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止袋栽香菇不出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市場售價高。人工種植香菇,大多采用室內袋栽。袋栽香菇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菌袋接種后遲遲不出菇,或者出菇不整齊,對產量不高,影響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袋栽香菇不出菇、產量低的問題,提供一種能促進菌袋整齊出菇、并能提高香菇產量的方法。
袋栽香菇不出菇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菌種選擇不當,菌種的溫型與出菇時的溫度不相符。二是培養料的配方不合理,麥麩、米糠、玉米粉等含氮物質添加量過多,營養生長過旺,菌絲徒長結成厚菌膜。三是出菇期間溫度過高或過低,缺少溫差和光照刺激,濕度過大,通風不良,菌絲體無法扭結成子實體原基。
針對上述原因,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1、選擇適宜溫型的菌株,選擇適應溫度18——25℃的香菇菌種。
2、選用合理的培養料配方,嚴格控制培養料的碳氮比例。主料:木屑或者玉米秸或者甘蔗渣,用量為78%。輔料:麥麩、米糠、玉米粉等主要補充維生素,麥麩和米糠可以互相代替,用量為20%,玉米粉用量為3—5%;蔗糖是碳素營養,用量為1%;石膏增加鈣素營養,用量為1%;尿素補充氮素營養,用量為0.1---0.2%;石灰主要是提高培養基的堿性,用量為1—4%。
3、控制菇房溫、濕度。發菌期間溫度保持在18—20℃,料溫不得超過25—28℃,室內適時噴水,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噴水時要通風。出現菌皮或菌膜可通過搔菌法處理,即用小釘耙將菌皮或菌膜輕輕耙破,給予溫差和透光刺激,適當通風,促使原基形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4月份,配制香菇培養料,木屑78%,麥麩20%,玉米粉3%;蔗糖1%,石膏1%,尿素0.1%,石灰4%。接種香菇菌株。控制好菇房溫、濕度,溫度保持在18—20℃,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適時噴水,適當通風。出現菌皮或菌膜時,用小釘耙將菌皮或菌膜耙破,給予溫差和透光刺。料袋出菇率為98%,且出菇整齊、粗壯。
上述具體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個案,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任何符合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且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落入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