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該方法包括外植體消毒、配置培養基、接種和培養步驟,其中培養基以MS為基礎培養基,1L培養基中溶解2,4-D0.5-1mg、NAA1-2mg、6-BA0.1-0.3mg、KT0.3-0.5m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12個芽,誘導效率達到1200%,顯著提高組培效率;利用一個紫薯莖尖分生組織誘導出叢生芽,得到大量同質無性系,提高紫薯莖尖培養的繁殖系數,易于工廠化生產紫薯組培苗。
【專利說明】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sMMkSolanum iMertfe?)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富含蛋白質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同時還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營養豐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都是極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富含的維生素A可以改善視力和皮膚的粘膜上皮細胞,維生素C可使膠元蛋白正常合成,防治壞血病的發生;花青素是天然強效自由基清除劑。紫薯的深加工,主要是提取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紫色素添加劑,它安全無毒副作用,雖然比人工合成的色素價格貴,但仍然暢銷于國際市場;紫紅薯還可去皮烘干粉碎后加工成全粉,色澤美觀,營養豐富,是極好的食品加工原料,可作為各種糕點主料和配料,目前韓國每年要從中國進口紫色紅薯全粉500噸左右;另外,以紫紅薯為原料制作的炸薯片、冷凍薯餅和粉絲等,以營養豐富、口感好,頗受市場青睞;紫薯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十分走俏,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0003]我國目前已育成的紫色紅薯品種有:濟薯18號,該品種為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畝產量3000公斤以上;廣薯135,該品種為廣東省農科院育成,畝產量為2000公斤~2500公斤,寧紫4號。該品種為江蘇省農科院糧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畝產量為500公斤左右。以上3個品種還可鮮食,而且均具有抗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產量較高、薯塊均勻、薯皮光滑、色澤鮮艷和肉質細膩等特點,適宜廣大紅薯產區種植。傳統的薯類秧苗育種時間周期長,育種條件不一控制,而秧苗的質量不高,導致畝產量也不高。
[0004]馬鈴薯、甘薯等薯類通過組織培養技術進行繁殖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不但可以在短時間內繁殖出大量的愈傷組織或者叢生芽,且再生的植株與原始植株沒有遺傳差異性;而誘導叢生芽的組織培養方式,繁殖系數很高,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最有效的組織培養技術。紫薯與馬鈴薯、甘薯同屬于旋花科的植物,但是目前沒有任何紫薯組織培養方面的報道,是否可以對紫薯進行組織培養技術快速育種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一方面彌補現有技術中紫薯組織培養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紫薯快速的育種方法,可以短時間內繁殖出大量的紫薯叢生芽,大大提高紫薯的繁殖系數。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外植體消毒:以紫薯莖尖為外植體,無菌水清洗干凈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s,取出置于體積分數為1.5%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5min,最后用無菌水清洗干凈后放于無菌操作臺內;
(2)配置誘導培養基:將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6-芐基嘌呤6-BA、激動素KT溶解于基本培養基MS中,高壓滅菌冷卻至室溫后待用,其中各組份用量為:MS1L、2,4~D 0.5-lmg λ NAA l-2mg、6_BA 0.1-0.3mg、KT 0.3-0.5mg ;
(3)接種:在無菌操作臺內,將消毒后的紫薯莖尖接種于培養基上,每個培養皿接種一個莖尖分生組織;
(4)誘導叢生芽:將接種好的莖尖分生組織在無菌、溫度18-22°C、光強2000-3000Lx、每天光照8小時的條件下培養3-4周至叢生芽形成。
[0007]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分含量為:MS 1L、2,4-D 0.5mg、NAAlmg、6_BA 0.lmg、KT 0.3mg。
[0008]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分含量為:MS 1L、2,4-D 0.6mg、NAA
1.2mg、6_BA 0.2mg、KT 0.4mg。
[0009]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分含量為:MS 1L、2,4-D lmg.NAA 2mg、6-BA 0.3mg、KT 0.5mg。
[0010]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分含量為:MS 1L、2,4-D 0.5mg、NAAlmg、6_BA 0.3mg、KT 0.5mg0
[0011]本發明所述的紫薯叢生芽誘導方法,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12個芽,誘導效率達到1200%,顯著提高組培效率。利用一個紫薯莖尖分生組織誘導出叢生芽,得到大量同質無性系,提高 紫薯莖尖培養的繁殖系數,易于工廠化生產紫薯組培苗。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1:
(1)外植體消毒:以紫薯莖尖為外植體,無菌水清洗干凈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s,取出置于體積分數為1.5%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5min,最后用無菌水清洗干凈后放于無菌操作臺內;
(2)配置誘導培養基:將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6-芐基嘌呤6-BA、激動素KT溶解于基本培養基MS中,高壓滅菌冷卻至室溫后待用,其中各組份用量為:MS 1L、2,4-D 0.5mg、NAA lmg、6_BA 0.lmg、KT 0.3mg ;
(3)接種:在無菌操作臺內,將消毒后的紫薯莖尖接種于培養基上,每個培養皿接種一個莖尖分生組織;
(4)誘導叢生芽:將接種好的莖尖分生組織在無菌、溫度18-22°C、光強2000-3000Lx、每天光照8小時的條件下培養3-4周至叢生芽形成。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9個芽誘導效率達到900%。
[0013]實施例2:
與實施例1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驟2中,培養基的配方為MS 1L、2,4-D
0.6mg、NAA 1.2mg、6_BA 0.2mg、KT 0.4mg,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12個芽誘導效率達到1200%。
[0014]實施例3:
與實施例1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驟2中,培養基的配方為MS 1L、2,4-D lmg、NAA 2mg、6-BA 0.3mg、KT 0.5mg,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10個芽誘導效率達到 1000%O[0015]實施例4:
與實施例1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驟2中,培養基的配方為MS 1L、2,4-D
0.5mg、NAA lmg,6-BA 0.3mg、KT 0.5mg,一個紫薯的莖尖分生組織可以誘導出9個芽誘導效率達到900%。
[0016]上述實例只是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以及技術特點,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的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該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紫薯叢生芽的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外植體消毒:以紫薯莖尖為外植體,無菌水清洗干凈后置于50%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0s,取出置于體積分數為1.5%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5min,最后用無菌水清洗干凈后放于無菌操作臺內; (2)配置誘導培養基:將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6-芐基嘌呤6-BA、激動素KT溶解于基本培養基MS中,高壓滅菌冷卻至室溫后待用,其中各組份用量為:MS 1L、2,4-D 0.5-1mgλ NAA l-2mg、6-BA 0.1-0.3mg、KT 0.3-0.5mg ; (3)接種:在無菌操作臺內,將消毒后的紫薯莖尖接種于培養基上,每個培養皿接種一個莖尖分生組織; (4)誘導叢生芽:將接種好的莖尖分生組織在無菌、溫度18-22°C、光強2000-3000Lx、每天光照8小時的條件下培養3-4周至叢生芽形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叢生芽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份含量為:MS 1L、2,4-D 0.5mg、NAA lmg,6-BA 0.lmg, KT 0.3m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叢生芽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份含量為:MS 1L、2,4-D 0.6mg、NAA 1.2mg、6_BA 0.2mg、KT 0.4m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叢生芽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份含量為:MS 1L、2,4-D lmg, NAA 2mg、6_BA 0.3mg、KT 0.5mg。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薯叢生芽誘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培養基中,各組份含量為:MS 1L、2,4-D 0.5mg、NAA lmg,6-BA 0.3mg、KT 0.5mg。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598094SQ20131052570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亞麗 申請人:張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