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藥及保健食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霍山石斛種苗的快速組培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石斛,蘭科石斛屬 (Dendrobium) 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神農本草經》、《道藏》、《本草綱目》、《備急千金藥方》等諸多古典醫書中均有記載,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
現代研究表明,石斛的活性成分主要有生物堿、氨基酸及多糖類等化學成分。藥理研究表明,石斛在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抗衰老、抗腫瘤、改善糖尿病癥狀、治療萎縮性胃炎等方面有顯著療效,特別是近年用于消除癌癥放療、化療后的副作用和恢復功能方面,效果十分明顯。但石斛堿有抑制呼吸的作用。
據申請人所知,石斛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品種,主要包括霍山石斛(又稱米斛)、鐵皮石斛、銅皮石斛等品種。據歷代本草記載,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喉明目、延年益壽、補五臟虛勞瀛瘦,強陰和除虛熱等功效。
石斛的品種很多,例如:馬鞭石斛、金釵石斛、環草石斛、束花石斛、霍山石斛、線葉石斛、鼓槌石斛。其中:
金釵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能夠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用于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后虛熱、胃病、干嘔、舌光少苔等病癥的治療。用量6—12g。
環草石斛,也叫美花石斛、小環草、 小黃草,為蘭科植物環草石斛的莖。環草石斛附生于樹上或林下巖石上。其性味甘、微寒,可生津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
束花石斛(拉丁名:Dendrobium chrysanthum Lindl.),是蘭科石斛屬的一種植物。莖粗厚,肉質,下垂或彎垂,圓柱形。葉二列,互生于整個莖上,長圓狀披針形。蒴果長圓柱形,長7厘米,粗約1.5厘米。花期9-10月。生長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密林中樹干上或山谷陰濕的巖石上。其莖可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
鼓槌石斛,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20—1620米,陽光充足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干上或疏林下巖石上。分布于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越南。
鼓槌石斛呈粗紡錘形,中部直徑1~3cm。表面光滑,金黃色,有明顯凸起的棱。質輕而松脆,斷面海綿狀。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石斛散(摘自《圣濟總錄》):養陰明目;夜盲癥。石斛夜光丸(摘自《原機啟微》):視物不清。祛煩養胃湯(摘自《醫醇鰧義》:中消。清熱保津法方(摘自《時病論》):溫熱有汗。
霍山石斛(學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俗稱米斛,是蘭科石斛屬的草本植物。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主產于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大多生長在云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崖石縫隙間和參天古樹上。
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體內SOD(延緩衰老的主要物質)水平,對經常熬夜、用腦、煙酒過度,體虛乏力的人群,經常飲用非常適宜。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調和陰陽、壯陽補腎、養顏駐容,從而達到保健益壽的功效。
申請人認為:在所有石斛產品中, 霍山產的石斛包括霍山石斛(又稱米斛)、鐵皮石斛及銅皮石斛的藥性好,是石斛中的佳品。
《神農本草經》記載,“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七月八月采莖陰干”,這是歷代本草中對石斛產地及生境的最早記載。在霍山產的主要三種石斛品種中,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米斛)最為稀少珍貴,自古就被醫家推崇為入藥石斛中的珍品,被稱為“救命仙草”、“軟黃金”、“植物黃金”。《本草綱目》、《中華大藥典》等醫學典籍對米斛進行了詳細記載及描述。
霍山石斛(米斛)是國務院頒布的珍稀中藥保護品種之一。申請人在研究中發明,由于米斛的野生資源十分匱乏,人們不得不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米斛進行人工繁殖和栽培,以緩解霍山石斛資源所面臨有價無貨的尷尬局面。
申請人在收集有關石斛組培繁殖技術中發現,目前所采用的霍山石斛組培繁殖技術通常都需要經過萌發、增殖和壯苗三個步驟。這樣一來,至少需要經過三次轉瓶,其操作繁瑣,耗時耗力,致使整個組培成本高,很不利于霍山石斛的推廣應用。
中國專利文獻CN1157107C公開了《金釵石斛的快速繁殖方法》(ZL專利號:02134754.9),是在現有技術五步驟的“叢生芽誘導”步驟之后增加“叢生芽增殖培養”,該步驟采用1/2MS+0.1-0.2mg/LNAA+50%香蕉汁100ml/l+蔗糖25-30g/l+活性炭0.5g/l培養基,培養條件為25-28℃,光強2000-3000Lx,培養時間25-30天,光照10-12小時/天。該方法具有繁殖快、成本低、種苗生長整齊、練苗簡便、遺傳穩定性好、外植體易得的特點。申請人認為,其采用培養基、輔以光照手段能使叢生芽增殖培養的時間縮短,起到了促進種苗生長的作用,但是,其繁殖培養步驟較多,對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高,繁殖培養過程中的技術操作復雜。
中國專利文獻CN103053425A公開的《一種鐵皮石斛莖段組培快速繁殖方法》(申請號:201310023276.7),其包括以下步驟:外植體準備、腋芽及原球莖誘導、增殖培養和生根壯苗培養。該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很好地解決鐵皮石斛無性繁殖中外植體滅菌不充分,污染率高,無菌培養無法進行,原球莖分化慢,分化少,繁殖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技術難度,相比在此之前的方法,能實現快速繁殖,其繁殖周期能減少60天以上。其種苗遺傳性狀穩定,變異小,能較好地保持母本特征、特性,其品種純正。申請人認為,采用石斛莖段為原料進行繁殖,繁殖速度較慢,而且莖段為石斛的藥用部位,利用其作為繁殖材料勢必會減少栽培收入,不如用種子作為繁殖材料快速、經濟。
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制備鐵皮石斛培養基的方法》(201010100387.X),目前在鐵皮石斛人工種植中使用的基質主要有,樹皮,木屑,水苔,泥炭土,河沙,其中最適合生長的基質為水苔、樹皮和木屑。水苔蘚,可以經過簡單的洗滌與殺菌后即可使用,但是其價格比較高,因此導致種植成本使大多數廠家不能接受;樹皮、木屑與水苔相比在價格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樹皮和木屑在使用之前需要經過發酵處理,在發酵過程中樹皮發酵要難于木屑。該方法可以較容易處理木屑,節約石斛種植過程中的基質問題。申請人認為,該發明提出制備鐵皮石斛培養基雖對解決石斛種植過程中的基質問題有一定的幫助,但該基質營養貧瘠,不利于石斛的快速生長,其對制備石斛培養基能否快速促進石斛生長的性能考慮不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的霍山石斛組培繁殖中面臨的步驟多、操作繁瑣、成本高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改進,提出一種霍山石斛種苗的快速組培繁殖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采用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其特征在于,以霍山石斛的種子為種苗的繁殖培育來源,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采用的霍山石斛的種子是從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中獲取;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采用培養基使霍山石斛的種子萌發,將從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中獲取的霍山石斛的種子均勻播種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霍山石斛的種子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在壯苗培養步驟中,使用培養基對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進行壯苗培養。
