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養殖
技術領域:
,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螞蜂別名胡蜂,屬于昆蟲綱,膜翅目,胡蜂科昆蟲,是一類具有豐富的開發利用價值的昆蟲類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在生物防治方面,螞蜂為肉食性昆蟲,具有食性廣泛,捕食迅速的特點,可以捕食棉鈴蟲、玉米螟、天蛾等多種農林害蟲的幼蟲,可作為天敵用于生物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主要侵犯滑膜關節,表現為滑膜增生,關節破壞以及多臟器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0.4%,且仍呈上升趨勢,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但迄今未有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效藥,常規的用藥都只能是緩解癥狀,不能根除疾病。而蜂毒有史以來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強的抗關節炎作用。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針刺時由蟄針排出。蜂毒含有多種酶類、脂類、多肽類等物質,作用于人體的神經、心血管、內分泌及免疫等系統,能抗炎、鎮痛、改善微循環、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調節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而蜂毒療法作為一種自然療法,不僅具有獨特的臨床療效,副作用也很小,應用前景廣闊,使用蜂毒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率大概為60-70%,如何進一步提高蜂毒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人們所期待的。技術實現要素: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螞蜂的飼養方法,以有效增加螞蜂蜂毒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將野外采集的螞蜂,經人工喂養、交尾、分巢建群后進行養殖,將蜂群置于養殖大棚中,在大棚中每隔10米距離地面3-8米設置一個蜂巢箱,同時提供充足的飼料、筑巢材料供螞蜂采用;大棚控溫20-30℃,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所述飼料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花粉1-2份,蟋蟀10-15份、豬肺5-10份、地龍4-8份、蜂蜜5-8份、銀杏葉1-2份、甘草1-2份、草珊瑚0.5-1份、金銀花0.2-0.6份、鐵皮石斛2-4份。進一步的,所述飼料制備方法為:取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及鐵皮石斛加入4倍重量的水制成水提液,過濾去除沉淀濾渣,將濾液置于800mmHg真空度下濃縮至濾液體積的25%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花粉、蟋蟀、豬肺、地龍和蜂蜜混合均勻即可得到飼料。進一步的,所述蟋蟀和豬肺為新鮮蟋蟀和豬肺粉碎物。進一步的,所述采集蜂毒采用電取蜂毒法,取蜂毒時對采毒螞蜂施加30伏的電壓持續刺激15秒,停電時間為10秒再次通電,循環3-5次。進一步的,所述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是指間隔8-12天取一次蜂毒。進一步的,所述筑巢材料為朽木樹皮、秸稈、干樹葉、茅草的混合物。進一步的,所述朽木樹皮、秸稈、干樹葉、茅草在作為筑巢材料使用時,切割為長0.5cm、寬0.5cm大小。甘草: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用于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但這些成分和數量通常會隨甘草的種類、種植區域、采收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內的部分。銀杏葉:銀杏葉提取物不僅具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病、改善腦功能和末梢循環障礙等功能,還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常用于瘀血阻絡,胸痹心痛,中風偏癱,肺虛咳喘,高脂血癥。草珊瑚:為金粟蘭科多年生常綠亞灌木,俗稱滿山香、觀音茶、九節花、接骨木等,能清熱解毒、祛風活血、消腫止痛、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炎、闌尾炎、盆腔炎、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閉經、創口感染、菌痢等。地龍:為環節動物門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干燥體,含有膠原酶、纖溶酶、蚓激酶、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被廣泛用于藥物中,主治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于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咳喘。金銀花:又名忍冬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鐵皮石斛:蘭科操辦植物具有生津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鐵皮石斛能夠滋養陰液、潤滑關節,從而達到強筋健骨、流利關節、增強抗風濕的效果。本發明有益效果:1.