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66356閱讀:512來源:國知局
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



背景技術:

陜北是全國糧食的主要生產基地,蕎麥種植占主導地位,很多地方還是靠人工種植,撒播,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而且勞動效率低,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目前雖有農用播種機的裝置,但只能開溝播種,因陜北屬于干旱地區,播后很容易地表干燥,而且出苗率不高。如果采用穴播,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手動播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農業全自動化播種,使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尾部機架上安裝有整地裝置,所述整地裝置上安裝有播種裝置。

優選地,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播種支架,所述播種支架上安裝有若干個播種輪,所述播種輪的內腔為儲種室,同時,所述播種輪的周向外側均布有若干個排種口,所述排種口的端口為圓弧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排種口的下端安裝有取種器,所述排種口通過取種器與儲種室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取種器內放置有2-4粒種子。

優選地,所述播種輪的內腔還設置有儲肥室,所述儲肥室與儲種室互相獨立設置,且所述儲肥室的周向外側均布若干個排肥口,所述排肥口通過安裝在其下端的取肥器與儲肥室相連通,同時,所述排肥口的端口為圓弧形結構。

優選地,所述排種口和排肥口均為鴨嘴型結構。

優選地,所述整地裝置包括第一懸梁和第二懸梁,所述第一懸梁和第二懸梁平行放置,且第一懸梁和第二懸梁的兩端均通過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懸梁上安裝有刮杠。

優選地,所述刮杠包括第一刮杠和第二刮杠,所述第一刮杠和第二刮杠呈A型結構連接,且兩者之間的夾角為120°。

優選地,所述第二懸梁的中心位置上設置有豎直向上的上懸梁,所述整地裝置通過上懸梁安裝在車體尾部機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是通過車體本體牽引播種輪自動旋轉,而播種輪在旋轉的過程中實現種子的自動點播,解決了現有人工點播的問題,同時,由于排種口均布在播種輪的周向外側上,解決了撒播種植密度不均勻,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并且在播種前通過整地裝置對地表的土塊和拖拉機輪痕進行整平,使得地表不易有雜草同時也不易卡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農業全自動化的播種,大大節省了勞動力,而且提高了工作率,出苗后,株距均勻行距一致,使糧食增產增收。

進一步的,由于取種器內能夠容納2-4粒種子,能夠實現在點播的時候,控制每穴的種子粒不超過4粒。

進一步的,采用鴨嘴型結構的排種口和排肥口,在點播時利于開張落種,而且不易粘土,能夠保持土壤水分,出苗率高,使用方便。

進一步的,整地裝置中所使用的刮杠呈A字型設置,該裝置左右對稱,受力平衡,工作可靠,一般拖拉機下田即可進行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整地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播種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播種輪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刮杠 2、固定桿 3、上懸梁 4、拉桿 5、固定梁 6、第一懸梁 7、第三懸梁 8、第二懸梁 9、播種支架 10、播種輪 11、排種口 12、排肥口 13、裝肥口 14、播種輪內腔 15、取種器 16、取肥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蕎麥點播播種機構,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尾部機架上安裝有整地裝置,所述整地裝置上安裝有播種裝置。

如圖1所示,所述整地裝置包括第一懸梁6和第二懸梁8,所述第一懸梁6和第二懸梁8平行放置,且兩者的兩端之間均通過連接件連接,且所述兩個連接件之間還安裝有第三懸梁7,所述第三懸梁7與第一懸梁6和第二懸梁8互相平行。

所述第二懸梁8上設置有兩根固定桿2,所述固定桿上安裝有刮杠1,所述刮杠1與兩根固定桿2滑動連接,便于在固定桿2上做上下移動。

所述刮杠1包括第一刮杠和第二刮杠,所述第一刮杠和第二刮杠呈A型結構連接,且兩者之間的夾角為120°。

所述第二懸梁8的中心位置上設置有豎直向上的上懸梁3,所述上懸梁3安裝在車體尾部機架上。所述車體通過上懸梁3帶動第二懸梁8運動。

為了使整地裝置的穩固性,在上懸梁3和第一懸梁6之間設置有拉桿4。

所述第一懸梁6上焊接有固定梁5,所述播種裝置安裝在固定梁5上。

如圖2所示,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播種支架9,所述播種支架9上設有五個矩形框,所述每個矩形框中安裝有一個播種輪10,且所述五個播種輪10等距分布在同心軸上,同時,每個播種軸左側播種,右側播肥。

如圖3所示,所述播種輪10的內腔14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儲種室,另一部分為儲肥室。同時,所述儲種室的周向外側均布有七個排種口11,所述儲肥室的周向外側均布有七個排肥口12。所述排種口11和排肥口12均為鴨嘴型結構,所述排種口11和排肥口12的端口為圓弧形結構,保證了在點播時利于排種口11和排肥口12的開張落種,并且不易卡土。

所述播種輪10的外側周向上還設有裝種口和裝肥口13,所述裝種口與儲種室相連通,所述裝肥口13與儲肥室相連通。

所述排種口11的下端還安裝有僅能容納2-4粒種子的取種器15,所述排種口11通過取種器15與儲種室相連通;所述排肥口12的下端安裝有取肥器16,所述排肥口12通過取肥器16與儲肥室相連通。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過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采用拖拉機作為動力裝置且耕幅大于拖拉機后軸外緣,適用范圍較大,播后無輪痕,所以地表平整。

所述拖拉機通過上懸梁3與整地裝置連接,通過刮杠1將地整平,同時,通過整地裝置帶動播種輪6轉動,當播種輪6旋轉時,儲種室中的種子落入到取種器15中,儲肥室中的肥料落入到取肥器16中,完成種子和肥料的自動取種、取肥。

當取種器15和取肥器16旋轉至下端時,種子和肥料依靠自身重力向下掉落,此時,鴨嘴型結構的排種口11和排肥口12剛好開張,并伸至土地內,種子和肥料順利落入土內,完成播種。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方便,實用范圍廣,增產增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巴林右旗| 六安市| 汉中市| 吴川市| 桦甸市| 织金县| 广东省| 将乐县| 武冈市| 曲麻莱县| 阆中市| 武强县| 英德市| 太保市| 中牟县| 鹤庆县| 和林格尔县| 东山县| 武宣县| 大城县| 南昌市| 株洲市| 凤冈县| 定西市| 焉耆| 新疆| 蒙自县| 乐陵市| 珠海市| 峡江县| 常德市| 汝城县| 绥宁县| 黎川县| 恩施市| 岳阳市| 丽水市| 左权县| 临城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