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根莖類的在大規模機械化的種植過程中基本都是分步進行的,種植步驟通常包括開溝、放苗、施肥、覆土、鎮壓等工序,這種種植方法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而且機械結構復雜,移栽效率低下,根據操作者操作經驗的不同,種植后的秧苗還容易發生倒伏,尤其是對于辣椒幼苗這類比較纖長的植物的種植,重心較高,倒伏的現象比較突出。
中國實用發明《中草藥種苗種植機》(公開號:CN201510077025.6)公開了一種根莖類藥材移栽種植機,它包含種植機機架、連接立柱、頂棚、第一橫桿、連接桿、喂苗翻片、開溝犁片、第二橫桿、三角支撐架和翻土犁鉤,種植機機架的四周設置有連接立柱,連接立柱的上方設置有頂棚,種植機機架的一側下方設置有第一橫桿,第一橫桿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橫桿,第一橫桿與第二橫桿之間均勻連接有數個連接桿,連接桿的上方兩側設置有喂苗翻片,且兩連接桿之間的第一橫桿上連接有開溝犁片,連接桿的外側設置有三角支撐架,三角支撐架的下方設置有翻土犁鉤。雖然基本實現了開溝、放苗、施肥、覆土、鎮壓等工序的半機械化控制,但結構比較復雜,種植的工序也比較復雜,而且無法解決對于辣椒幼苗這類比較纖長的植物的種植,重心較高,容易出現倒伏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辣椒種植機,以簡化辣椒幼苗的種植工序,并且避免種植后的辣椒幼苗出現倒伏的問題。
本方案中的辣椒種植機,包括支架和插入頭,插入頭為錐形,插入頭內形成有空腔,插入頭的底面端為開口;支架上安裝有揀苗機構、配送機構和插植機構,其中揀苗機構包括水平旋轉運動的第一鏈傳動機構和導向板,導向板和第一鏈傳動機構之間形成有供辣椒幼苗通過的導向槽,導向板的長度與第一鏈傳動機構長度相等,第一鏈傳動機構周向上均布有揀苗槽;配送機構位于揀苗機構的正下方,配送機構包括第二鏈傳動機構和與所述揀苗槽位置相對應的對準環,對準環均布在第二鏈傳動機構上,對準環與所述插入頭相配合;插植機構包括可沿豎直方向上運動的伸縮機構和與所述插入頭底面相配合的推筒,伸縮機構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伸縮機構的另一端固定在推筒上,推筒的下端朝向配送機構;還包括料槽,揀苗機構一端伸入料槽中,揀苗機構的另一端伸入推筒中,推筒上開有供揀苗機構滑動的滑槽;還包括填料管和存土箱,填料管的一端連通存土箱,填料管的另一端滑動連接在滑槽中。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及有益效果為:在存土箱中預先放入泥土、肥料等。然后將辣椒的幼苗以根部朝下的方式集中放置在料槽中,轉動揀苗機構,第一鏈傳動機構水平旋轉,第一鏈傳動機構上的揀苗槽隨著第一鏈傳動機構一同水平轉動,揀苗槽的尺寸大小與待種植的辣椒幼苗相配合,每一個揀苗槽在轉動的過程從料槽中抓取一株辣椒幼苗的桿,并將辣椒幼苗帶入導向槽中,且不斷向推筒運動,直至將辣椒幼苗運送至推筒中,揀苗機構持續地將辣椒幼苗逐一地分揀到推筒中。
在揀苗機構運動的過程中,同時啟動配送機構,第二鏈傳動機構不斷轉動,在配送機構的對準環也不斷運動,在每個對準環上放上一個插入頭,插入頭的頂部朝向下方,當辣椒幼苗被揀苗機構運送至推筒后,由于導向板的長度與第一鏈傳動機構長度相等,辣椒幼苗從揀苗槽中脫離,由于揀苗槽位置與對準環相對應,此時一個對準環正好位于揀苗槽的正下方,辣椒幼苗從揀苗槽中脫離后根部掉入對準環上的插入頭中,然后通過填料管將存土箱中的泥土、肥料導出一部分填入插入頭的空腔中。然后啟動插植機構,插植機構的伸縮機構伸出,推動推筒向下運動,推筒將插入頭從對準環上推下,并推動插入頭和推筒中的辣椒幼苗插入泥土中,然后伸縮機構收回,插入頭和辣椒幼苗一起即被種植在了泥土中,完成辣椒幼苗的種植。揀苗機構、配送機構和插植機構不斷運動,即可將料槽中的辣椒幼苗逐一地種植到泥土中。
采用本方案,揀苗機構、配送機構和插植機構三者協同運動,即可完成辣椒幼苗的種植,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開溝、放苗、施肥、覆土、鎮壓等工序,種植工序得到了大大的簡化,并且辣椒幼苗被放入錐形的插入頭,在插入頭內填入泥土和肥料后,辣椒幼苗與插入頭為一體,重心下降到了插入頭中,再將插入頭和辣椒幼苗一起插入到泥土中,便不會發生辣椒幼苗的倒伏現象。
進一步,所述插入頭的側壁上開有通孔。方便辣椒幼苗在生長的過程中其根系從通孔中長出,進而避免影響辣椒幼苗的生長發育。
