方法,公開了白芨的馴化基質,馴化基質的組分為腐熟的鋸木屑、蛭石及碎樹皮,鋸木屑、蛭石及碎樹皮的質量比為3:1:1。采用該方案公開的的馴化基質,須移栽3~6個月方可進行大田栽培,馴化時間較長。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中缺乏高效的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的問題。
[0005]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是由無病肥土、腐殖土、珍珠巖按照以下體積百分比復配而成:
[0006]無病肥土 20%~30 %,腐殖土 20%~30%,珍珠巖40%~60%。
[0007]進一步的,所述原料的體積百分比為:
[0008]無病肥土22.5% ~27.5%,腐殖土 22.5% ~27.5%,珍珠巖 45% ~55%。
[0009]更進一步的,所述原料的體積百分比為:
[0010]無病肥土 25%,腐殖土 25%,珍珠巖50%。
[0011]上述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為: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0012]在使用該基質前,可通過測量EC值,調整EC值低于1.0ms/cm,再應用,有利于提高白芨組培苗的存活率。EC值是用來測量種植介質(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的可溶性離子濃度的,因為高濃度的可溶性鹽類會使白芨組培苗受到損傷或造成白芨組培苗根系的死亡。EC值高于1.0ms/cm,可能會形成反滲透壓,將根系中的水分置換出來,使根尖變褐或者干枯,對處于苗期的白芨組培苗的生長和發育不利。調節EC值的方法為測試基質的電導度,以調整其可溶性鹽濃度,使其EC值低于1.0ms/cm。
[0013]本發明所用的無病肥土為市售產品。由于白芨組培苗抵抗力較差,易受感染,同時需要大量的營養來生長發育,所以必須經過馴化栽培方可移栽入大田,否則存活率不高;因此,白芨組培苗的馴化基質需要具備無感染性和營養性的特點。本發明采用的無病肥土既為白芨組培苗提供了良好的肥力條件,又避免了普通肥土中的病菌致使白芨組培苗病死的情況。本發明所述的無病肥土取自大田上種植的前兩茬作物均無根莖病害發生的養分較高的土壤。
[0014]本發明所用的珍珠巖為市售產品。珍珠巖是一種潔凈、幾乎中性的介質材料,具有質輕、透氣性強的特性。珍珠巖的理化指標穩定,同時,其空隙可保存大量的水分和營養成分,長時間的供給白芨組培苗生長需要,并能夠有效控制肥效和肥度,(適于與無病肥土搭配),可用于長久栽培植物。珍珠巖的多孔性極大地促進了白芨組培苗的根系生長和發育,對白芨組培苗具有極好的固定作用。
[0015]本發明所用的腐殖土為市售產品。腐殖土是由腐爛的植物物質以及各類有機垃圾混合后篩掉過粗或過細的廢料,并經過高溫蒸餾和消毒殺菌后使用的混合物,例如森林中表土層樹木的枯枝殘葉經過長時期腐爛發酵后而形成的腐殖土。腐殖土的成分復雜,偏酸性,具有營養功能和利水保濕保肥等特點。由于腐殖土的保水性強,所以其透氣性不夠理想。這是因為通常保水性好的材料,其透氣能力差。將腐殖土與珍珠巖合用,可保證馴化栽培基質兼具保水性和透氣性。配比適當的珍珠巖和腐殖土可使基質獲得恰當的保水性和透氣性,而配比適當的珍珠巖、腐殖土和無病肥土,則能夠使基質獲得良好的保水性、透氣性和肥力。本發明采用的原料配比合理有效,可保證馴化栽培基質的保水性和透氣性適當,能滿足白芨在循化過程中對水分和氧氣的需求。
[0016]從生長習性的角度來看,白芨主要生長在海拔500~1500m的高山地區的山坡草叢、溝谷及疏林下,并且喜歡溫暖、陰涼失戀了的環境,多在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質壤土上生長??梢?,要提高白芨組培苗的存活率,可模仿白芨的自然生長環境中的土壤來配制馴化栽培的基質。本發明正是采用了適于白芨生長的砂質土壤(珍珠巖可替代)和腐質土壤(腐殖土),以及肥力較好的無病肥土,通過適當的配比,得到一種優質、高效的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達到的有益效果為:基質配方選材和配比合理,組成簡單而高效,可充分發揮馴化栽培所需的保水、透氣和營養作用,且所用材料來源廣泛,成本顯著降低,具有很強的推廣價值。采用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進行繁育的白芨組培苗生長勢好,苗壯、苗齊,最終獲得的白芨植物根莖發達,植株健壯。采用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進行馴化所需時間較短,僅需2~4個月即可移入大田栽培,且成活率達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在本發明基礎上作出的修改或改進,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則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0019]實施例1
[0020]基質配方:無病肥土 20%,腐殖土 20%,珍珠巖60%。
[0021]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后,測量EC值,調整EC值低于1.0ms/cm,即可。
[0022]應用: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栽培4個月左右,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0023]實施例2[0024]基質配方:無病肥土 30%,腐殖土 30%,珍珠巖40%。
[0025]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0026]應用: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或者在測量基質的EC值并調整EC值低于1.0ms/cm后,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栽培4個月左右,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0027]實施例3
