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33611閱讀:601來源:國知局
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由杯體和杯蓋組成,其中,杯體內部為一漏斗狀隔板,下部為承重的空間,上部為放置寄主卵的空間,外部有一平行環繞的外緣,外口徑處分布多個出蜂孔;杯蓋外緣呈弧形外展,與杯體扣合后,保持出蜂孔不密閉。使用本實用新型田間放蜂時,操作人不用下田,行走在稻田池埂上即可將具有一定重量的放蜂裝置拋向水田內,在重力作用下,放蜂裝置底部先落入水中,在杯體外緣浮力的作用下,放蜂裝置不會沉入水底,裝有赤眼蜂的上部空間會漂浮于水面,即時有少量水從出蜂孔進入,也會流入盛有沙子的下部空間;避免捕食性天敵對寄主卵的取食,防止雨淋,不積水,并可實現機械化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適合水田應用的赤眼蜂放蜂裝置,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在糧食作物中,占總耕地面積的26%,約占總糧食產量的43%。為害水稻常見害蟲有30多種。我國農作物的重大害蟲中,水稻害蟲超過半數。其中,有些害蟲種類常年發生,如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褐飛虱等;有些種類局部地區發生,如稻苞蟲、稻負泥蟲;有些種類為間歇性大發生,如黏蟲;有的為新近傳入的害蟲,如稻水象甲。在這些害蟲中,多數種類為鱗翅目害蟲,它們通過蛀莖和咬食葉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二化螟以幼蟲蛀莖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和白穗,使稻株有效分蘗減少,結實率降低,千粒重下降,在東北地區未防治田塊因螟蟲為害可減產約20%,嚴重地塊可減產50%左右。
[0003]針對水稻上重大害蟲的發生與為害,化學農藥仍然是目前防治的主要手段,農藥的不合理使用致使70%-80%的農藥漂移或流失到非靶標生物、土壤和水域中,嚴重污染生態環境,農藥的濫用不僅大量殺傷天敵,也造成二化螟等蟲害產生高抗藥性,不得不加大農藥使用劑量,陷入農藥使用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稻米品質和種稻效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綠色消費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對有機稻米需求日益提高。因此,對這些害蟲實施綠色防控,特別是利用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是必然趨勢。
[0004]赤眼蜂是鱗翅目害蟲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一類卵寄生蜂,目前是世界上利用最廣泛和應用面積最大的天敵昆蟲,許多種類已被成功大量繁殖放蜂用于農林害蟲的防治。在水稻害蟲治理中,就有螟黃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成功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報道。在赤眼蜂工廠化生產過程中,基本上都采用大卵(柞蠶卵)、小卵(米蛾卵、麥蛾卵)以及人工假卵做為中間寄主來進行繁殖,與其相配套的放蜂器及放蜂方法也有許多報道。如適合柞蠶卵繁育赤眼蜂的放蜂方法“利用盒式放蜂器一次放蜂防治玉米螟的方法”(申請號200610017085.X),以及相關放蜂裝置“赤眼蜂袋式放蜂器”(專利號CN2358678Y)和“赤眼蜂盒式放蜂器”(專利號CN2930274Y),適合小卵繁蜂的赤眼蜂放蜂器“小卵繁蜂放蜂器”(專利號CN202374894U)和“小卵蜂放蜂裝置”(專利號CN202514445U)。這些放蜂器的設計及使用基本局限于大田作物或林業上鱗翅目害蟲的防治,并未考慮水稻植株及水田操作的特殊環境,在水田應用這些放蜂器放蜂赤眼蜂時,需要下田人工懸掛,操作非常不便。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適合大卵(柞蠶卵、蓖麻蠶卵)、小卵(米蛾卵、麥蛾卵或小菜蛾卵)或人工假卵為寄主繁育赤眼蜂在水田害蟲防治的特殊環境的田間放蜂。
[0006]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7]由杯體和杯蓋組成,其中:杯體的內部設有一漏斗狀隔板,將杯體分隔為下部的承重空間和上部的寄主卵空間;杯體的杯口邊緣均勻分布3-5個出蜂孔;杯體的中部套有一個外緣環;所述的杯蓋的外緣呈弧形外展,與杯體扣合后構成一體結構,同時保持出蜂孔不被密閉。