進一步,所述插入頭的底面的外緣周向上設有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擋邊。便于將插入頭穩固地卡接在對準環內;并且擋邊由橡膠、塑膠等彈性材料制成,在推筒推動插入頭插入泥土的過程中,彈性材料將被對準環擠壓而收縮,便于插入頭從對準環內脫落,進而便于將插入頭順利地插入泥土中。
進一步,所述伸縮機構為氣缸。氣缸動作靈敏,反應時間短,有利于提高辣椒幼苗的種植效率。
進一步,所述存土箱中設有攪拌器。便于將泥土、肥料等攪拌均勻。
進一步,所述插入頭內空腔不小于4cm×4cm×4cm。使得空腔具有足夠的容積容納辣椒幼苗的根部和泥土、肥料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辣椒種植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揀苗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支架1、插入頭2、通孔201、空腔202、擋邊203、揀苗機構3、第一鏈傳動機構301、導向板302、揀苗槽303、配送機構4、對準環401、插植機構5、氣缸501、推筒502、滑槽503、填料管6、料槽7、辣椒幼苗8。
實施例辣椒種植機基本如附圖1所示:包括支架1和插入頭2,插入頭2為錐形,插入頭2內形成有5cm×5cm×5cm的空腔202,插入頭2側壁上開有直徑3mm的通孔201,插入頭2的底面端為開口,插入頭2的底面端為開口并在外緣上設有由橡膠制成的擋邊203;支架1上安裝有揀苗機構3、配送機構4和插植機構5,其中揀苗機構3如附圖2所示,它包括水平旋轉運動的第一鏈傳動機構301和導向板302,導向板302和第一鏈傳動機構301之間形成有供辣椒幼苗8通過的導向槽,導向板302的長度與第一鏈傳動機構301長度相等,揀苗機構3的兩端都形成有導向槽的開口,分別為導向槽的入口和出口,第一鏈傳動機構301周向上均布有揀苗槽303;配送機構4位于揀苗機構3的正下方,配送機構4包括第二鏈傳動機構和與揀苗槽303位置相對應的對準環401,對準環401均布在第二鏈傳動機構上,對準環401與插入頭2相配合;插植機構5包括可沿豎直方向上運動的氣缸501和與插入頭2底面相配合的推筒502,氣缸501的固定端固定在支架1上,氣缸501的自由端固定在推筒502上,推筒502的下端朝向配送機構4;還包括料槽7,料槽7內設有攪拌器,導向槽的入口位于料槽7中,導向槽的出口位于推筒502中,推筒502上開有供揀苗機構3滑動的滑槽503;還包括填料管6和存土箱,填料管6的一端連通存土箱,填料管6的另一端滑動連接在滑槽503中。
在存土箱中預先放入泥土、肥料等,使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然后將辣椒的幼苗以根部朝下的方式集中放置在料槽7中,轉動揀苗機構3,第一鏈傳動機構301水平旋轉,第一鏈傳動機構301上的揀苗槽303隨著第一鏈傳動機構301一同水平轉動,揀苗槽303的尺寸大小與待種植的辣椒幼苗8相配合,每一個揀苗槽303在轉動的過程從料槽7中抓取一株辣椒幼苗8的桿,并將辣椒幼苗8帶入導向槽中,且不斷向推筒502運動,直至將辣椒幼苗8運送至推筒502中,辣椒幼苗8從導向槽的入口進、從出口出,揀苗機構3持續地將辣椒幼苗8逐一地分揀到推筒502中。
在揀苗機構3運動的過程中,同時啟動配送機構4,第二鏈傳動機構不斷轉動,在配送機構4的對準環401也不短運動,在每個對準環401上放上一個插入頭2,插入頭2的頂部朝向下方,插入頭2的擋邊203擋在對準環401上,當辣椒幼苗8被揀苗機構3運送至推筒502后,由于導向板302的長度與第一鏈傳動機構301長度相等,辣椒幼苗8從揀苗槽303中脫離,由于揀苗槽303位置與對準環401相對應,此時一個對準環401正好位于揀苗槽303的正下方,辣椒幼苗8從揀苗槽303中脫離后根部掉入對準環401上的插入頭2中,然后通過填料管6將存土箱中的泥土、肥料導出一部分填入插入頭2的空腔202中。然后插植機構5的氣缸501伸出,推動推筒502向下運動,推動對準環401的擋邊203壓縮變形,直至將插入頭2從對準環401上推下,并推動插入頭2和推筒502中的辣椒幼苗8插入泥土中,然后氣缸501收縮,插入頭2和辣椒幼苗8一起即被種植在了泥土中,完成辣椒幼苗8的種植。揀苗機構3、配送機構4和插植機構5不斷運動,即可將料槽7中的辣椒幼苗8逐一地種植到泥土中。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