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由風機箱(1)、安裝接頭(2)、風袋(3)、出風口(4)所組成,安裝接頭(2)一端與風機箱(1)相連接,一端與風袋(3)相連接,風袋(3)上設計有出風口(4)。它是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送風均勻、有利菌絲培養等特點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它是食用菌在培養菌絲過程的輔助使用裝置,是取代當前培養菌絲通風設備的理想產品。
【專利說明】—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行業的機械領域,具體地講就是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
>J-U ρ?α裝直。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我國食用菌培養菌絲室中,通風裝置一般風機箱送新風。風機箱通過紗網——過濾棉——布袋三道過濾除塵后,直接將新鮮空氣送入到培養菌絲室內。這種傳統的送新風設備,實踐中主要存在著送入新風不均勻。送風口處空氣清晰,二氧化碳濃度在2500-3000ppm,確保了菌絲的發育;距離送風口遠的地方,則二氧化碳濃度高達8000ppm,導致菌絲生長緩慢,甚至終止生長,有的菌絲產生變異。因此有必要對其做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就能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送風均勻、有利菌絲培養等特點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它是食用菌在培養菌絲過程的輔助使用裝置,是取代當前培養菌絲通風設備的理想產品。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由風機箱、安裝接頭、風袋、出風口所組成。安裝接頭一端與風機箱相連接,一端與風袋相連接,風袋上設計有出風口。
[0005]所述的本裝置固定在培養菌絲室的上方;
[0006]所述的安裝接頭固定在墻體上;
[0007]所述的出風口等距離布滿在風袋上;
[0008]所述的風袋所采用材質為各類布料或塑料制品;
[0009]所述的風袋長度略小于培養菌絲室的長度;
[0010]所述的風袋的一端固定在安裝接頭上,另一端是封口的;
[001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食用菌菌絲的培養需要各項理化指標:新鮮空氣、二氧化碳濃度等。當菌絲在培養瓶中發酵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使得整個培養室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當二氧化碳濃度在2500-3000ppm時,能確保菌絲正常生長發育,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00ppm時,就會抑制其生長。實踐證明,常規的送風裝置,送風效果不理想,可使培養室后方部分二氧化碳濃度高達8000ppm。本裝置是在傳統的設備上增加風袋,將新鮮空氣送到整個培養菌絲室內,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確保菌絲生長過程中所需的各項理化指標達標。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僅僅是在傳統設備基礎上增加了風袋裝置,安裝也方便快捷。2、送風均勻,效果明顯。由于風袋作用將新鮮空氣均勻、直接送入到培養菌絲室內,有效降低了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更為詳實地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并兼作摘要附圖
[0015]圖中:1、風機箱,2、安裝接頭,3、風袋,4、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要旨范圍內,并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0017]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由風機箱(I)、安裝接頭(2)、風袋(3)、出風口(4)所組成。安裝接頭(2) —端與風機箱(I)相連接,一端與風袋(3)相連接,風袋(3)上設計有出風口⑷。
[0018]工作時:啟動風機箱(I),風機箱(I)通過三層過濾將除塵后的新鮮空氣通過安裝接頭(2)進入風袋(3)中,新鮮空氣通過出風口(4)進入到培養菌絲室內。
[0019]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形狀、結構、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由風機箱(I)、安裝接頭(2)、風袋(3)、出風口(4)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安裝接頭(2) —端與風機箱(I)相連接,一端與風袋(3)相連接,風袋(3)上設計有出風口(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出風口(4)等距離布滿在風袋(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培養菌絲的通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風袋(3)所采用材質為各類布料或塑料制品。
【文檔編號】A01G1/04GK203934380SQ201420343921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9日
【發明者】李兵, 黃千軍, 余深豐 申請人:當陽市廣源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