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收獲機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履帶車輪兩用收獲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玉米收獲機主要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類型,這兩種傳統型的收獲機,因為他們的結構形式重心離地面較高,主要針對平原地區的玉米進行收獲,在一些丘陵、山區坡度較大的斜坡地,特別是我國的東北地區,就必須用到構造合理重心較低的履帶、輪式收獲機,因為山區地區的玉米田一般會有35-40度左右的斜坡地,加上在收獲期多雨雪,導致路面斜坡地等道路較為泥濘,輪式玉米收獲機行走容易打滑,致使輪式玉米收獲機無法正常作業,而傳統履帶式的收獲機行駛速度較慢,無法快速到達下一個收割點,不利于提高收割玉米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履帶車輪兩用收獲機,將履帶式收獲機和車輪式收獲機結合到一起,履帶行走部分與車體底架連接形成一體,這樣通過舉升車體底架即可使履帶行走部分被抬高,進而使用車輪行走。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履帶車輪兩用收獲機,包括車體底架、車身、割臺升降架、行走底盤、集穗箱支架,所述車身位于車體底架上方,所述行走底盤位于車體底架下方并與車體底架連接,所述行走底盤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前輪升降系統設置有車輪,且前側的兩個車輪可隨動轉向,后側的車輪通過變速箱與其中一個發動機傳動連接,所述割臺升降架安裝在車體底架的前端,并通過油缸實現割臺升降架的升降,所述割臺升降架上設置有割臺,所述割臺下方為切碎刀,所述車身上方為剝皮裝置,所述剝皮裝置通過輸送裝置與割臺連通,所述剝皮裝置設置有位于車身內部的籽粒回收裝置,所述集穗箱支架位于車體底架的后部,所述集穗箱支架上設置有集穗箱,所述集穗箱與剝皮裝置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車體底架上還設置有駕駛艙,所述駕駛艙上設置有用于控制車輪轉向的方向盤,以及控制各裝置運行的操控板和操控桿,后側所述車輪通過后輪升降系統安裝在車體底架下方;
所述前輪升降系統由前滑動橫梁和前導向柱組成,每條所述前導向柱的上端分別通過前柱固定塊豎直固定在車體底架上,前輪升降油缸豎直朝下并安裝在前柱固定塊之間的車體底架上,所述前滑動橫梁共兩條,并通過前升降套筒滑動設置在對應的前導向柱上,所述前輪升降油缸下端的油缸推桿分別位于與兩條前滑動橫梁固定連接;
所述后輪升降系統由后輪固定架和升降擺臂組成,后輪驅動軸兩端分別貫穿各側的后輪固定架,并設置車輪,所述后輪固定架通過套在后導向柱上的后升降套筒滑動設置在后導向柱上,所述升降擺臂的一端轉動固定在后輪固定架上,且兩個升降擺臂以后輪驅動軸的中心點對稱設置,所述升降擺臂的另一端設置有支撐滑輪,所述升降擺臂上設置有油缸固定孔,其中后輪升降油缸的一端與油缸固定孔轉動連接,所述后輪升降油缸的另一端與車體底架上的油缸固定柱轉動連接,使升降擺臂在后輪升降油缸的帶動下能夠來回擺動,所述支撐滑輪位于與車體底架固定連接的支撐滑軌內。
作為優選,所述集穗箱可通過翻轉油缸進行翻轉,所述集穗箱的上端轉動固定在集穗箱支架上端,所述集穗箱的底壁傾斜設置,并設置有油缸舉升滑槽,所述翻轉油缸的下端固定在車體底架上,所述翻轉油缸的上端位于油缸舉升滑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行走底盤由橡膠全鋼履帶、驅動鏈輪、支撐帶輪、漲緊鏈輪組成,所述漲緊鏈輪通過鏈輪調節桿水平設置在底盤殼體上,所述鏈輪調節桿的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紋柱,所述調節螺紋柱通過定位螺母和螺柱固定塊設置在底盤殼體上。