[0028]基質配方:無病肥土 25%,腐殖土 25%,珍珠巖50%。
[0029]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0030]應用: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或者在測量基質的EC值并調整EC值低于1.0ms/cm后,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栽培2個月左右,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0031]實施例4
[0032]基質配方:無病肥土 22.5%,腐殖土 22.5%,珍珠巖55%。
[0033]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后,測量EC值,調整EC值低于1.0ms/cm,即可。
[0034]應用: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或者在測量基質的EC值并調整EC值低于1.0ms/cm后,將白芨組培 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栽培3個月左右,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0035]實施例5
[0036]基質配方:無病肥土 27.5%,腐殖土 27.5%,珍珠巖45%。
[0037]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0038]應用: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或者在測量基質的EC值并調整EC值低于1.0ms/cm后,將白芨組培苗植入馴化栽培基質中;栽培3個月左右,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0039]采用本發明基質馴化栽培的白芨組培苗在移栽后,成活率高達97%以上,平均畝產達到200~300公斤,按鮮品每公斤100元計算,畝產值達到20000~30000元,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推廣價值。
[0040]試驗例
[0041]將白芨組培苗300株隨機均分為6組,每組50株;其中,組I中的白芨組培苗植入CN103222421A公開的白芨馴化基質(對比基質)中,組2~組6中的白芨組培苗分別植入本發明實施例1~5所述的馴化栽培基質中,3個月后將各組白芨組培苗分別從基質中移栽到大田中,統計存活率,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0042]表1白芨組培苗馴化后移栽存活率
[0043]
組別I基質I存活數(株) I存活率(%)
1_對比基質 ^ 4080%
2實施例1 — 4386%
3實施例2 ~4386%
4實施例3 ~4590%
5實施例4 ~4488%
6I 實施例 5 144188%[0044]
[0045]由表1可知,組I~組6中的白芨組培苗的存活率都比較高,說明對比基質和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都具有較優秀的馴化能力;但是組2~組6中白芨組培苗的存活率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對比基質適于用作白芨球莖的馴化栽培,而本發明實施例1~6中的馴化栽培基質更適于白芨組培苗的馴化栽培,這與基質的配方呈現相關性;還可能是因為,本發明馴化栽培基質的馴化期較短,而對比基質的馴化期長于本發明基質的馴化期,對白芨組培苗造成了影響。在組2~組6中,存活率:組4 >組5/組6 >組2/組3,意即本發明實施例3中的基質配方優于實施例4和5的基質配方,實施例3、4、5中的基質配方優于實施例
1、2中的基質配方。因此,本發明的白芨馴化栽培基質的最佳配方為:無病肥土 25%,腐殖土 25%,珍珠巖50% ;較優配方為:無病肥土 22.5%~27.5%,腐殖土 22.5%~27.5%,珍珠巖45%~55% ;次優配方為: 無病肥土 20%~30%,腐殖土 20%~30%,珍珠巖40%~60%。
【權利要求】
1.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是由無病肥土、腐殖土、珍珠巖按照以下體積百分比復配而成: 無病肥土 20%~30%,腐殖土 20%~30%,珍珠巖4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體積百分比為: 無病肥土 22.5%~27.5%,腐殖土 22.5%~27.5%,珍珠巖45%~5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體積百分比為: 無病肥土 25%,腐殖土 25%,珍珠巖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合攪拌均勻即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芨組培苗馴化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各原料按照體積百分比混 合攪拌均勻后,調整調整EC值低于1.0ms/cm。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508788SQ201310392377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劉紅美, 方小波, 梁大勇 申請人:遵義市龍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