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水產種苗及選育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南美白對蝦無節幼體優選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南美白對蝦種苗生產過程中,無節幼體的質量主要取決于親本基因、營養、和養殖水質。由于親蝦生產無節幼體的周期長,通常在3個月以上,種質衰退、營養吸收不足、水質惡化的概率逐漸增大,可能導致無節幼體體質下降,以及感染病原,從而影響育苗效果。尤其是南方高溫季節,熒光弧菌繁殖旺盛,親本垂直傳染或水體攜帶病原造成育苗孵化過程熒光弧菌爆發造成小苗大量死亡,育苗效果著實不佳。最終還有可能將病原帶入養殖板塊,造成養殖減產甚至絕產。所以,迫切需要從源頭抓起,對無節幼體進行優選,淘汰畸形無節幼體,防止弧菌感染傳播,從而杜絕病原攜帶到育苗車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南美白對蝦無節幼體質量的優選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南美白對蝦無節幼體優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消毒:在無節幼體破膜孵化前3個小時,取樣統計總卵量,用120目或150目撈網收集受精卵,每次控制撈網內受精卵200~300萬粒,受精卵在撈網內先浸沒在含有效氯0.5ppm的海水里,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取出瀝掉大部分海水,放入清潔的海水中清洗掉余氯,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浸沒在含50ppm聚維酮碘的海水里,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取出瀝掉大部分海水,放入清潔的海水中清洗掉殘留的聚維酮碘,放入流水孵化桶;
S2、流水孵化:將消毒后的受精卵放入流水孵化桶進行孵化,控制每個孵化桶內幼體數量低于500萬,控制水流量0.5m3/h連續往網箱內加新鮮無菌海水,直到幼體發育至無節幼體2期,停止流水,轉動水體,待死卵和不健康幼體沉底在孵化桶底中心,用虹吸管將其排掉;
S3、光誘淘汰:在流水孵化桶上方30cm位置設有15瓦的白熾燈,幼體越健康,趨光上浮速度越快,開燈后5分鐘,用120目撈網將上浮健康幼體撈出,5分鐘后撈第二次,每桶重復撈3~4次,剩余桶內幼體淘汰,淘汰比例20~3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孵化桶的容量為600L,孵化時的水量為500L,孵化桶內置圓柱型不銹鋼架,不銹鋼架高過孵化桶20cm,并固定于孵化桶底面,鋼架內面綁120目的網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容易掌握。無節幼體的質量主要取決于親本基因、營養、和養殖水質。種質衰退、營養不良、水質惡化導致無節幼體質量下降,影響育苗效果。本發明通過收集南美白對蝦受精卵,受精卵經過氯和碘液的雙重消毒,能殺滅熒光弧菌或減弱熒光弧菌對無節幼體的感染程度。流水孵化進一步稀釋細菌濃度,檢測微生物指標均合格,尤其是不含熒光弧菌。趨光淘汰掉殘弱、畸形、游泳能力差的無節幼體。經過這三重操作完全能提供體質健狀,活力十足,無攜帶病原的南美白對蝦無節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本發明一種南美白對蝦無節幼體優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消毒:在無節幼體破膜孵化前3個小時,取樣統計總卵量,用120目或150目撈網收集受精卵,每次控制撈網內受精卵200~300萬粒,受精卵在撈網內先浸沒在含有效氯0.5ppm的海水里,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取出瀝掉大部分海水,放入清潔的海水中清洗掉余氯,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浸沒在含50ppm聚維酮碘的海水里,期間不停地輕輕晃動撈網,1min后將撈網取出瀝掉大部分海水,放入清潔的海水中清洗掉殘留的聚維酮碘,放入流水孵化桶;
S2、流水孵化:將消毒后的受精卵放入流水孵化桶進行孵化,控制每個孵化桶內幼體數量低于500萬,控制水流量0.5m3/h連續往網箱內加新鮮無菌海水,直到幼體發育至無節幼體2期,停止流水,轉動水體,待死卵和不健康幼體沉底在孵化桶底中心,用虹吸管將其排掉;
S3、光誘淘汰:在流水孵化桶上方30cm位置設有15瓦的白熾燈,幼體越健康,趨光上浮速度越快,開燈后5分鐘,用120目撈網將上浮健康幼體撈出,5分鐘后撈第二次,每桶重復撈3~4次,剩余桶內幼體淘汰,淘汰比例20~3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孵化桶的容量為600L,孵化時的水量為500L,孵化桶內置圓柱型不銹鋼架,不銹鋼架高過孵化桶20cm,并固定于孵化桶底面,鋼架內面綁120目的網箱。
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