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均衡擾流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包括主體、水泵、輸水管、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體底端設有進水口,所述主體沿外壁自上之下設有若干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水泵連接;所述水泵與輸水管連接,所述輸水管與任一所述出水口連接;任一所述出水口處設有流量閥,任一所述流量閥與控制器電連接;沿主體外壁上,任一所述出水口旁設有溫度傳感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實現了水體溫度的均衡,流量閥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實現了對不同水層溫度的分控,以及溫度的緩慢調節。
【專利說明】水體均衡擾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0003]在現有技術中,由于池塘等養殖環境基本屬于不流動的水質環境,在開春和入冬等季節會在不同深度產生溫差,進而產生含氧量的區別,影響飼養物的攝食,對于海參等比較嬌貴的生物而言,甚至會產生死亡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水泵、輸水管、溫度傳感器和控制器;
[0006]所述主體底端設有進水口,所述主體沿外壁自上之下設有若干出水口 ;
[0007]所述進水口與水泵連接;所述水泵與輸水管連接,所述輸水管與任一所述出水口連接;任一所述出水口處設有流量閥,任一所述流量閥與控制器電連接;
[0008]沿主體外壁上,任一所述出水口旁設有溫度傳感器。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實現了水體溫度的均衡,流量閥和溫度傳感器的配合實現了對不同水層溫度的分控,以及溫度的緩慢調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主體,2、水泵,
[0012]3、輸水管, 4、溫度傳感器,
[0013]5、控制器, 6、進水口,
[0014]7、出水口, 8、流量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出簡要說明。
[0016]如圖1所示,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包括主體1、水泵2、輸水管3、溫度傳感器4和控制器5 ;[0017]所述主體I底端設有進水口 6,所述主體I沿外壁自上之下設有若干出水口 7 ;
[0018]所述進水口 6與水泵2連接;所述水泵2與輸水管3連接,所述輸水管3與任一所述出水口 7連接;任一所述出水口 7處設有流量閥8,任一所述流量閥8與控制器5電連接;
[0019]沿主體I外壁上,任一所述出水口 7旁設有溫度傳感器4。
[0020]工作方式:溫度傳感器4檢測到產生溫差,并將結果反饋給控制器5,控制器5關閉不需要的流量閥8,開放需要調節的流量閥8,啟動水泵2,實現高低溫度水體的交換。并在每提升I度,工作暫停,待水體平穩,生物適應后,再啟動工作。
[0021]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體均衡擾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I)、水泵(2)、輸水管(3)、溫度傳感器(4)和控制器(5); 所述主體(I)底端設有進水口(6),所述主體(I)沿外壁自上之下設有若干出水口(7);所述進水口(6)與水泵(2)連接;所述水泵(2)與輸水管(3)連接,所述輸水管(3)與任一所述出水口(7)連接;任一所述出水口(7)處設有流量閥(8),任一所述流量閥(8)與控制器(5)電連接; 沿主體(I)外壁上,任一所述出水口( 7 )旁設有溫度傳感器(4 )。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646326SQ20132071160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者】董冀鵬 申請人:天津市漁生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