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該支架采用了夾體受壓聚攏、活動折疊欄柵、適體限位的原理,將分別實現夾持、阻攔和制動限位的功能。支架由支架主板、磁力鎖頭、覆蓋板、蓋板槽、鼠吻部孔、翻蓋軸、室腔側板、磁力鎖柱、鎖桿軸柱、鎖桿、室腔前板、支架腳鎖止結構、肢端夾持定位結構和欄柵式限位結構組成,適用于體長8~10CM鼠類照射實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環保,固定效果明顯,實用性和通用性都較強等特點。
【專利說明】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實驗用具,涉及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
[0002]
【背景技術】
[0003]放射腫瘤學科近年來高速發展,與之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也迅猛發展。一般的,放射生物結果的驗證需生物(動物)實驗來證實。最常見的是通過建立腫瘤動物模型進行的實驗研究,即實驗人員常在動物的肢體末端建立某腫瘤模型,并在此腫瘤模型上進行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等。實驗中,動物固定是一個問題,尤其是小型動物的固定更是一個難題。且國內外對于動物放射輔助裝置的研究一直是一個空白。普通大、小鼠的照射實驗對環境、鼠態等要求比較低,我們多采用比較直觀,原始,粗暴的方式,只要能達到實驗要求的固定方法,一般都可以實施。裸鼠等對實驗環境要求較高的一類實驗,也缺少相關專用實驗器具。實驗無可避免的存在費時、費工、誤差大等一系列問題。
[0004]針對實驗鼠生理特點和實驗技術要求,鼠類常規照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全程位置固定,可重復性;2.實驗鼠保持意識清醒,嚴禁使用精神抑制性和神經麻醉性藥物;裸鼠在滿足上述條件之外還要求全程無菌環境。
[0005]舉例:裸鼠腫瘤模型照射的常規方法為試管法和鉛盒法,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0006]1.取一支已消毒的試管,根據個人經驗技巧徒手用鑷子將已經編號的裸鼠塞入其中,頭先進,用棉花固定其活動,暴露長有腫瘤組織的后肢或者爪墊(即腫瘤模型)于試管夕卜,整個過程注意不得傷害鼠體;
[0007]2.將準備好的裸鼠實驗模型置于一只已經消毒的、密閉的盒子(作為轉運容器),并通過它到達照射機房;
[0008]3.消毒機房和機器;
[0009]4.取出試管放置于照射野內,并設法固定試管以防裸鼠活動造成的試管位移;
[0010]5.最后開機照射.6.照射完畢,送回無菌室,待日后分析比對。如需超分割(多次)照射,重復以上過程。
[0011]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0012]1.實驗操作(固定鼠過程)復雜,費力費時;
[0013]\2.通用性不高,不同齡數的鼠體需換用不同的試管或定做不同的鉛盒;
[0014]3.鼠固定度差,實驗中有活動和位移;
[0015]4.布野費時、復雜,靶區位置不確定(根據固定位置,大小需隨時調整)
[0016]5.實驗步驟繁多,需要消毒的環節增加,無菌程度欠佳,與外界接觸機會大大增多,危險系數增高;
[0017]6.(與結合使用裝備此結構的固定箱的對比)照射時直接暴露于外界空氣中,達不到實驗的基本要求
[0018]7.鼠存活率低,鼠固定機械力量控制稍不注意容易傷害鼠體,且接觸外界環境容易死亡或缺氧窒息致死;
[0019]8.(鉛盒法)制作成本高,有環境污染,不環保;
[0020]9.可重復性不高;
[0021]10.不利于保護正常組織,無屏蔽存在。
[0022]
【發明內容】
[002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該支架采用了夾體受壓聚攏、活動折疊欄柵、適體限位的原理,將分別實現夾持、阻攔和制動限位的功能。適用于體長flOCM鼠類照射實驗。
[002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磁力鎖頭、覆蓋板、蓋板槽、鼠吻部孔、翻蓋軸、室腔側板、磁力鎖柱、鎖桿軸柱、鎖桿、室腔前板、支架腳鎖止結構、肢端夾持定位結構和欄柵式限位結構組成。支架鎖止結構位于支架主板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前側為前板,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下方為支架主板;室腔側板上緣設置有蓋板槽;前板中央為鼠吻部孔;前板上沿設有翻蓋軸,覆蓋板通過翻蓋軸與前板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鎖桿一端連于鎖桿軸柱,另一端連磁力鎖頭。
[0025]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由手柄,柄柱,嵌入柱,左鎖舌,右鎖舌組成,柄柱安裝在支架主板上,末端與嵌入柱相連,兩根柄柱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相連;柄柱內走行有舌桿柱,舌桿柱內走行有推桿槽和舌桿槽;舌桿槽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頂部安裝有舌桿軸;舌桿槽內走行有兩根舌桿,舌桿由舌桿軸發出后沿著舌桿槽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的下端開口 ;舌桿設計有契形部,與契形部彈簧相對應,兩根舌桿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和右鎖舌;兩個契形部中間夾有推球;推桿槽內頂端設有推座,推座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手柄內設有聯動桿相連,推座側部與聯動桿相連;手柄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解鎖按鈕與聯動桿連接。