其特征在于,在播種萌發步驟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再與馬鈴薯提取液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
其特征在于,萌發培養基中,吲哚乙酸IAA的加入量為0.1~2.0 mg/L,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0.5~1.5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10%~30%,瓊脂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4%~8%。
其特征在于,萌發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吲哚乙酸IAA的加入量為1.0 mg/L,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1.0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20%,瓊脂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6%。
其特征在于,壯苗培養步驟中使用的培養基為壯苗培養基,壯苗培養基是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
其特征在于,壯苗培養基中,吲哚乙酸IAA加入量為0.2~2.0 mg/L,萘乙酸NAA的加入量為0.1~1.0 mg/L,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1.0~2.0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5%~20%,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0%~20%,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4%~8%。
其特征在于,壯苗培養基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吲哚乙酸IAA 的加入量1.0 mg/L,萘乙酸NAA的加入量 0.5 mg/L,激動素KT (6-呋喃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1.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6%。
本發明的創新點在于,1、本發明以霍山石斛種子為原料,經過播種和壯苗培養兩步,就能夠形成可出瓶種植的種苗;2、組培繁殖成本低廉,萌發率及成苗移栽成活率高;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霍山石斛的快速繁殖的方法,簡便易行,便于推廣使用。
本發明的優點是,設計合理、方法優化、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其用于霍山石斛種苗的繁殖培育具有萌發率高、成苗移栽成活率高的特點,為霍山石斛種苗的快速繁殖提供一條快速簡易、便捷的途徑,從而為解決霍山石斛資源匱乏的狀況提供了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1;
采用霍山石斛的種子和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
播種萌發步驟:取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以0.1% HgCl2 溶液浸泡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經過溶液浸泡、沖洗干凈的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中的種子取出,先采用手術刀切開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的果皮,從中取出霍山石斛的種子,將取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均勻播種在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所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的組成: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再與馬鈴薯提取液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萌發培養基,吲哚乙酸IAA的加入量為0.5 mg/L,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0.5 mg/L,馬鈴薯提取液的用量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20%,瓊脂的用量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6%。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經過30天培養,原球莖分化為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
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的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
壯苗培養步驟:當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進入壯苗培養步驟時,需要通過轉瓶,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轉入壯苗培養基。在壯苗培養步驟中,使用培養基對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進行壯苗培養。壯苗培養步驟中使用的培養基為壯苗培養基。轉瓶時,用鑷子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轉移至壯苗培養基上,每瓶40~60株。
壯苗培養基是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壯苗培養基中,加入的吲哚乙酸IAA 為1.0 mg/L,萘乙酸NAA為 0.5 mg/L,激動素KT 為1.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6%。
在壯苗培養基上培養3個月,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就能長成高約6厘米的有根組培苗,即能夠移栽至碎石和松樹皮組成基質上,成活率能夠達到95%。
實施例2;
采用霍山石斛的種子和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
播種萌發步驟:取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以0.1% HgCl2 溶液浸泡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經過溶液浸泡、沖洗干凈的成熟的霍山石斛蒴果中的種子取出,先采用手術刀切開蒴果的果皮,從中取出種子,將種子均勻播種在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所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的組成: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再與馬鈴薯提取液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中,吲哚乙酸IAA的加入量為1.0 mg/L,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1.0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10%,瓊脂為8%。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經過30天培養,原球莖分化為具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
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的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
壯苗培養步驟:當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進入壯苗培養步驟時,需要通過轉瓶,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從轉入壯苗培養步驟中的壯苗培養基。轉瓶時,用鑷子將小苗轉從萌發培養基上移至壯苗培養基上,每瓶仍為40~60株。壯苗培養基是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壯苗培養基中,加入的吲哚乙酸IAA為 1.0 mg/L、萘乙酸NAA 為0.5 mg/L,激動素KT (6-呋喃氨基嘌呤)為1.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6%。
