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農藥組合物,是以丙烷脒和四霉素為有效成分,適用于防治由葡萄孢屬病原物引起的作物灰霉病、由核盤菌屬病原物引起的作物菌核病。
背景技術:
丙烷脒,英文通用名稱propamidine,1,3-二(4-脒基苯氧基)丙烷。丙烷脒為廣譜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由葡萄孢屬病原物引起的作物灰霉病、由核盤菌屬病原物引起的作物菌核病有突出防效。
四霉素,英文通用名稱tetramycin,又稱梧寧霉素。四霉素是由不吸水鏈霉菌梧州亞種(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subsp.Wuzhouensis n.subsp)通過菌種液體深層發酵制取的生物農藥,通過抑制菌絲的生長,誘導作物的抗性,并促進作物生長而達到防治目的,適用各種林木多種真菌、細菌病害的防治。
核盤菌主要引起各類作物菌核病;灰葡萄孢主要引起各類作物灰霉病。
目前未見丙烷脒與四霉素復配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對環境相容性好、成本較低的、有效成分為丙烷脒與四霉素的農藥組合物。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丙烷脒與四霉素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為丙烷脒和四霉素,丙烷脒與四霉素的比例為20∶1~1∶20,優選比例為15∶1~1∶9。
所述農藥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總含量為1%~50%。
所述農藥組合物加入助劑及賦型劑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的生產工藝制成水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
所述助劑及賦型劑包括抗凍劑、消泡劑、分散劑、溶劑、填料。
本發明所述的含丙烷脒與四霉素的農藥組合物,與單一產品相比,丙烷脒與四霉素對灰葡萄孢和核盤菌有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具有二元農藥組合物的特點,擴大了有效活性范圍,對由核盤菌引起的各類植物菌核病;灰葡萄孢引起的各類作物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效,并延緩了抗藥性的產生,持效期長,減少了用藥量和使用次數,節約成本,使用方便,省時省工,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簡潔明了,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實施例。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描述本發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
制劑實施例一:2%丙烷脒·四霉素水劑。
丙烷脒1.5%,四霉素0.5%,十二烷基甜菜堿2%,NP-10 5%,JFC-10 5%,阿拉伯膠0.1%,去離子水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進行預先混合,再加入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制得2%丙烷脒·四霉素水劑。
制劑實施例二:10%丙烷脒·四霉素水劑。
丙烷脒9%,四霉素1%,黃原酸膠0.1%,十二烷基甜菜堿3%,NP-10 4%,JFC-10 7%,去離子水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進行預先混合,再加入攪拌機混合均勻即制得10%丙烷脒·四霉素水劑。
制劑實施例三:20%丙烷脒·四霉素水分散粒劑。
丙烷脒15%,四霉素5%,十二烷基硫酸鈉6%,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鹽(鈉、鈣)4%,崩解劑氯化鈉2%,粘結劑聚乙二醇3%,穩定可溶性淀粉3%,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篩分制備制即得20%丙烷脒·四霉素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四:12%丙烷脒·四霉素水分散粒劑。
丙烷脒2%,四霉素10%,十二烷基硫酸鈉6%,分散劑木質素磺酸鹽(鈉、鈣)4%,崩解劑氯化鈉2%,粘結劑聚乙二醇3%,穩定可溶性淀粉3%,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篩分制備制即得12%丙烷脒·四霉素水分散粒劑。
制劑實施例五:2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丙烷脒20%,四霉素2%,拉開粉3%,木質素磺酸鹽(鈉、鈣)6%,滑石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2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六:3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丙烷脒30%,四霉素2%,拉開粉3%,木質素磺酸鹽(鈉、鈣)6%,滑石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3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七:4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丙烷脒40%,四霉素2%,拉開粉3%,木質素磺酸鹽(鈉、鈣)6%,滑石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42%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八:50%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丙烷脒5%,四霉素45%,拉開粉3%,木質素磺酸鹽(鈉、鈣)6%,滑石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50%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制劑實施例九:21%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丙烷脒1%,四霉素20%,拉開粉3%,木質素磺酸鹽(鈉、鈣)6%,滑石粉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進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勻,再經氣流粉碎后即制得21%丙烷脒·四霉素可濕性粉劑。
生測實施例一:丙烷脒·四霉素對核盤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表1:丙烷脒·四霉素對核盤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由表1可知,本發明丙烷脒與四霉素20∶1-1∶20復配的農藥組合物有對核盤菌有增效作用,丙烷脒與四霉素15∶1-1∶9增效作用明顯,共毒系數大于150。
生測實施例二:丙烷脒·四霉素對灰葡萄孢的室內毒力測定。
表2:丙烷脒·四霉素對灰葡萄孢的室內毒力測定。
由表2可知,本發明丙烷脒與四霉素20∶1-1∶20復配的農藥組合物有對灰葡萄孢有增效作用,丙烷脒與四霉素15∶1-1∶9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數大于150。
生測施例三:丙烷脒·四霉素對萵苣菌核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本發明試驗與2016年3月5日與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福田鎮按每畝兌水45kg進行均勻噴霧,共施藥1次,藥后7天防治效果如表3。
表3:丙烷脒·四霉素對萵苣菌核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由表3可以看出,本發明丙烷脒·四霉素復配的農藥組合物對萵苣菌核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試驗中發現,該組合物對萵苣安全,藥后7天即可達到理想防治效果。
生測實施例四:丙烷脒·四霉素對番茄灰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本發明試驗與2016年4月12日于山東省泰安市岳岱區良莊鎮按每畝兌水45kg進行均勻噴霧,共施藥1次,藥后7天防治效果如表4。
表4:丙烷脒·四霉素對番茄灰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由表4可以看出,本發明丙烷脒·四霉素復配的農藥組合物對番茄灰霉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試驗中發現,該組合物對番茄安全,藥后7天即可達到理想防效。
生測實施例五:丙烷脒·四霉素對油菜菌核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本發明試驗與2016年4月22日于安徽省阜南縣方集鎮按每畝兌水45kg進行均勻噴霧,共施藥1次,藥后7天防治效果如表5。
表5:丙烷脒·四霉素對油菜菌核病的田間藥效試驗。
由表5可以看出,本發明丙烷脒·四霉素復配的農藥組合物對油菜菌核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試驗中發現,該組合物對油菜安全,藥后7天即可達到理想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