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包含有裝在果樹幼樹根部的下套環(1)、裝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上套環(4)、設置在下套環(1)和上套環(4)之間并且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纏繞條(3),當纏繞條(3)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時,通過下套環(1)和上套環(4)把纏繞條(3)進行固定,由纏繞條(3)對果樹幼樹的樹干按照保護套方式進行保護,防止除草機的打草繩對果樹幼樹的樹皮產生損害,因此對果樹幼樹進行了有效保護,促進了果樹幼樹的生長。
【專利說明】
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在果園中,在果樹幼樹之間生長有雜草,需要使用除草機對雜草進行鏟除,現有的除草機一般都是使用打草繩對雜草進行甩打,從而鏟除雜草,因此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是一種重要的園藝裝置,在現有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中,還沒有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當除草機的打草繩甩打到果樹幼樹上時,會對果樹幼樹產生樹皮的損害,從而影響了果樹幼樹的生長。
[0005]基于現有的技術問題、技術特征和技術效果,做出本實用新型的申請技術方案。
[0006]三、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客體是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
[0008]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因此對果樹幼樹進行了有效保護,促進了果樹幼樹的生長。
[0009]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裝在果樹幼樹根部的下套環、裝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上套環、設置在下套環和上套環之間并且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纏繞條。
[0010]由于設計了下套環、纏繞條和上套環,當纏繞條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時,通過下套環和上套環把纏繞條進行固定,由纏繞條對果樹幼樹的樹干按照保護套方式進行保護,防止除草機的打草繩對果樹幼樹的樹皮產生損害,因此對果樹幼樹進行了有效保護,促進了果樹幼樹的生長。
[001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按照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形成保護套的方式把下套環、纏繞條和上套環相互聯接。
[001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釘子、舌條和筒體,
[0013]在下套環的下端端面部設置有釘子并且在下套環的上端端面部與上套環的下端端面部之間設置有纏繞條,纏繞條設置為呈螺旋線管狀體分布在下套環和上套環之間,在上套環的上端端面部設置有筒體并且在上套環中設置有舌條。
[0014]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下套環設置為圓柱式筒狀體并且在下套環的側面部設置有開口體,開口體設置為從下套環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下套環的上端端面部并且開口體設置為圓柱體的一部分。
[0015]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釘子設置為錐形體并且釘子設置為沿下套環的下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
[0016]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纏繞條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在矩形條狀體上設置有通孔,在矩形條狀體的側面部設置有凸緣部并且凸緣部設置為矩形柱體,纏繞條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下套環聯接并且纏繞條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上套環聯接。
[0017]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上套環設置為圓環狀體并且在上套環的側面部設置有缺口槽,缺口槽設置為從上套環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上套環的上端端面部。
[0018]本實用新型設計了,舌條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舌條設置為沿上套環的內側壁間隔式分布。
[0019]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筒體設置為圓錐形筒狀體的一部分并且筒體設置為沿上套環的上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筒體設置為與上套環插接式聯接。
[0020]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下套環的中心線和上套環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纏繞條設置為按照螺旋線纏繞形成管狀體,纏繞條形成管狀體的中心線設置為與下套環的中心線重合分布并且筒體設置為與下套環的中心線呈角度分布。
[0021]在本技術方案中,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形成保護套的下套環、纏繞條和上套環為重要技術特征,在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的技術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技術領域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
[0022]四、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不意圖。
[0025]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根據審查指南,對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應當理解為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003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下套環1、釘子2、纏繞條3、上套環4、舌條5和筒體6,
[0032]在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設置有釘子2并且在下套環I的上端端面部與上套環4的下端端面部之間設置有纏繞條3,纏繞條3設置為呈螺旋線管狀體分布在下套環I和上套環4之間,在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設置有筒體6并且在上套環4中設置有舌條5。
[0033]在本實施例中,下套環I設置為圓柱式筒狀體并且在下套環I的側面部設置有開口體11,開口體11設置為從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下套環I的上端端面部并且開口體11設置為圓柱體的一部分。
[0034]在本實施例中,釘子2設置為錐形體并且釘子2設置為沿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
