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品混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制造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使得物質之間混合充分均勻的食品混合裝置,包括第一物料室、第二物料室、與第一物料室和第二物料室相通的預混合腔、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圓柱型殼體、與圓柱型殼體同軸心并貫穿圓柱型殼體的轉軸和與轉軸的一端傳動連接的動力裝置,所述轉軸位于圓柱型殼體內的位置上套設有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和圓柱殼體的圓周面之間形成混合間隙,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上還設有多個環形溝槽,所述環形溝槽沿著圓柱輥的軸心線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圓柱殼體上還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所述進料口與預混合腔相連通。
【專利說明】 —種食品混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食品制造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品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日趨龐大的生產需求下,食品制造企業對于自動化生產模式要求越來越高,在食品加工工藝中,有一道不可缺少的操作單元-混合。所謂“混合”就是使兩種或兩種以上在組分上不相同的物料從開始摻合時的不均勻狀態到逐步在外力作用下達到相對均勻狀態的過程。例如,果汁飲料、復合保健飲品的配制,在食品加工時進行營養強化處理,在食品原料中配入添加劑等均需要采用混合的手段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總的來說,混合工藝的實質作用是促進物料溶解、吸收浸出、乳化、產生生物化學反應和防止懸浮物沉淀等等。在食品加工行業中,要進行相互混合的物料多種多樣,它們的性質和狀態各有不同,但從類型上分類來看,一般可分為固體與固體、固體與液體、液體與液體、液體與氣體這樣幾類。根據被混合的物料的不同性質和狀態,在食品加工中所采用的機械分為混合機、攪拌機和捏和機。在食品加工中工作量較多的固體與液體的混合工藝,所采用的混合作業機械只有攪拌機一種類型。而在實踐中發現,有許多固體與液體的混合作業中,其中的固體是一些易溶解物質,如:在水性液體物料中進行加糖、加調味劑、添加營養強化劑等等;是很容易實現液體物料和固體物料之間的相互溶解或混合,目前,在一般的食品加工企業中,還是在利用攪拌機進行這類易溶解固體與水性液體物料的混合,而采用攪拌機進行混合操作時,主要是依靠攪拌葉片的旋轉使得混合液形成旋流來完成混合效果,而如此的旋流類似一個離心旋流,因為重量密度的不同,會使得混合液中的固體顆粒主要圍繞旋流的外圍運動,會造成旋流的混合效果不均勻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使得物質之間混合充分均勻的食品混合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方案為:一種食品混合裝置,包括第一物料室、第二物料室、與第一物料室和第二物料室相通的預混合腔、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圓柱型殼體、與圓柱型殼體同軸心并貫穿圓柱型殼體的轉軸和與轉軸的一端傳動連接的動力裝置,所述轉軸位于圓柱型殼體內的位置上套設有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和圓柱殼體的圓周面之間形成混合間隙,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上還設有多個環形溝槽,所述環形溝槽沿著圓柱輥的軸心線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圓柱殼體上還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所述進料口與預混合腔相連通。
[0005]進一步的是:還包括第一氣壓室和第二氣壓室,所述第一氣壓室通過第一氣閥與圓柱殼體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二氣壓室通過第二氣閥與圓柱殼體的出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氣壓室內的氣壓高于第二氣壓室,所述圓柱殼體內上還設有緩沖口,所述緩沖口連通一個緩沖室。
