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領域,特別是一種美國紅魚的網箱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海水養殖是利用淺海、灘涂、港灣、圍塘等海域進行飼養和繁殖海產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方式,是人類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發展海洋水產業的重要途徑之一,海水養殖是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紅魚,學名眼斑擬石首魚,又稱紅鼓魚、紅擬石首魚、斑點尾鱸、大西洋紅鱸、海峽鱸、黑斑紅鱸等,脂類含量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比能值魚類,肌肉氨基酸含量同其他經濟魚類相比,屬中等水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且缺含硫氨基酸,為非完全蛋白,其呈味氨基酸百分含量較其他魚類高。且美國紅魚個體大、產量高、經濟效益佳,適合規模化養殖。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產量的美國紅魚的網箱養殖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美國紅魚的網箱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置網箱:
選擇底質為泥沙或沙泥底,水質清,無污染,海區流速在1m/s以內,無回旋流的海區,要求水溫變化范圍在10~32℃,海區水深在6~12m,網箱深度為海區水深的一半;網箱規格為3~6x3~6x3~6m,網目大小為0.8~1.2cm;在魚種入箱前7~10天完成網箱的安裝工作,并同時安裝增氧機;美國紅魚耐低氧,但游泳迅速且好動,需觀察水中溶氧量,當溶氧量不足2.5mg/L時需進行增氧操作;
5)魚種投放:
5~6月份,選取4.5~6cm長、體表光潔、鱗片完整、無傷殘的魚種,入箱前使用淡水清洗5~10分鐘,同時注意避免碰傷魚體,清洗過后可投入網箱,投放密度為150~200尾/m3,美國紅魚背鰭不發達,容易逃跑,因此網目比普通魚種小,入箱前用淡水清洗可以預防疾病且增強魚種對的新環境的適應性;
6)餌料配制:
取新鮮小雜魚、小雜蝦,經餌料機切碎后,每公斤混入2~3g酵母粉混合均勻得到餌料;或取冷凍魚蝦,解凍后用海水清洗干凈,經餌料機切碎后,每公斤混入1g酵母粉和40~50g葡萄糖粉混合均勻后得到餌料;每隔半個月在每公斤上述餌料中加入10~15g中藥粉;加入中藥粉主要起到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的作用;
7)喂養與管理:
魚種投放后1~5天,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觀察魚的進食量,若每次投喂的餌料均無剩余,日投喂量增至魚體重的5~10%;魚種適應新環境之前食欲不佳,若投喂過多影響水質;每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分別為日投喂量的50%、40%、10%;投喂時先投喂每次投喂量的60%,待網箱中餌料剩余不足一半時將剩下的餌料緩慢投入水中,先投喂一部分,身體較強壯反應較靈敏的魚群先行進食后再緩慢投入剩下的餌料,防止較弱小的魚群無法吃食;
隨魚體的長大,18~20天換一次網,網目大小每次增加0.3~0.5cm,每隔7-10天洗刷一次網衣,保證網箱中的海水流通量和溶氧量;每次換網時用淡水浸洗魚體一次,每次浸洗操作中,動作要迅速,應輕拿輕放,嚴禁機械損傷,可以有效加強魚抵抗力預防疾病。
優選地,所述中藥粉為丁香、小茴香、黃岑、蒲公英等重量混合后研磨得到。
優選地,步驟4)中每日投喂餌料的時間分別為6:00~7:00、15:00~16:00、18:00~19:00。
優選地,步驟4)中每日投喂餌料的投喂點均相同。
優選地,所述小雜魚中不含海泥鰍,海泥鰍含油脂高,不易消化,魚食后易上油和患腸炎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美國紅魚的網箱養殖方法,以低成本的小雜魚小雜蝦為餌料,嚴格控制投喂量和投喂方法,利用美國紅魚食性廣泛、抗病力強的特點,以低質的食物換取高檔的水產品,且在養殖過程中注重疾病的預防工作,大大提高了魚種的存活率以及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美國紅魚的網箱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置網箱:
選擇底質為泥沙或沙泥底,水質清,無污染,海區流速在1m/s以內,無回旋流的海區,要求水溫變化范圍在10~32℃,海區水深在6m,網箱深度為海區水深的一半;網箱規格為3x3x3m,網目大小為1cm;在魚種入箱前10天完成網箱的安裝工作,并同時安裝增氧機;
8)魚種投放:
5月份,選取4.5~6cm長、體表光潔、鱗片完整、無傷殘的魚種,入箱前使用淡水清洗8分鐘,同時注意避免碰傷魚體,清洗過后可投入網箱,投放密度為150尾/m3;
9)餌料配制:
取新鮮小雜魚、小雜蝦,經餌料機切碎后,每公斤混入3g酵母粉混合均勻得到餌料;或取冷凍魚蝦,解凍后用海水清洗干凈,經餌料機切碎后,每公斤混入1g酵母粉和45g葡萄糖粉混合均勻后得到餌料;每隔半個月在每公斤上述餌料中加入丁香、小茴香、黃岑、蒲公英等重量混合后研磨得到的中藥粉10g;
10)喂養與管理:
魚種投放后前3天,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2%,第3日,每次投喂的餌料均無剩余,從第4日起,日投喂量增至魚體重的8%;每日3次定點投喂餌料,投喂餌料的時間分別為7:00、15:30、18:30,每次投喂量分別為日投喂量的50%、40%、10%;投喂時先投喂每次投喂量的60%,待網箱中餌料剩余不足一半時將剩下的餌料緩慢投入水中;
隨魚體的長大,20天換一次網,網目大小每次增加0.4cm,每隔7天洗刷一次網衣;每次換網時用淡水浸洗魚體一次,每次浸洗操作中,動作要迅速,應輕拿輕放,嚴禁機械損傷。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是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