在壯苗培養基上培養3個月,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就能長成高約6厘米的有根組培苗,即能移栽至碎石和松樹皮組成基質上,成活率高達95%。
實施例3;
采用霍山石斛的種子和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
播種萌發步驟:取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以0.1% HgCl2 溶液浸泡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經過溶液浸泡、沖洗干凈的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中的種子取出,先采用手術刀切開蒴果皮,從中取出種子,將種子均勻播種在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所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的組成: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再與馬鈴薯提取液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中,吲哚乙酸IAA的加入量為2.0 mg/L,玉米素ZT(6-反式-4-羥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嘌呤)的加入量為1.5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30%,瓊脂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4%。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經過30天培養,原球莖分化為具莖和葉的小苗。
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的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
壯苗培養步驟:當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進入壯苗培養步驟時,需要通過轉瓶,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轉入到壯苗培養步驟中的壯苗培養基上。轉瓶時,用鑷子將小苗轉移至壯苗培養基上,每瓶40~60株。壯苗培養基是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壯苗培養基中,添加的吲哚乙酸IAA 為1.0 mg/L,萘乙酸NAA 為0.5 mg/L,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為1.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6%。
在壯苗培養基上培養3個月,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就能長成高約6厘米的有根組培苗,即可移栽至碎石和松樹皮組成基質上,成活率高達95%。
實施例4;
采用霍山石斛的種子和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
播種萌發步驟:取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以0.1% HgCl2 溶液浸泡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經過溶液浸泡、沖洗干凈的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中的種子取出,先采用手術刀切開蒴果皮,從中取出種子,將種子均勻播種在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所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的組成: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0.1mg/L,玉米素ZT加入量為1.5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30%,瓊脂為萌發培養基總重量的6%。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經過30天培養,原球莖分化為具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
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的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
壯苗培養步驟:當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進入壯苗培養步驟時,需要通過轉瓶,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轉入到壯苗培養步驟中的壯苗培養基上。轉瓶時,用鑷子將小苗轉移至壯苗培養基上,每瓶40~60株。壯苗培養基是以N6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壯苗培養基中,添加的吲哚乙酸IAA為 0.2 mg/L,萘乙酸NAA為 0.1 mg/L,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 為0.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4%。
在壯苗培養基上培養3個月,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就能長成高約6厘米的有根組培苗,即能夠移栽至碎石和松樹皮組成基質上,成活率高達95%。
實施例5;
采用霍山石斛的種子和培養基進行種苗的繁殖培育,種苗的繁殖培育包括播種萌發和壯苗培養兩個步驟。
播種萌發步驟:取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以0.1% HgCl2 溶液浸泡10 min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將經過溶液浸泡、沖洗干凈的成熟霍山石斛蒴果中的種子取出,先采用手術刀切開蒴果皮,從中取出種子,將種子均勻播種在在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上,所采用的培養基為萌發培養基。萌發培養基的組成: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2.0 mg/L,玉米素ZT加入量為1.5 mg/L,馬鈴薯提取液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30%,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6%。在播種萌發步驟中,進入培養基的霍山石斛的種子通過吸收培養基提供的養料,使得霍山石斛的種子能夠快速萌發,經過30天培養,原球莖分化為具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
經過播種萌發步驟長成的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再經過壯苗培養步驟,長成小植株,形成能夠出瓶種植的種苗,種苗的繁殖培育過程即完成。
壯苗培養步驟:當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進入壯苗培養步驟時,需要通過轉瓶,將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小苗)轉入到壯苗培養步驟中的壯苗培養基上。具體做法是,用鑷子將小苗轉移至壯苗培養基上,每瓶40~60株。壯苗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再與香蕉汁、椰乳和瓊脂組合在一起構成。壯苗培養基中,添加的吲哚乙酸IAA為 1.0 mg/L、萘乙酸NAA 為0.5 mg/L,激動素KT(6-呋喃氨基嘌呤)為1.5 mg/L,香蕉汁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椰乳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15%,瓊脂為壯苗培養基總重量的8%。
在壯苗培養基上培養3個月,具有莖和葉的霍山石斛苗能長成高約6厘米的有根組培苗,即能夠移栽至碎石和松樹皮組成基質上,成活率能夠達到95%。
本發明與目前霍山石斛種苗的組培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本發明僅需兩次轉瓶培養,減少了工藝步驟,加快了繁殖培育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能夠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又降低組培成本,減少了人為的操作失誤,提高了霍山石斛種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