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鹽堿地改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鹽堿地水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糧農組織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
申請號為201420158642.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鹽堿地地表蓄水井水循環裝置,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它提出了不同的鹽堿地改良利用方法和相應裝置。本鹽堿地地表蓄水井水循環裝置包括水泵、PH 傳感器、存液筒和控制器,存液筒的出液口處連接有電磁閥,PH 傳感器和電磁閥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水泵與控制器通過繼電器電連接。本鹽堿地地表蓄水井水循環裝置通過檢測鹽堿地地表蓄水井水的深度和 PH,當深度大于控制器內程序設定值,根據蓄水量和PH 控制電磁閥打開時長;換言之,將存液筒內的溶液加入地表蓄水井內,加入的溶液可使水 PH 降低和/或金屬鹽沉淀。因此,地表蓄水井內的水通過水泵泵出,澆灌在鹽堿地上能降低鹽堿地的PH。
該專利的不足之處在于,蓄水井內的水在加入溶液時會產生金屬鹽沉淀,由于重力作用會在蓄水井的下層堆積,當對蓄水井內的水排放時,下方的金屬鹽會被水泵的吸力攪動而造成部分金屬鹽被澆灌到鹽堿地中,降低了對鹽堿地的PH調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灌溉水中金屬鹽量,增強PH調節效果的的鹽堿地水循環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鹽堿地水循環裝置,包括蓄水井,蓄水井設置有PH檢測器和裝載有PH調節劑的存儲箱,地表水通過設置在蓄水井側邊上的進水管通入蓄水井內,蓄水井內設置鐵絲籠,鐵絲籠上設置有反滲透膜,鐵絲籠內穿設有用于排出鐵絲籠內水的排水管。
通過該設置,將反滲透膜設置在鐵絲籠上,能夠利用反滲透膜的特性將外部調節后的水滲透進鐵絲籠內,并將其通過排水管排出,使得排出的水更為純凈,從而保證了排出的水的純凈度,增強了PH調節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反滲透膜設置在鐵絲籠外側壁上。
由于鐵絲籠內的水被排出,故而在鐵絲籠外的水壓會大于籠內的水壓,通過該設置,能夠使得籠外向籠內滲透時,反滲透膜會被抵在鐵絲籠上,從而減緩由于內外壓過大差而造成反滲透膜收縮的程度。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鐵絲籠上方設置有用于提起或下沉鐵絲籠的取放裝置,所述取放裝置包括架設在井口的支架,支架上轉動架設有轉動柱,轉動柱上卷繞有與鐵絲籠上端固定的吊繩。
由于蓄水井內加入PH調節劑后會存在一定的金屬鹽沉淀,長期使用后需要對蓄水井進行沉淀物的清理,通過設置取放裝置,能夠利用轉動柱和吊繩將鐵絲籠取出,避免鐵絲籠對清理過程造成妨礙,從而方便對蓄水井的清理。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柱上固設有轉輪,吊繩卷繞在轉輪上。
通過將吊繩設置在轉輪上,能夠利用轉輪周長的擴大,加快對鐵絲籠的卷繞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柱由設置在支架上的電機驅動轉動。
通過該設置,能夠減少人力的消耗,同時方便對鐵絲籠的取放,加快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排水管設置為可伸縮,且豎直向下通入鐵絲籠內。
通過該設置,能夠在鐵絲籠取出時,相對應將排水管向上收縮,從而使得排水管不會深入井水內,當對蓄水井內進行清理時,由于底端的沉淀物會被攪動而浮起,該設置能夠避免浮起的沉淀物附著在排水管上而造成后續排出的水內帶有金屬鹽的現象。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將反滲透膜設置在鐵絲籠上,能夠利用反滲透膜的特性將外部調節后的水滲透進鐵絲籠內,并將其通過排水管排出,使得排出的水更為純凈,從而保證了排出的水的純凈度,增強了PH調節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該水循環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1、蓄水井;2、PH檢測器;3、存儲箱;4、鐵絲籠;5、反滲透膜;6、排水管;7、取放裝置;71、支架;72、轉動柱;73、吊繩;74、轉輪;75、電機;8、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鹽堿地水循環裝置,包括蓄水井1,蓄水井1內設置有深入井水的PH檢測器2和裝載有PH調節劑的存儲箱3,PH檢測器2檢測到井水的PH值后,存儲箱3打開令PH調節劑能夠落入井水內對PH值進行調節;地表水通過設置在蓄水井1側邊上的進水管8通入蓄水井1內;蓄水井1內設置有鐵絲籠4,鐵絲籠4的外側上包覆有反滲透膜5,將鐵絲籠4放置在蓄水井1中,能夠使得水分能夠持續進行滲水,從而鐵絲籠4內的水均不具有金屬鹽,增加了輸出的水的PH調節效果。其中,反滲透膜5是基于反滲透技術的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5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鐵絲籠4內穿設有用于排出鐵絲籠4內水的排水管6,實現將鐵絲籠4內水排出到鹽堿地的效果。
鐵絲籠4上方設置有吊繩73,井口處設置有支架71,支架71上設置有由電機75驅動轉動的轉動柱72,轉動柱72上設置有轉輪74,吊繩73卷繞在轉輪74上,電機75啟動時帶動轉動柱72轉動進而帶動轉輪74使得吊繩73驅動鐵絲籠4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變動。因為在蓄水井1內加入PH調節劑后,會在井底產生沉淀,故而需要定期對蓄水井1進行清理,而鐵絲籠4在清理過程中容易對清理工作造成妨礙,而該設置通過將鐵絲籠4向上拉而將其取出,能夠減免掉鐵絲籠4的這一妨礙過程。上述的排水管6設置為可伸縮,從而在鐵絲籠4被取出后也可以將排水管6收攏,從而方便對蓄水井1的清理。而當對蓄水井1內進行清理時,由于底端的沉淀物會被攪動而浮起,排水管6的可伸縮設置也能夠避免浮起的沉淀物附著在排水管6上而造成后續排出的水內帶有金屬鹽的現象,從而保證了對鹽堿地灌溉的水的質量。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