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采用履帶輪式二合一的設計構造,能有效解決傳統單一履帶收獲機無法快速行駛的缺點,同時又能滿足丘陵、山區地區收割玉米的需求,通過集穗箱下方設置的升降擺臂、支撐滑輪、支撐滑軌與油缸相配合,可通過油缸的水平拉伸,實現后方車體底架的垂直升降,同時車體底架的前端通過前輪升降油缸進行升降,進而實現車體底架的整體提升,這樣便于將行駛底盤提升離開地面,從而用車輪行駛,使車輪與履帶行駛轉換更簡單便捷,且升降臂在車體上升到位后傾斜大于90度角后實行了反轉固定,重力壓在自身車體上,解除油缸受力,形成穩定的三角結構,有利于提高車體上升后整體的行走穩定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輪升降系統安裝在車體底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也為本實用新型后輪升降系統安裝在車體底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前輪升降系統安裝在車體底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履帶車輪兩用收獲機,包括車體底架1、車身2、割臺升降架3、行走底盤4、集穗箱支架10,所述車身2位于車體底架1上方,所述行走底盤4位于車體底架1下方并與車體底架1連接,所述行走底盤4的前后兩側分別通過前輪升降系統5設置有車輪16,且前側的兩個車輪16可隨動轉向,后側的車輪16通過變速箱與其中一個發動機傳動連接,所述割臺升降架3安裝在車體底架1的前端,并通過油缸實現割臺升降架3的升降,所述割臺升降架3上設置有割臺7,所述割臺7下方為切碎刀8,所述車身2上方為剝皮裝置9,所述剝皮裝置9通過輸送裝置與割臺7連通,所述剝皮裝置9設置有位于車身2內部的籽粒回收裝置,所述集穗箱支架10位于車體底架1的后部,所述集穗箱支架10上設置有集穗箱11,所述集穗箱11與剝皮裝置9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車體底架1上還設置有駕駛艙12,所述駕駛艙12上設置有用于控制車輪16轉向的方向盤13,以及控制各裝置運行的操控板14和操控桿15,后側所述車輪16通過后輪升降系統6安裝在車體底架1下方;
前輪升降系統5由前滑動橫梁501和前導向柱502組成,每條所述前導向柱502的上端分別通過前柱固定塊503豎直固定在車體底架1上,前輪升降油缸豎直朝下并安裝在前柱固定塊503之間的車體底架1上,所述前滑動橫梁501共兩條,并通過前升降套筒504滑動設置在對應的前導向柱502上,所述前輪升降油缸下端的油缸推桿分別位于與兩條前滑動橫梁501固定連接;
后輪升降系統6由后輪固定架601和升降擺臂602組成,后輪驅動軸603兩端分別貫穿各側的后輪固定架601,并設置車輪16,所述后輪固定架601通過套在后導向柱604上的后升降套筒滑動設置在后導向柱604上,所述升降擺臂602的一端轉動固定在后輪固定架601上,且兩個升降擺臂602以后輪驅動軸603的中心點對稱設置,所述升降擺臂602的另一端設置有支撐滑輪605,所述升降擺臂602上設置有油缸固定孔606,其中后輪升降油缸的一端與油缸固定孔606轉動連接,所述后輪升降油缸的另一端與車體底架1上的油缸固定柱607轉動連接,使升降擺臂602在后輪升降油缸的帶動下能夠來回擺動,所述支撐滑輪605位于與車體底架1固定連接的支撐滑軌608內。
為了便于將收獲的玉米穗倒出,所述集穗箱11可通過翻轉油缸17進行翻轉,所述集穗箱11的上端轉動固定在集穗箱支架10上端,所述集穗箱11的底壁傾斜設置,并設置有油缸舉升滑槽18,所述翻轉油缸17的下端固定在車體底架1上,所述翻轉油缸的上端位于油缸舉升滑槽18內。
行走底盤4由橡膠全鋼履帶401、驅動鏈輪402、支撐帶輪403、漲緊鏈輪404組成,所述漲緊鏈輪404通過鏈輪調節桿405水平設置在底盤殼體406上,所述鏈輪調節桿405的另一端設置有調節螺紋柱407,所述調節螺紋柱407通過定位螺母408和螺柱固定塊409設置在底盤殼體406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