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花卉栽培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能有效繁育出無病蟲害、質量好、成活率高的百合種苗的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東方百合(Oriental Hybrids)是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Liliaccae)百合屬(Lilium)植物中的一個雜種系列,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東方百合花大艷麗、花型優美、香味濃烈等特點,是百合中最主要的觀賞品種系列。扦插繁殖是百合種球生產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不僅能保持優良特性,而且可以縮短百合生長周期、以實現高產、優質的目的。
東方百合植株莖段在葉腋處不僅可以萌發籽球,且產生的籽球質量好、帶病毒率低,通過種植可以繁育出品質較好的商品種球。由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東方百合莖段扦插的籽球,很難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本專利在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技術上,創新性的研制出可以滿足實際生產需求的東方百合植株莖段扦插繁殖籽球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該方法能有效的繁育出高品質的百合籽球,不僅滿足東方百合植株萌發籽球的適宜條件,且對地下種球的生產沒有影響,不僅收獲到可以開花的商品球,而且繁育出大量的籽球。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1. 一種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A、母株選取:選取發育良好、健康、無病蟲害的百合植株,并在百合植株花莖上的葉片停止生長后摘除花頭;
B、植株處理:將摘除花頭后的植株,從底部至百合株高的1/2處,從上至下把百合葉片扒除;
C、噴灑激素:將植株扒除葉片的部分噴灑激素溶液促進萌發;
D、覆蓋基質:選取一定韌性且直徑為8cm~10cm的塑料管,在塑料管上開一條側縫將噴灑激素后的百合植株塞進塑料管中,并將基質塞進塑料管中;
E、籽球培養及栽植:把覆蓋基質的植株放到原來種植百合的環境進行培養,按東方百合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日常管理,待株芽長到直徑不低于0.8cm時,即可放到4℃低溫環境中進行解除休眠移栽。
所述步驟(A)中選取的百合植株要求種球周徑大于12cm。
所述步驟(A)中的百合植株選取花苞最先開花的花莖摘除花頭。
所述步驟(A)中的花莖摘除花頭后1h內需要噴灑0.2%的KMnO4殺菌消毒,并繼續培養至少30天。
所述步驟(B)中的植株處理后需要靜置1.5h~3h以保證葉片扒除處傷口的愈合。
所述步驟(C)中的激素溶液為0.5mg/L6-BA+0.1mg/LGA+0.2% KMnO4的水溶液。
所述步驟(C)中的激素溶液采用軟毛的毛刷刷在處理后的百合植株扒除葉片的莖稈部分,并靜置2h以上。
所述步驟(D)中的塑料管沿其軸向和軸向每隔3cm~4cm打一個直徑為0.6cm的圓孔。
所述步驟(D)中的基質為珍珠巖與草炭的比例為4:1的混合基質且混合基質的含水量不低于70%。
所述步驟(E)中的籽球培養在60d后即可看到覆蓋基質的百合植株上長滿白色的株芽。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通過植株扦插,出芽率高,鱗片污染腐爛率低,操作簡單且容易實施,能夠減少百合扦插過程中的病蟲害,減少病毒病的發生,縮短無性栽植時間;解決了東方百合植株繁球不易成功的問題,能夠有效的繁育出高品質的百合籽球,不僅滿足東方百合植株萌發籽球的適宜條件,且對地下種球的生產沒有影響,不僅收獲到可以開花的商品球,而且繁育出大量的籽球,為東方百合籽球繁殖提供一種全新的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該方法的步驟如下:A、母株選取:選取發育良好、健康、無病蟲害,且種球周徑大于12cm的百合植株,在百合植株花苞最先開花的花莖上的葉片停止生長后即可摘除花頭,摘除花頭后1h內需要噴灑0.2%的KMnO4起到殺菌消毒作用,再繼續培養至少30天;B、植株處理:將摘除花頭后的植株,從底部至百合株高的1/2處,從上至下把百合葉片扒除,并靜置1.5h~3h以保證葉片扒除處傷口的愈合;C、噴灑激素:將植株扒除葉片的部分噴灑激素溶液促進萌發,激素溶液為0.5mg/L6-BA+0.1mg/LGA+0.2% KMnO4的水溶液,激素溶液采用軟毛的毛刷刷在處理后的百合植株扒除葉片的莖稈部分,并靜置2h以上使其表面容易被吸收;D、覆蓋基質:選取一定韌性且直徑為8cm~10cm的塑料管,且沿塑料管的軸向和軸向每隔3cm~4cm打一個直徑為0.6cm的圓孔,并在塑料管上開一條側縫將噴灑激素后的百合植株塞進塑料管中,并將珍珠巖與草炭的比例為4:1的混合基質塞進塑料管中且混合基質的含水量不低于70%;E、籽球培養及栽植:把覆蓋基質的植株放到原來種植百合的環境進行培養,按東方百合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日常管理,籽球培養在60d后即可看到覆蓋基質的百合植株上長滿白色的株芽,待株芽長到直徑不低于0.8cm時,即可放到4℃低溫環境中進行解除休眠移栽。
實施例一
一種采用東方百合植株莖段繁殖籽球的方法,該方法的步驟如下:A、母株選取:選取發育良好、健康、無病蟲害,且種球周徑大于12cm的百合植株,在百合植株花苞最先開花的花莖上的葉片停止生長后即可摘除花頭,摘除花頭0.5h后噴灑0.2%的KMnO4起到殺菌消毒作用,再繼續培養30天;B、植株處理:將摘除花頭后的植株,從底部至百合株高的1/2處,從上至下把百合葉片扒除,注意不要損傷植株,處理完成后,靜置2h以保證傷口的愈合;C、噴灑激素:將處理完的百合植株,用軟毛的毛刷蘸0.5mg/L6-BA+0.1mg/LGA+0.2% KMnO4的水溶液刷其摘除葉片的莖稈部分以促進萌發,靜置2h使其表面容易被吸收;D、覆蓋基質:選取一定韌性且直徑為8-10cm的塑料管,長度根據莖稈摘除的高度而定,且沿塑料管的軸向和軸向每隔3cm~4cm打一個直徑為0.6cm的圓孔(即保證里面基質透氣,且保證基質不容易掉落),在塑料管的一側從頭至尾用工具開一條側縫,然后用手輕輕掰開,小心的把百合植株塞進塑料管里面,不要弄傷植株,且保證植株在塑料管中間;把珍珠巖與草炭比例為4:1的混合基質,混合基質的含水量為70%,用小鏟子把基質放進塑料管內,注意不要弄傷葉片,放進塑料管內的基質不要擠壓;E、籽球培養及栽植:把覆蓋基質的植株,放到原來種植百合的環境進行培養,按東方百合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日常管理,60d后即可看到覆蓋基質的百合植株上長滿白色的株芽,待株芽長到直徑大于0.8cm后即可放到4℃低溫環境中進行解除休眠移栽。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未涉及的技術均可通過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