[0026]欄柵式限位結構由中部定位左旋鈕、中部定位右旋鈕、折疊軸、側部定位右旋鈕、上內導軌、上導槽、上外導軌、右框架、側部右卡柱、下內導軌、下導槽、下外導軌、導輪、中部右卡柱、中限位止、中部左卡柱、折疊卡片、側部左卡柱、左框架、導軌軸、導軌桿帽和側部定位左旋鈕構成;上內導軌和上外導軌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和左框架的上部;下內導軌和下外導軌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和左框架的下部;上內導軌和上外導軌之間構成上導槽,下內導軌和下外導軌之間構成下導槽,上導槽和下導槽平行相對,中限位止置于下導槽中部,將下導槽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左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左卡柱;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中部左卡柱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折疊軸和折疊卡片;側部左卡柱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三根導軌軸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中部左卡柱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側部左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左卡柱下端各連接一導輪,并走行于下導槽的左側部;上導槽右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右卡柱;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中部右卡柱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折疊軸和折疊卡片;側部右卡柱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右旋鈕、三根導軌軸上端均連接一導軌桿帽,中部右卡柱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右旋鈕;側部右卡柱、三根導軌軸和中部右卡柱下端各連接一導輪,并走行于下導槽的右側部。
[0027]肢端夾持定位結構由定位卡槽、定位彈簧、契形定位卡齒、定位導軌、定位縮夾結構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由左月牙夾、右月牙夾、兩個月牙夾軸、縮夾槽、縮夾基座、縮夾彈簧、縮夾主柄、兩個夾柄軸、定位基座、夾柄彈簧、定位夾柄和縮夾外套組成;所示定位導軌上開有定位卡槽;在定位卡槽一側的內壁上等距分布契形定位卡齒;契形定位卡齒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定位彈簧置于定位卡槽內,其一端固定在定位卡槽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縮夾結構的定位基座;定位夾柄和縮夾主柄通過各自的夾柄軸固定于定位基座上,定位夾柄和縮夾王柄之間設直有夾柄彈黃;縮夾外套底端連接縮夾王柄,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縮夾槽內置有縮夾彈簧,縮夾彈簧上端與縮夾基座相連;左月牙夾和右月牙夾通過各自的月牙夾軸連接于縮夾基座。
[0028]本實用新型使用了多項技術創新,設計科學,效果明顯。肢端定位夾結構設計精巧,定位精準,固定無位移,可以實現適用于不同齡段的不同體型大小的老鼠;欄柵式限位結構設計科學,阻擋效果顯著,可完全保護非照射區域的安全性,提高靶區劑量。該實用新型還可以多環境通用,結合使用與之配套的固定箱,可實現完全無菌操作,解決了現存的一些列由于無固定限位功能所帶來的一切弊端和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環保,固定效果明顯,實用性和通用性都較強,是一種高效的動物照射實驗固定器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30]圖2、3、4、5、6是支架腳鎖止結構示意圖;
[0031]圖7是欄柵式限位結構示意圖;
[0032]圖8、9是肢端夾持定位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支架腳鎖止結構103、定位縮夾結構104、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欄柵式限位結構107、導軌桿帽130、側部定位左旋鈕131、室腔前板132、支架主板18、解鎖按鈕19、手柄23、柄柱24、環止面25、嵌入柱26、左鎖舌27、右鎖舌28、契形部彈簧29、契形部32、舌桿槽33、舌桿34、推桿35、推球36、推桿槽37、舌桿柱38、限位孔39、固定基板40、聯動桿41、推座彈簧42、舌桿軸43、推座44、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縮夾外套56、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左框架98、導軌軸99、I上端、II下端、III近端、IV遠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34]本實用新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5]實施例1: 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