[0008]所述放蜂裝置的杯體、杯蓋、隔板、外緣環均為玉米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0009]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面積為I畝(667平方米)的水田拋投3飛個含有稻螟赤眼蜂的放蜂裝置。在放蜂裝置的承重空間注入配重物,在寄主卵空間放入繁育寄生蜂的卵;再將蓋子扣在杯體上構成一體;把含有寄生蜂的放蜂裝置均勻拋投到水田中,使其自動漂浮于水面,寄生蜂的卵羽化后主動從出蜂孔爬出并搜尋害蟲寄主卵。
[0010]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田間放蜂時,操作人不用下水田,在稻田池埂上即可將具有一定重量的放蜂裝置拋向水田內,在重力作用下,放蜂裝置底部先落入水中,在杯體外緣環浮力的作用下,放蜂裝置不會沉入水底,裝有赤眼蜂的上部空間會漂浮于水面,即時有少量水從出蜂孔進入,也會通過漏斗狀隔板流入盛有沙子的下部空間;避免捕食性天敵對寄主卵的取食,防止雨淋,不積水,并可實現機械化生產。放蜂裝置制作材質均為玉米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條件下6個月左右即可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放蜂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放蜂裝置的杯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放蜂裝置的杯蓋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杯體,2、杯蓋,3、隔板,4、圓形漏斗頭,5、外緣環,6、出蜂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
[0017]根據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放蜂裝置由深色的杯體I和杯蓋2兩部分組成;其中,杯體I和2均由玉米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如圖2所示,杯體I內部為一漏斗狀的隔板3將杯體I分隔為下部的承重空間和上部的寄主卵空間,隔板3中心為直徑0.3-0.8cm的圓形漏斗頭4 ;杯體I的中部設有一個外緣環環5,伸出長度0.3-0.5cm ;杯體I的杯口邊緣均勻分布3-5個出蜂孔6,出蜂孔為2mm長4mm寬的長方形孔洞;參見圖3,杯蓋2外緣呈弧形外展,與杯體I扣合后,保持出蜂孔6不密閉(參見圖1)。
[0018]實施例2
[0019]在實施例1所述放蜂裝置的杯體I內注入干燥的沙子充滿隔板3下部的承重空間,將赤眼蜂寄生的柞蠶卵粒或米蛾卵卡放置于隔板3上部的寄主卵空間,然后將杯蓋2和杯體I扣緊,運輸裝箱時始終保持杯蓋2朝上,拋投放蜂裝置落入水田后,杯體I外部平行環繞的外緣環5使其漂浮于水面,赤眼蜂羽化后,在趨光性的作用下,主動爬向出蜂孔6。放蜂裝置在自然條件下6個月左右會自然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0020]實施例3
[0021]以米蛾卵為寄主繁育的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
[0022]在水稻二化螟產卵高峰期,對于面積為I畝(667平方米)的水田,拋投3個含有稻螟赤眼蜂的放蜂裝置(實施例1),可以按照下面操作步驟進行放蜂:在放蜂裝置杯體I內注入15克左右的干燥沙子,使其充滿隔板3下部承重空間,將含有約3330頭即將羽化的稻螟赤眼蜂米蛾卵卡放置于隔板3上部的寄主卵空間,然后將杯蓋2和杯體I扣緊。準備3個含有相同蜂量的放蜂裝置,往田間運輸時始終保持杯蓋2朝上。到達目標防治田后,在水田池埂上,向田內均勻拋投3個放蜂裝置,總放蜂量約10000頭。稻螟赤眼蜂羽化后,在趨光性的作用下,主動爬出出蜂孔并搜尋寄生水稻二化螟寄主卵,對其實施有效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適合水田釋放寄生蜂防治水稻害蟲的放蜂裝置,由杯體和杯蓋組成,其特征在于:杯體的內部設有一漏斗狀隔板,將杯體分隔為下部的承重空間和上部的寄主卵空間;杯體的杯口邊緣均勻分布3-5個出蜂孔;杯體的中部套有一個外緣環;所述的杯蓋的外緣呈弧形外展,與杯體扣合后構成一體結構。
【文檔編號】A01M99/00GK203388148SQ201320503873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臧連生, 阮長春, 邵喜文, 孫光芝, 張俊杰, 李天昊, 劉志, 王秀梅, 杜文梅 申請人:吉林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铁岭市| 察雅县| 区。| 广西| 安阳市| 固镇县| 肇州县| 宣武区| 双流县| 无锡市| 体育| 榕江县| 古田县| 高邑县| 册亨县| 卢氏县| 辽宁省| 兴义市| 视频| 枣阳市| 布尔津县| 庆城县| 通化县| 泸州市| 蒲城县| 舟曲县| 七台河市| 阳西县| 乐都县| 铁力市| 伊春市| 兴城市| 繁峙县| 汶上县| 年辖:市辖区| 扶余县| 杭锦旗| 探索| 洛南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