[0006]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述設計的食品混合裝置,第一物料室和第二物料室的物料首先會輸送在預混合腔內進行預混合,使得兩者物料之間進行一個初步混合,得到的混合流再通過圓柱殼體上的進料口送至圓柱殼體內,同時動力裝置驅動轉軸帶動圓柱輥進行高速運動,混合流會在圓柱輥的高速運動的摩擦作用下,跟隨圓柱輥面運動方向進入圓柱殼體與圓柱輥之間的混合間隙和圓柱輥的溝槽內,圓柱殼體是處于靜止狀態的,圓柱輥是高速運動的,處于圓柱輥與圓柱殼體之間的混合流就會受到一個強大的剪切力,產生尺寸小而強度高的湍流,提高了混合流中各個物料分子之間的碰撞幾率,使得物料之間進行了充分的混合,混合均勻,混合效果好,因此,所述食品混合裝置是利用圓柱殼體與圓柱輥之間的運動速度差產生的摩擦力使混合流的分子碰撞幾率提高以完成充分的混合,并不是采用傳統的攪拌式混合方法,解決了依靠攪拌葉片的旋轉產生的離心混合旋流,因為物料重量密度的不同,使得混合液中的固體顆粒主要圍繞旋流的外圍運動造成的混合效果不均勻的問題;進一步的,當食品混合裝置的混合操作進行一段時間后,可以使得圓柱殼體的進料口與出料口分別與第一氣壓室和第二氣壓室相通,使得圓柱殼體的進料端與出料端之間形成氣壓差,利用氣壓差可以使得圓柱殼體內的混合流充分的從出料口流出,避免圓柱殼體內的混合流的殘留,而緩和室的設計可以在第一氣壓室與第二氣壓室在接通和斷開的瞬間對圓柱殼體內部起到緩沖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種食品混合裝置,包括第一物料室1、第二物料室2、與第一物料室I和第二物料室2相通的預混合腔3、底座4、設于底座4上的圓柱型殼體41、與圓柱型殼體41同軸心并貫穿圓柱型殼體41的轉軸42和與轉軸42的一端傳動連接的動力裝置43,所述轉軸42位于圓柱型殼體41內的位置上套設有圓柱輥44,所述圓柱棍44的圓周面和圓柱殼體41的圓周面之間形成混合間隙45,所述圓柱棍44的圓周面上還設有多個環形溝槽46,所述環形溝槽46沿著圓柱輥44的軸心線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圓柱殼體41上還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所述進料口與預混合腔3相連通;還包括第一氣壓室5和第二氣壓室6,所述第一氣壓室5通過第一氣閥與圓柱殼體41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二氣壓室6通過第二氣閥與圓柱殼體41的出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氣壓室5內的氣壓高于第二氣壓室6,所述圓柱殼體41內上還設有緩沖口,所述緩沖口連通一個緩沖室47。
[0010]所述食品混合裝置,第一物料室I和第二物料室2的物料首先會輸送在預混合腔3內進行預混合,使得兩者物料之間進行一個初步混合即使得各物料中的物料分子進行初步分散混合,得到的混合流再通過圓柱殼體41上的進料口送至圓柱殼體41內,同時動力裝置43驅動轉軸42帶動圓柱輥44進行高速運動,混合流會在圓柱輥44的高速運動的摩擦作用下,跟隨圓柱輥面運動方向進入圓柱殼體41與圓柱輥44之間的混合間隙45和圓柱輥44的溝槽46內,圓柱殼體41是處于靜止狀態的,圓柱輥44是高速運動的,處于圓柱輥44與圓柱殼體41之間的混合流流動速度遠遠小于輥的運動速度,因而產生強大摩擦作用,即混合流會受到一個強大的剪切力,產生尺寸小而強度高的湍流,提高了混合流中各個物料分子之間的碰撞幾率,使得物料之間進行了充分的混合,混合均勻,混合效果好;進一步的,當食品混合裝置的混合操作進行一段時間后,可以使得圓柱殼體的進料口與出料口分別與第一氣壓室5和第二氣壓室6相通,使得圓柱殼體41的進料端與出料端之間形成氣壓差,利用氣壓差可以使得圓柱殼體41內的混合流充分的從出料口流出,避免圓柱殼體41內的混合流的殘留,而緩和室47的設計可以在第一氣壓室5與第二氣壓室6在接通和斷開的瞬間對圓柱殼體41內部起到緩沖作用。
[0011]綜上所述設計的食品混合裝置是利用圓柱殼體與圓柱輥之間的運動速度差產生的摩擦力使混合流的分子碰撞幾率提高以完成充分的混合,并不是采用傳統的攪拌式混合方法,解決了依靠攪拌葉片的旋轉產生的離心混合旋流,因為物料重量密度的不同,使得混合液中的固體顆粒主要圍繞旋流的外圍運動造成的混合效果不均勻的問題。
[0012]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
1.一種食品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料室、第二物料室、與第一物料室和第二物料室相通的預混合腔、底座、設于底座上的圓柱型殼體、與圓柱型殼體同軸心并貫穿圓柱型殼體的轉軸和與轉軸的一端傳動連接的動力裝置,所述轉軸位于圓柱型殼體內的位置上套設有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和圓柱殼體的圓周面之間形成混合間隙,所述圓柱輥的圓周面上還設有多個環形溝槽,所述環形溝槽沿著圓柱輥的軸心線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圓柱殼體上還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所述進料口與預混合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氣壓室和第二氣壓室,所述第一氣壓室通過第一氣閥與圓柱殼體的進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二氣壓室通過第二氣閥與圓柱殼體的出料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氣壓室內的氣壓高于第二氣壓室,所述圓柱殼體內上還設有緩沖口,所述緩沖口連通一個緩沖室。
【文檔編號】A23P1/00GK203913340SQ201420341377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5日
【發明者】陳超超 申請人:陳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