[0035]在本實施例中,纏繞條3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在矩形條狀體上設置有通孔31,在矩形條狀體的側面部設置有凸緣部32并且凸緣部32設置為矩形柱體,纏繞條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下套環I聯接并且纏繞條3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上套環4聯接。
[0036]在本實施例中,上套環4設置為圓環狀體并且在上套環4的側面部設置有缺口槽41,缺口槽41設置為從上套環4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
[0037]在本實施例中,舌條5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舌條5設置為沿上套環4的內側壁間隔式分布。
[0038]在本實施例中,筒體6設置為圓錐形筒狀體的一部分并且筒體6設置為沿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筒體6設置為與上套環4插接式聯接。
[0039]在本實施例中,下套環I的中心線和上套環4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纏繞條3設置為按照螺旋線纏繞形成管狀體,纏繞條3形成管狀體的中心線設置為與下套環I的中心線重合分布并且筒體6設置為與下套環I的中心線呈角度分布。
[0040]把下套環I放到果樹幼樹根部,把釘子2插入到土壤中,把纏繞條3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把上套環4卡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把舌條5作用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當果樹幼樹樹徑較小時,把筒體6與上套環4聯接,在筒體6與果樹幼樹的樹干之間填充雜草,對果樹幼樹的樹干進行固定。
[0041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0042]1、由于設計了下套環1、纏繞條3和上套環4,當纏繞條3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時,通過下套環I和上套環4把纏繞條3進行固定,由纏繞條3對果樹幼樹的樹干按照保護套方式進行保護,防止除草機的打草繩對果樹幼樹的樹皮產生損害,因此對果樹幼樹進行了有效保護,促進了果樹幼樹的生長。
[0043]2、由于設計了釘子2,提高了下套環I的穩定性能。
[0044]3、由于設計了舌條5,通過舌條5的彈性,提高了上套環4與果樹幼樹的樹干的連接的隨動性能。
[0045]4、由于設計了筒體6,通過筒體6和雜草,對果樹幼樹固定效果更好。
[0046]5、由于設計了下套環1、釘子2、纏繞條3、上套環4、舌條5和筒體6,不但對果樹幼樹進行有效保護,也防止了蟲害對果樹幼樹損害。
[0047]6、由于設計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在技術特征的單獨和相互之間的集合的作用,通過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性能指標為現有的各項性能指標的至少為1.7倍,通過評估具有很好的市場價值。
[0048]還有其它的與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形成保護套的下套環1、纏繞條3和上套環4聯接的技術特征都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滿足專利法、專利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的實施例都進行描述。
[0049]因此在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裝在果樹幼樹根部的下套環1、裝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上套環4、設置在下套環I和上套環4之間并且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纏繞條3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裝在果樹幼樹根部的下套環(I)、裝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上套環(4)、設置在下套環(I)和上套環(4)之間并且纏繞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的纏繞條(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果樹幼樹的樹干上形成保護套的方式把下套環(I)、纏繞條(3)和上套環(4)相互聯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釘子(2)、舌條(5)和筒體(6), 在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設置有釘子(2)并且在下套環(I)的上端端面部與上套環(4)的下端端面部之間設置有纏繞條(3),纏繞條(3)設置為呈螺旋線管狀體分布在下套環(I)和上套環(4)之間,在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設置有筒體(6)并且在上套環(4)中設置有舌條(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下套環(I)設置為圓柱式筒狀體并且在下套環(I)的側面部設置有開口體(11),開口體(11)設置為從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下套環(I)的上端端面部并且開口體(11)設置為圓柱體的一部分。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釘子(2)設置為錐形體并且釘子(2)設置為沿下套環(I)的下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纏繞條(3)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在矩形條狀體上設置有通孔(31),在矩形條狀體的側面部設置有凸緣部(32)并且凸緣部(32)設置為矩形柱體,纏繞條(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下套環(I)聯接并且纏繞條(3)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上套環(4)聯接。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上套環(4)設置為圓環狀體并且在上套環(4)的側面部設置有缺口槽(41),缺口槽(41)設置為從上套環(4)的下端端面部延伸到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舌條(5)設置為矩形條狀體并且舌條(5)設置為沿上套環(4)的內側壁間隔式分布。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筒體(6)設置為圓錐形筒狀體的一部分并且筒體(6)設置為沿上套環(4)的上端端面部的周邊分布,筒體(6)設置為與上套環(4)插接式聯接。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果樹幼樹的保護裝置,其特征是:下套環(I)的中心線和上套環(4)的中心線設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纏繞條(3)設置為按照螺旋線纏繞形成管狀體,纏繞條(3)形成管狀體的中心線設置為與下套環(I)的中心線重合分布并且筒體(6)設置為與下套環(I)的中心線呈角度分布。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5694702SQ20162065220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薛曉敏, 王金政, 孟海鳳, 王貴平, 韓雪平, 陳汝
【申請人】山東省果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