[0036]參照圖1,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由支架主板18、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室腔前板132、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和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組成。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18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76,前側為前板132,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107,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72,下方為支架主板18 ;室腔側板76上緣設置有蓋板槽73 ;前板132中央為74鼠吻部孔;前板132上沿設有翻蓋軸75,覆蓋板72通過翻蓋軸75與前板132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106。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77,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78,鎖桿79 —端連于鎖桿軸柱78,另一端連磁力鎖頭71,可以完成對4個室腔各自的72覆蓋板的鎖止。
[0037]參照圖2、3、4、5和6。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103位于18支架主板的兩側靠近邊緣處,由手柄23,柄柱24,嵌入柱26,左鎖舌27,右鎖舌28組成,柄柱24安裝在支架主板18上,末端與嵌入柱26相連,兩根柄柱24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23相連;嵌入柱26在使用時是嵌入固定基板40的限位孔39中,實現前后左右二維方向上的限位活動;由于26嵌入柱的直徑小于24柄柱,其直徑大于部分的接觸面構成了 25環止面,環止面25的作用是防止嵌入柱無限制下滑,實現“下”單一方向限位;
[0038]柄柱24內走行有舌桿柱38,舌桿柱38內走行有推桿槽37和舌桿槽33 ;舌桿槽33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29、頂部安裝有舌桿軸43 ;舌桿槽33內走行有兩根舌桿34,舌桿34由舌桿軸43發出后沿著舌桿槽33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26的下端開口 ;舌桿34設計有契形部32,與契形部彈簧29相對應,兩根舌桿34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 ;契形部彈簧29的施力于兩個契形部32,使得兩根舌桿34相互靠攏,也就是實現了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的靠攏。兩個契形部32中間夾有推球36 ;推桿槽37內頂端設有推座44,推座44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42 ;手柄23內設有聯動桿相連41,推座44側部與聯動桿41相連;手柄23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19,解鎖按鈕19與聯動桿41連接。推座彈簧42的施力于推座44,間接發力到推桿35,最終使得推球36有持續向下的力量。機構設計推座彈簧42的力量始終大于契形部彈簧29在契形部32分解形成向上的彈力,也就是推球36在沒有其他外力的情況下,始終是處于契形部32的下端的。那么,此時的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完成了最后一個方向上的鎖定一向上方向,實現鎖止功能。需要解鎖時:通過在解鎖按鈕19上施加向上的力(一般人手掌的握力),即推座彈簧42的向下的彈力減小到小于契形部彈簧29在契形部32分解形成的向上的彈力時,推球36被推向上,舌桿34相互靠找,最終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罪找,實現解鎖。
[0039]參照圖7,所述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由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左框架98、導軌軸99、導軌桿帽130和側部定位左旋鈕131構成。該結構總體成“口”字結構,并在內設置門簾形狀的折疊欄柵,實現對非照射部位的有效阻擋。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上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下部。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之間構成上導槽85,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之間構成下導槽90,上導槽85和下導槽90平行相對,中限位止94置于下導槽90中部,將下導槽90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左側內依次走行并貫穿有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 ;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共四套;側部左卡柱97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三根導軌軸99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左卡柱95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80 ;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左側部;右側同樣分布。上導槽86上緣平齊,下緣有上外導軌86高于上內導軌84,這樣的設計使得對目標對象起到了單向限位的強化作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邊沿相互成“
[I”形結構,控制導輪92保持在下導槽90內左右滑動。各個卡柱和桿之間通過折疊卡片
