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大田種植領域,尤其涉及大田農作物滴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對植物種植的節約滴灌澆水方法中,主要是把自來水管放到澆水的位置, 然后在水管的下端用針扎一個小孔,讓水從小孔里滴出來,而這樣做的缺陷是自來水管里的水流一般都有壓力,由于壓力的作用,使小孔里流出來的水滴過大并呈現噴射狀態,達不到節約用水的要求。而且植物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水吸收掉,往往會被太陽光的高溫蒸發掉,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控制滴灌速度,有效防止水源浪費的大田種植用滴灌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大田種植用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豎直固定桿、儲水斗、連接儲水斗和固定桿的連接件,儲水斗頂端設置有進水口,進水口連接自來水管,儲水斗底端設置有出水管,出水管連接環形配水管,環形配水管上均布有滴水頭,所述滴水頭包括殼體,殼體由直管部和錐形部組成,錐形部內設置有隔水板,隔水板邊緣與錐形部內壁連接,隔水板中心設置有凸柱,凸柱中心開設有貫通孔,隔水板上表面設置有鋸齒狀凸塊,直管部設置有上下間隔設置的傾斜板。
作為優選,傾斜板向下傾斜30~60度。
作為優選,儲水斗內設置有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大大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并且防止滴水頭的堵塞和滴水過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滴水頭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大田種植用滴灌裝置,包括豎直固定桿1、儲水斗2、連接儲水斗2和固定桿1的連接件3,儲水斗2頂端設置有進水口2.1,進水口2.1連接自來水管,儲水斗2底端設置有出水管2.2,出水管2.2連接環形配水管4,環形配水管4上均布有滴水頭5,所述滴水頭5包括殼體5.1,殼體5.1由直管部5.1.1和錐形部5.1.2組成,錐形部5.1.2內設置有隔水板5.2,隔水板5.2邊緣與錐形部5.1.2內壁密封連接,隔水板5.2中心設置有凸柱5.3,凸柱5.3中心開設有貫通孔5.3.1,隔水板5.2上表面設置有鋸齒狀凸塊5.2.1,直管部5.1.1設置有上下間隔設置的傾斜板5.4。傾斜板5.4向下傾斜30~60度。儲水斗2內設置有過濾網6。凸柱5.3的底端距離錐形部5.1.2底端8~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