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選取健康無病害,適宜剝取用于鱗片球包埋繁殖的種球,直徑在2-3cm間,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扦插,選擇體積比為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的混合基質進行扦插,保證濕度為30%-40%,然后放入20±1℃的恒溫培養室內培養。經60天后,平均出芽率可達80%以上,平均繁殖系數可達1.5以上(鱗片繁殖系數=新生籽球數÷扦插片數)。
【專利說明】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
[0001]所屬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觀賞花卉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3]豹子花屬(Nomocharis)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族(Lilieae)中與百合屬關系非常密切的的一個屬。該屬作為青藏高原東南緣的一個特有屬,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四川西部及鄰近的緬甸北部、尼泊爾西部海拔2900-4000m的高山地帶。屬下共9種,中國分部有7種(N.georgei分布于緬甸北部,N.0xypetala分布于克什米爾及尼泊爾西部)。豹子花是野生球根花卉,多年生草本,莖高30-100厘米,球根鱗片9-10枚。花期6-7月,果期8-11月。花色艷麗多姿,為優良的觀賞花卉,在我國尚未被開發,亦可作為鮮切花,因其較高的觀賞價值而博得中外植物學者的喜愛。自1910年起,一些種類先后被成功的引人歐洲栽培,并培育出一些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的園藝品種。目前,豹子花屬植物已成為歐洲、美洲習見的觀賞花卉。但作為原產地的我國,有關豹子花屬植物引種栽培和育種研究的相關報道還比較少。由于其分布區狹窄、種群數量小,一些種類已被列為國家保護植物,如美I?豹子花(N.basilissa)、多斑豹子花(N.meleagrina)(部分文獻報道中碧羅豹子花N.biluoensis為該種異名)等。豹子花屬植物繁殖目前主要靠從野外采挖,對野生資源破壞嚴重,若改用組織培養繁殖成本太高,要實現豹子花野生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鱗片扦插繁殖方法是一種有效的繁殖方法。通過該技術,可以實現該野生花卉的擴大繁殖,降低繁殖成本,保護野生資源,防止過度開采,為該野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持。
[0004]迄今,現有技術中沒有涉及觀賞花卉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技術及栽培方法的報道。
【發明內容】
:
[0005]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的優良觀賞花卉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技術及栽培方法。本發明方法可以實現豹子花屬野生花卉的擴大繁殖,降低繁殖成本,保護野生資源,防止過度開采,為豹子花屬野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持。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7]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是選擇直徑在2_3cm間無病害的豹子花屬植物種球,剝取外層和中層的6片鱗片,鱗片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扦插,然后放入培養室里培養。
[0008]如所述的方法,是將鱗片扦插于5cm厚扦插基質,株行距3X4cm,鱗片外部朝上扦插,再覆蓋一層3-4cm的扦插基質。
[0009]如所述的方法,扦插底部及四周覆 蓋地膜保濕,扦插基質保持30%_40%的濕度,扦插結束后放入恒溫培養室內培養,溫度20 ± I °C。
[0010]如所述的方法,所選基質為草煤土或珍珠巖或鋸末或混合基質,所述混合基質為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
[0011]本發明的具體的方法可以歸納成:選取優良無病害豹子花屬植物種球,剝取外層和中層的6片鱗片,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隨機挑選鱗片扦插于盛有扦插基質的塑料筐中(長*寬*高=60Cm*40Cm*20Cm筐底及四周鋪有地膜),筐底鋪上5cm的扦插基質,按3*4cm的株行距,鱗片外部朝上扦插,后覆蓋一層3-4cm的扦插基質。扦插筐頂部覆蓋地膜保證濕度為30%-40%,扦插筐應放入20 ± I °C的恒溫培養室內培養。扦插基質應選取體積比為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的混合基質進行扦插。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用本發明的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來限定本發明。
[0013]實施例1:
[0014]一、材料與方法:
[0015]試驗于2012年6-7月在云南省麗江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麗江高山植物園試驗基地進行。選取國家保護植物美麗豹子花(N.basilissa)、多斑豹子花(N.meleagrina)作為實驗品種,選取大小一致、均勻無病害種球。選擇草煤土、珍珠巖、鋸末等體積混合的混合基質為扦插基質。優選體積比為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的混合基質進行扦插。剝取外層和中層的6片鱗片。鱗片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扦插。扦插時,隨機挑選鱗片扦插于盛有扦插基質的塑料筐中,筐底及四周鋪有地膜,筐底鋪上5的扦插基質按3X4cm的株行距,鱗片外部朝上扦插,后覆蓋一層3-4cm的扦插基質。扦插結束后把塑料筐放入恒溫培養室內培養,溫度20± I°C。共3個處理,每個處理50個鱗片。扦插20天后觀察記錄出芽情況,60天時統計鱗片繁殖的出芽率、新生籽球數和籽球直徑。
[0016]二、結果與分析:
[0017]表1兩種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實驗結果
[0018]
【權利要求】
1.豹子花屬植物鱗片球包埋及栽培方法,選擇直徑在2-3cm間無病害的豹子花屬植物種球,剝取外層和中層的6片鱗片,鱗片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扦插,然后放入培養室里培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將鱗片扦插于5cm厚扦插基質,株行距3X4cm,鱗片外部朝上扦插,再覆蓋一層3-4cm的扦插基質。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扦插底部及四周覆蓋地膜保濕,扦插基質保持30%-40%的濕度,扦插結束后放入恒溫培養室內培養,溫度20 ± I °C。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選基質為草煤土或珍珠巖或鋸末或混合基質,所述混合基質為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優良無病害豹子花屬植物種球,剝取外層和中層的6片鱗片,經1000倍的百菌清消毒處理15min后,隨機挑選鱗片扦插于盛有草煤土或珍珠巖或鋸末或混合基質草煤土:腐殖質土:珍珠巖=1:1:1的扦插基質的容器中,容器底及四周鋪有地膜,底部鋪上5cm的扦插基質,按3X4cm的株行距,鱗片外部朝上扦插,再覆蓋一層3-4cm的扦插基質,扦插容器覆蓋地膜保證濕度為30%-40%,然后放入20±1°C的恒溫培養室內培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782792SQ201410090815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2日
【發明者】許琨, 劉維暐, 劉德團, 黃華, 陳智發, 陳小靈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