96軸性相連,可以相互軸向轉動。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81旋鈕、側部定位右旋鈕83各自與相應的卡柱相連接,可以旋進并鎖止在上導槽85的上緣位置。導軌桿帽130連接于導軌軸上99,帽檐架于上外導軌86和上內導軌84上,實現自由滑動。側部右卡柱88和右框架87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右腿部限位;中部左卡柱95和中部右卡柱93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尾椎或小鼠的腿部限位;側部左卡柱97和左框架98構成的空間主要是對象鼠的左腿部限位。
[0040]參照圖8和9。所述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由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定位鎖夾結構104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104由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兩個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兩個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和縮夾外套56組成;定位導軌60上開有定位卡槽57 ;定位卡槽57分上下兩層,上層左右呈現“V”字型,供定位夾柄55自由定位滑動;下層容納定位基座53,供定位基座53自由滑動。在定位卡槽57上層的一側內壁上等距分布有契形定位卡齒59,契形定位卡齒59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這樣的設計方便了對夾持目標物的固定單向定位,且定位檔感清晰。定位彈簧58置于定位卡槽57內,其一端連接定位卡槽57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鎖夾結構104的定位基座53,此彈簧的發力方向為從遠端到近端,使得定位基座53始終處于契形定位卡齒59中。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通過各自的夾柄軸52固定于定位基座53上,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之間置有夾柄彈簧54,此彈簧的目的是確保兩夾柄處于張開狀態,緊貼定位卡槽57上“V”字邊沿。縮夾外套56底端連接縮夾主柄51,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48,縮夾槽48內置有縮夾彈簧50,縮夾彈簧50上端與縮夾基座49相連;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通過各自的月牙夾軸47連接縮夾基座49。鎖夾彈簧50的發力方向是從上到下端,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在彈力的作用下,跟隨縮夾基座49在縮夾槽48內下降,由于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是弧形設計,縮夾槽48的開口處逐漸對夾體產生向內擠的力,導致兩夾體相互靠攏,越往下降,靠得越攏,從而產生對目標物的緊固夾持作用。此裝置可對小型四肢類動物的四肢、尾椎等末端產生夾持作用,并可長時間準確定位于某一位置。
[0041]實施例2 —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的使用,參照圖1、2、7、8和9,包括以下步驟:
[0042]1.打開的翻蓋板72將制備完畢的實驗對象(一般為鼠類)置入室腔,一個室腔容納一只實驗鼠;
[0043]2.確定受照射的肢端(以右腿部為例),旋(松)開側部定位右旋鈕83并向左移動,側部右卡柱88同時移動,導致與之相連的折疊卡片96折疊,折疊軸82后移,實現側部右卡柱88和右框架87之間的開口加大容納受照肢端;
[0044]3.將受照肢端固定于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上;掰開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塞入肢端,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在縮夾彈簧50的彈力作用下,跟隨縮夾基座49在縮夾槽48內下降,由于兩個月牙夾是弧形設計,縮夾槽48的開口處逐漸對夾體產生向內擠的力,導致兩夾體相互靠攏,越往下降,靠得越攏,完成對目標物的緊固夾持。
[0045]4.最后調整側部定位右旋鈕83,使得卡柱88卡及肢端松緊合適,并鎖緊旋鈕。實現了非照射部位的有效阻擋和照射部位的有效固定。
[0046]5.關合覆蓋板72,板沿與蓋板槽吻合73,拉下鎖桿79,鎖頭71與磁力鎖柱77相吸合,完成鎖止,室腔構成,限位制動成功。
[0047]本實用新型使用了多項技術創新,設計科學,效果明顯。其中最大的亮點在于:
1.適用于不同齡段的不同體型的老鼠;2.采用欄柵式阻擋設計,保護非照射部位,定位精準,提高靶區劑量;3.采用室腔的設計,完成對整鼠的制動限位,減輕了工作量,減少了傷害鼠體的風險。該實用新型結合使用與之配套的固定箱,可以多環境通用,完全實現無菌操作,解決目前由于無固定限位功能的固定措施所帶來的一切弊端和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環保,固定效果明顯,實用性和通用性都較強,是一種高效的動物照射實驗固定器具。
【權利要求】
1.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支架主板(18)、磁力鎖頭(71)、覆蓋板(72)、蓋板槽(73)、鼠吻部孔(74)、翻蓋軸(75)、室腔側板(76)、磁力鎖柱(77)、鎖桿軸柱(78)、鎖桿(79)、室腔前板(132)、支架腳鎖止結構(103)、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和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組成;支架鎖止結構(103)位于支架主板(18)的兩側;四個并列的長方體室腔安裝于支架主板(18)上,每個長方體室腔兩側為室腔側板(76),前側為前板(132),后方為欄柵限位結構(107),上方為一活動的覆蓋板(72),下方為支架主板(18);室腔側板(76)上緣設置有蓋板槽(73);前板(132)中央為(74)鼠吻部孔;前板(132)上沿設有翻蓋軸(75),覆蓋板(72)通過翻蓋軸(75)與前板(132)連接;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的下端等距分布有三套肢端定位架結構(106);最左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磁力鎖柱(77),最右側長方體室腔的右側安裝有鎖桿軸柱(78),鎖桿(79) —端連于鎖桿軸柱(78),另一端連磁力鎖頭(7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腳鎖止結構(103 )由手柄(23 ),柄柱(24),嵌入柱(26 ),左鎖舌(27 ),右鎖舌(28 )組成,柄柱(24)安裝在支架主板(18)上,末端與嵌入柱(26)相連,兩根柄柱(24)的頂端通過一根手柄(23)相連;柄柱(24)內走行有舌桿柱(38),舌桿柱(38)內走行有推桿槽(37)和舌桿槽(33);舌桿槽(33)的底部設計有兩相對的契形部彈簧(29)、頂部安裝有舌桿軸(43);舌桿槽(33 )內走行有兩根舌桿(34 ),舌桿(34 )由舌桿軸(43 )發出后沿著舌桿槽(33 )壁走行并游離于嵌入柱(26)的下端開口 ;舌桿(34)設計有契形部(32),與契形部彈簧(29)相對應,兩根舌桿(34)末端分別連接左鎖舌(27)和右鎖舌(28);兩個契形部(32)中間夾有推球(36 );推桿槽(37 )內頂端設有推座(44 ),推座(44 )上部連接有推座彈簧(42 );手柄(23 )內設有聯動桿相連(41),推座(44)側部與聯動桿(41)相連;手柄(23)底面開口,安裝有解鎖按鈕(19 ),解鎖按鈕(19 )與聯動桿(4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欄柵式限位結構(107)由中部定位左旋鈕(80)、中部定位右旋鈕(81)、折疊軸(82)、側部定位右旋鈕(83)、上內導軌(84)、上導槽(85)、上外導軌(86)、右框架(87)、側部右卡柱(88)、下內導軌(89)、下導槽(90)、下外導軌(91)、導輪(92)、中部右卡柱(93)、中限位止(94)、中部左卡柱(95)、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左框架(98)、導軌軸(99)、導軌桿帽(130)和側部定位左旋鈕(131)構成;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上部;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平行,兩端均分別連接右框架(87)和左框架(98)的下部;上內導軌(84)和上外導軌(86)之間構成上導槽(85),下內導軌(89)和下外導軌(91)之間構成下導槽(90),上導槽(85)和下導槽(90)平行相對,中限位止(94)置于下導槽(90)中部,將下導槽(90)分成左、右兩部分;上導槽(85)左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中部左卡柱(95)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側部左卡柱(97)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左旋鈕(131)、三根導軌軸(99)上端各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左卡柱(95)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左旋鈕(80);側部左卡柱(97)、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左卡柱(95)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左側部;上導槽(85)右側內部依次走行有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右卡柱(93);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中部右卡柱(93)之間均依次連接有折疊卡片(96)、折疊軸(82)和折疊卡片(96 );側部右卡柱(88 )上端連接側部定位右旋鈕(83 )、三根導軌軸(99 )上端均連接一導軌桿帽(130),中部右卡柱(93)上端連接中部定位右旋鈕(81);側部右卡柱(88)、三根導軌軸(99)和中部右卡柱(93)下端各連接一導輪(92),并走行于下導槽(90)的右側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生物實驗翻蓋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肢端夾持定位結構(106)由定位卡槽(57)、定位彈簧(58)、契形定位卡齒(59)、定位導軌(60)、定位縮夾結構(104)構成,其中,定位縮夾結構(104)由左月牙夾(45)、右月牙夾(46)、兩個月牙夾軸(47)、縮夾槽(48)、縮夾基座(49)、縮夾彈簧(50)、縮夾主柄(51)、兩個夾柄軸(52)、定位基座(53)、夾柄彈簧(54)、定位夾柄(55)和縮夾外套(56)組成;所示定位導軌(60)上開有定位卡槽(57);在定位卡槽(57) —側的內壁上等距分布契形定位卡齒(59);契形定位卡齒(59)有厚、薄頭之分,厚頭朝向遠端;定位彈簧(58)置于定位卡槽(57)內,其一端固定在定位卡槽(57)的遠端,另一端連接定位縮夾結構(104)的定位基座(53);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通過各自的夾柄軸(52)固定于定位基座(53)上,定位夾柄(55)和縮夾主柄(51)之間設置有夾柄彈簧(54);縮夾外套(56)底端連接縮夾主柄(51),上端開口內設有縮夾槽(48 ),縮夾槽(48 )內置有縮夾彈簧(50 ),縮夾彈簧(50 )上端與縮夾基座(49 )相連;左月牙夾(45)和右月牙夾(46)通過月牙夾軸(47)連接于縮夾基座(49)。
【文檔編號】A61D3/00GK203970607SQ20142040771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封巍, 張鵬 申請人:浙江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