使用本發明飼養螞蜂方法所產蜂毒對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具有比普通螞蜂所產蜂毒具有更顯著效果,本發明在螞蜂飼料中添加了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鐵皮石斛及地龍等中草藥成分,在螞蜂生物酶作用下分解釀制,經過螞蜂體內生物物理轉化,使得螞蜂所產蜂毒對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效果更顯著;上述中草藥相互配合增效。2.本發明飼養螞蜂管理方法科學,利于螞蜂的生長及分泌蜂毒,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將野外采集的螞蜂,經人工喂養、交尾、分巢建群后進行養殖,將蜂群置于養殖大棚中,在大棚中每隔10米距離地面3米設置一個蜂巢箱,同時提供充足的飼料、筑巢材料供螞蜂采用;大棚控溫20℃,空氣相對濕度為40%;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所述飼料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花粉1份,蟋蟀10份、豬肺5份、地龍4份、蜂蜜5份、銀杏葉1份、甘草1份、草珊瑚0.5份、金銀花0.2份、鐵皮石斛2份。所述飼料制備方法為:取新鮮蟋蟀和豬肺粉碎物,再取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及鐵皮石斛加入4倍重量的水制成水提液,過濾去除沉淀濾渣,將濾液置于800mmHg真空度下濃縮至濾液體積的25%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花粉、蟋蟀、豬肺、地龍和蜂蜜混合均勻即可得到飼料。所述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是指間隔8天取一次蜂毒。所述采集蜂毒采用電取蜂毒法,取蜂毒時對采毒螞蜂施加30伏的電壓持續刺激15秒,停電時間為10秒再次通電,循環3次。所述筑巢材料為將朽木樹皮、秸稈、干樹葉、茅草切割為長0.5cm、寬0.5cm大小的混合物。實施例2一種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將野外采集的螞蜂,經人工喂養、交尾、分巢建群后進行養殖,將蜂群置于養殖大棚中,在大棚中每隔10米距離地面8米設置一個蜂巢箱,同時提供充足的飼料、筑巢材料供螞蜂采用;大棚控溫30℃,空氣相對濕度為60%;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所述飼料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花粉2份,蟋蟀15份、豬肺10份、地龍8份、蜂蜜8份、銀杏葉2份、甘草2份、草珊瑚1份、金銀花0.6份、鐵皮石斛4份。所述飼料制備方法為:取新鮮蟋蟀和豬肺粉碎物,再取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及鐵皮石斛加入4倍重量的水制成水提液,過濾去除沉淀濾渣,將濾液置于800mmHg真空度下濃縮至濾液體積的25%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花粉、蟋蟀、豬肺、地龍和蜂蜜混合均勻即可得到飼料。所述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是指間隔12天取一次蜂毒。所述采集蜂毒采用電取蜂毒法,取蜂毒時對采毒螞蜂施加30伏的電壓持續刺激15秒,停電時間為10秒再次通電,循環3-5次。所述筑巢材料為將朽木樹皮、秸稈、干樹葉、茅草切割為長0.5cm、寬0.5cm大小的混合物。實施例3一種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將野外采集的螞蜂,經人工喂養、交尾、分巢建群后進行養殖,將蜂群置于養殖大棚中,在大棚中每隔10米距離地面3-8米設置一個蜂巢箱,同時提供充足的飼料、筑巢材料供螞蜂采用;大棚控溫25℃,空氣相對濕度為40-60%;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所述飼料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花粉1.5份,蟋蟀12份、豬肺8份、地龍6份、蜂蜜6份、銀杏葉1份、甘草1.5份、草珊瑚0.7份、金銀花0.5份、鐵皮石斛3份。所述飼料制備方法為:取新鮮蟋蟀和豬肺粉碎物,再取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及鐵皮石斛加入4倍重量的水制成水提液,過濾去除沉淀濾渣,將濾液置于800mmHg真空度下濃縮至濾液體積的25%得到濃縮液,將濃縮液與花粉、蟋蟀、豬肺、地龍和蜂蜜混合均勻即可得到飼料。所述定期對螞蜂采集蜂毒是指間隔10天取一次蜂毒。所述采集蜂毒采用電取蜂毒法,取蜂毒時對采毒螞蜂施加30伏的電壓持續刺激15秒,停電時間為10秒再次通電,循環4次。所述筑巢材料為將朽木樹皮、秸稈、干樹葉、茅草切割為長0.5cm、寬0.5cm大小的混合物。為驗證本發明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的效果,采用以下不同方式進行養殖螞蜂,隨機將螞蜂平均分為兩群,置于同一區域進行養殖,實驗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飼養方法進行,對照組采用實施例3飼養方法進行喂養,但是飼料中不添加地龍、蜂蜜、銀杏葉、甘草、草珊瑚、金銀花及鐵皮石斛中草藥成分,其他營養成分飼養管理方法相同。收集實驗組及對照組蜂毒,將28名患有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成第一組及第二組,第一組注射實驗組螞蜂所產蜂毒,第二組注射對照組螞蜂所產蜂毒,統計療效。結果如下表:組別治愈(人數)有效(人數)無效(人數)第一組10140第二組6121從上表可以看出,本發明能分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蜂毒的螞蜂飼養方法所飼養螞蜂分泌蜂毒對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相對于普通飼養的螞蜂分泌蜂毒具有更佳效果。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