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通量植物水培裝置,屬于植物培養以及植物生理生化分析領域,尤其是植物營養分析與無土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無土栽培技術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栽培植物的一種栽培技術,它使農業種植不受土壤條件的限制,利用人工配制的營養液為植物提供營養、水分、氧氣等,使植物栽培逐漸實現自動化、機械化和集約化,使栽培作物品質按照人類需求進行培養,因此無土栽培技術是可控環境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技術。
水培是無土栽培技術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復種指數高,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等優點,并且不受外界環境條件影響,對環境污染少。利用富硒培養液對3個不同品種的小白菜進行水培,成功培育了適合人體補硒的材料。利用水培技術不僅可以栽培特殊品質的蔬菜,還可以研究不同養分對作物生長以及作物產量的影響。傳統農業利用土壤為培養基質無法精確控制各營養組分比例,采用水培技術可以通過添加不同原料實現目標營養元素的缺失與富集,并已經有相應的成功案例。如采用5種不同鐵離子濃度的水培液研究鐵元素對芥藍生長、品質以及生理的影響。類似研究在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中應用更加廣泛。除了礦物質營養元素外,其他因子也可以通過水培技術進行研究,在棉花中采用持續性加氧、間歇性加氧以及化學加氧3種不同水培方式研究氧氣對棉花生物量的影響。
水培技術已經研究了很多年,目前科研用的水培裝置多采用獨立的小燒杯或小號的塑料盆單個或小批量培養,裝置制作麻煩,水培液更換也比較繁瑣,而且由于植物生長速率、蒸騰速率等差異,在添加或更換培養液時容易造成不同燒杯(容器)之間的差異,使實驗系統誤差增大,對研究結果的準確度與精確度造成影響。因此急需研發一種通量高、系統誤差小的裝置解決該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重復使用的高通量植物水培裝置,以解決傳統水培裝置通量小、制作麻煩、添加或更換培養液費時費力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高通量植物水培裝置,包括塑料容器,在塑料容器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閥,在塑料容器內設置有黑色塑料承載板,在黑色塑料承載板上設置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內設置有海綿軟塞,在海綿軟塞內開設有種植孔。
所述塑料容器的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油漆或包裹有黑色塑料膜。
所述黑色塑料承載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繩子,在繩子的端部設置有掛鉤,掛鉤掛靠在塑料容器口部外緣的耳板上。
所述塑料容器的內壁上設置有用于支撐黑色塑料承載板的凸臺。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高通量設計,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實驗的一致性,減少實驗誤差。同時,本實用新型在塑料容器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閥,極大地減少了更換培養液的工作量,而且黑色塑料承載板可以根據實驗需要設計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種植孔,用以種植不同的植物。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黑色塑料承載板懸空設置在塑料容器內,在不取下植物的前提下,可將黑色塑料承載板整體取出,便于整體觀察水培對植物根系發育情況。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通量高、制作簡單、成本低廉、結果均一性好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或圖2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塑料容器,2-黑色塑料膜,3-掛鉤,4-耳板,5-繩子,6-黑色塑料承載板,7-種植孔,8-海綿軟塞,9-固定孔,10-排水閥,11-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高通量植物水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及圖3所示,包括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油漆的塑料容器1,在塑料容器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閥10,在塑料容器1內設置有黑色塑料承載板6,在黑色塑料承載板6上設置有固定孔9,在固定孔9內設置有海綿軟塞8,在海綿軟塞8內開設有種植孔7。所述黑色塑料承載板6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繩子5,在繩子5的端部設置有掛鉤3,掛鉤3掛靠在塑料容器1口部外緣的耳板4上。
微量的酸鋁毒害對植物生長發育影響較大,2016年在貴州省草業研究所通過水培法對紫花苜蓿實施抗酸耐鋁研究。我們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容器1盛裝不同酸鋁濃度的水培液,然后將紫花苜蓿苗固定在海綿軟塞8上的種植孔7中,再將海綿軟塞8固定在黑色塑料承載板6上,然后將黑色塑料承載板6通過繩子5以及掛鉤3懸掛在塑料容器1內,使紫花苜蓿苗在同一個水培容器中培養。一次實驗可以完成多個材料的不同酸鋁濃度梯度實驗,減少試驗誤差。在實驗過程中,利用塑料容器1底部的排水閥10快速更換水培溶液,極大地減少了更換培養液的工作量;同時,利用繩子5可以將黑色塑料承載板6整體提起,便于整體考察紫花苜蓿苗根系形態與長度。
實施例2
高通量植物水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及圖3所示,包括外壁上包裹有黑色塑料膜2的塑料容器1,在塑料容器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閥10,在塑料容器1內設置有黑色塑料承載板6,在黑色塑料承載板6上設置有固定孔9,在固定孔9內設置有海綿軟塞8,在海綿軟塞8內開設有種植孔7。所述塑料容器1的內壁上設置有用于支撐黑色塑料承載板6的凸臺11,黑色塑料承載板6卡在凸臺11上。
2016年在貴州省油料研究所通過水培法對迷迭香育苗研究。迷迭香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和經濟作物,能夠通過扦插繁殖,然而,幼嫩枝條常常因為脫水而不易存活,存活的材料因為土質均一性較差導致根系生長不一致。我們采用本實用新型對迷迭香材料進行生根育苗,首先在塑料容器1中裝入Hoagland培養液,然后將迷迭香固定在海綿軟塞8上的種植孔7中,再將海綿軟塞8固定在黑色塑料承載板6上,然后將黑色塑料承載板6懸空支撐在塑料容器1內壁上的凸臺11上,使迷迭香在塑料容器1中培養。在實驗過程中,利用塑料容器1底部的排水閥10快速更換水培溶液,極大地減少了更換培養液的工作量;同時,利用繩子5可以將黑色塑料承載板6整體提起,便于整體考察迷迭香根系形態與長度。
因此,本實用新型裝置可以保證實驗結果的均一性,并且簡化了更換培養液的繁瑣過程,同時方便了實驗過程中表型考察與數據統計特別是根系表型,大大節約了人力和物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