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赤眼鱒大規格魚種規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池塘,池塘面積為5-10畝,池塘排水方便,池埂不滲漏,塘埂坡比為1:2-1:3之間,池塘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為10-15厘米,池塘內平均每3-5畝配置一臺增氧機和一臺投餌機,其中,增氧機功率為1500瓦;
2)清塘消毒;在魚種放養前1個月,抽干池塘的水,清除雜草和淤泥,暴曬至池底發白、干硬開裂;在魚種放養前21天,池底留水25-30厘米,全池及池埂坡面潑灑生石灰,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50-200千克;在魚種放養前3天,進水至水深0.6-1.0米,進水過濾,過濾使用80目的雙層篩絹網;進水后用漂白粉10-15千克/畝,進行池水消毒,消毒后用水質改良劑按1-5pp米的量全池潑灑;
3)水花放養:水花放養時間為5-7月份,水溫22-25℃,池塘放養密度為50-60萬尾/畝,將水花先放入池塘的投苗區內,投苗區用100目的網布圍起來,投苗區的大小根據放養密度5-6萬尾/平方米進行圍網設置,投放前后水體溫度之差控制在3℃以內;
4)餌料投喂:水花馴化餌料源于市售的粉狀配合飼料,粉狀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在30-32%,飼料水分含量控制為30-35%,飼料拌少量水制成圓球型,直徑為5-8厘米;每天的投喂量為500-600克/10萬尾,分兩次等量投喂,投喂時間為上午6點-6點半,下午6點半-7點;當水花培育至2.0厘米時開始馴化投喂破碎料,日投喂量為魚體重量的3-5%;在魚苗培育10-15天后,長至3.0-4.0厘米,投喂膨化顆粒飼料,日投喂量為魚體重量的4-6%,培育15天后,達到全長5.0-8.0厘米的大規格魚種;
5)水質管理:晴天時,中午12點-下午3點,凌晨3點至5點開啟增氧機;陰雨天時,全天開啟增氧機;養殖期間,每5-7天加注一次8-10厘米的新水,每15天調換池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的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鱒大規格魚種規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在開口苗下塘前1天將300-500尾赤眼鱒水花放入池塘內的網兜中,24小時后,若開口苗死亡率低于5%,則說明池水毒性消失,再進行步驟(3)所述的水花放養。
3.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赤眼鱒大規格魚種規模化培育方法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選取池塘面積為10畝、水深1.5米或池塘面積5畝、水深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