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是我國蘭科石斛屬植物中最為珍貴的品種之一。因其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和有效減輕肝損傷等作用,已被單獨列為一味藥材。目前現有的種植方法仍存在組培苗移栽過程中成活率低、生長慢、產量不高、短期采收石斛營養成份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石斛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已達到提高鐵皮石斛的存活率,節約了培育的時間,提高了經濟效益且利于大規模種植的目的。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搭建大棚,棚頂覆蓋塑料薄膜和遮蔭網,棚內設有苗床,苗床內用泥炭土、花生殼、松樹皮、灰巖粉原料打粉作基質;
B、種苗準備,選用鐵皮石斛幼苗作為組培種的苗源,并將每叢3-4株均勻的定植在上述基質中;
C、澆水,采用定時定量的噴水方式,每隔1-3天;
D、施肥,分季節性進行施肥,并每隔5-8日進行一次營養液的噴施,每隔10-15日進行適時的病蟲害農藥的噴霧;
E、采收,將年限為2年的鐵皮石斛進行采舊留新的方式采收;
F、儲存,采收后及時剔除病株,對其進行多糖、水分、農藥、重金屬各個項目的檢測,在將其放置陰涼潮濕處保存,并保持通風。通過選用對鐵皮石斛適應性好的基質,使其移栽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產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選用幼苗有效成分含量高而穩定,抗病性強而穩定,高產并適宜當地種植的作為組培種苗源,保證了種植過程幼苗的存活率,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大面積種植,具有經濟效益高、種植成本低、推廣普及容易的特點。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的大棚采取遮陽、控制適宜的溫度和水分,以防止鐵皮石斛的各種病蟲害。進一步防止病蟲害。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的基質需進行200℃的高溫殺菌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的基質的重量份數:泥炭土50份、花生殼30份、松樹皮30份和灰巖粉10份。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D中的營養液由硝酸鉀、硫酸銨、硫酸鎂和硫酸鐵組成,其中硝酸鉀的濃度0.03%-0.04%、硫酸銨的濃度0.03%-0.05%、硫酸鎂的濃度0.06%-0.08%、硫酸鐵的濃度為0.03%-0.0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本實施例的一種鐵皮石斛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搭建大棚,棚頂覆蓋塑料薄膜和遮蔭網,棚內設有苗床,苗床內用泥炭土、花生殼、松樹皮、灰巖粉原料打粉作基質,基質需進行200℃的高溫殺菌處理,基質的重量份數:泥炭土50份、花生殼30份、松樹皮30份和灰巖粉10份;大棚采取遮陽、控制適宜的溫度和水分,以防止鐵皮石斛的各種病蟲害;
B、種苗準備,選用鐵皮石斛幼苗作為組培種的苗源,并將每叢3-4株均勻的定植在上述基質中;
C、澆水,采用定時定量的噴水方式,每隔1-3天;
D、施肥,分季節性進行施肥,并每隔5-8日進行一次營養液的噴施,營養液由硝酸鉀、硫酸銨、硫酸鎂和硫酸鐵組成,其中硝酸鉀的濃度0.03%-0.04%、硫酸銨的濃度0.03%-0.05%、硫酸鎂的濃度0.06%-0.08%、硫酸鐵的濃度為0.03%-0.06%,每隔10-15日進行適時的病蟲害農藥的噴霧;
E、采收,將年限為2年的鐵皮石斛進行采舊留新的方式采收;
F、儲存,采收后及時剔除病株,對其進行多糖、水分、農藥、重金屬各個項目的檢測,在將其放置陰涼潮濕處保存,并保持通風。
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