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無人機施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無人機施肥機空中加料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鹽堿地土壤目前是我國潛在的耕地,綜合利用這些潛在土地之前需要對這些土壤進行改良,改良后的鹽堿地可用于農耕,生態園種植等等。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我國堿土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土壤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采用含有脫硫石膏、有機肥、泥炭、腐殖酸等成分的鹽堿地改良劑可加速土壤中排鹽速度,改善土質。目前鹽堿地改良主要依靠人力施用改良劑,由于機械化程度低,作業強度大,施用不均勻,造成改良顯效慢,工作效率低等問題。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針對土壤改良物料的施用機械有一定研究,有采用無人機進行施肥改善鹽堿地,但是無人機施肥機其加料還是采用人工進行操作,每次加料還要將無人機降落,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而且浪費成本,無人機施肥機反復的升起降落還降低了其使用壽命,如何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實有待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人機施肥機空中加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穩定,通過設于四腳架頂部的加料箱與輸送機構的配合設置,可以為無人機施肥機進行空中加料,而且通過傳感器與加料開關的配合設置,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無人機施肥機進而智能控制進行加料的開關操作,使用方便快捷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使得無人機施肥機在飛行作業時不用總起飛降落,增長了其使用壽命,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牢固,不易損壞,加快了農業機械的智能化進程,也加快了鹽堿地改善的進度,適合在本行業中廣泛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無人機施肥機空中加料裝置,它包括四腳架、加料箱及輸送機構,所述加料箱固定設置與所述四腳架的頂部,所述四腳架的底部設有安裝板,所述四腳架通過所述安裝板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支架及設于所述支架上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上端設于所述加料箱的上部,所述輸送帶的下端設有儲料箱,所述加料箱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內設有出料開關,所述出料口外側設有傳感器,所述出料開關與所述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四腳架上還設有交叉的加強肋板。
優選的,所述加料箱上還開設有觀察窗,所述觀察窗由鋼化玻璃制成。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孔,且在所述孔內設有膨脹螺栓。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為紅外線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穩定,通過設于四腳架頂部的加料箱與輸送機構的配合設置,可以為無人機施肥機進行空中加料,而且通過傳感器與加料開關的配合設置,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無人機施肥機進而智能控制進行加料的開關操作,使用方便快捷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使得無人機施肥機在飛行作業時不用總起飛降落,增長了其使用壽命,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牢固,不易損壞,加快了農業機械的智能化進程,也加快了鹽堿地改善的進度,適合在本行業中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方位詞左、右、上、下均是以圖1所示的視圖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無人機施肥機空中加料裝置,它包括四腳架2、加料箱1及輸送機構,所述加料箱1固定設置于所述四腳架2的頂部,所述四腳架2的底部設有安裝板10,所述四腳架2通過所述安裝板10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支架8及設于所述支架8上的輸送帶6,所述輸送帶6的上端設于所述加料箱1的上部,所述輸送帶6的下端設有儲料箱7,所述加料箱1的底部設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內設有出料開關4,所述出料口3外側設有傳感器5,所述出料開關4與所述傳感器5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于四腳架2頂部的加料箱1與輸送機構的配合設置,可以為無人機施肥機進行空中加料,加料箱1內的肥料不夠時還可以通過輸送機構對加料箱1加料,而且通過傳感器5與加料開關4的配合設置,傳感器5可以檢測到無人機施肥機進而智能控制進行加料的開關操作,使用方便快捷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使得無人機施肥機在飛行作業時不用總起飛降落,增長了其使用壽命,同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牢固,不易損壞,加快了農業機械的智能化進程,也加快了鹽堿地改善的進度,適合在本行業中廣泛推廣應用。
工作時,無人機施肥機飛行到加料箱1的下方,傳感器5可以檢測到待加料的無人機施肥機上儲存肥料的裝置,待位置準確后傳出信號后控制加料開關4打開對無人機施肥機進行加料,待欲加滿時傳感器5同時可以檢測到,并發出信號,控制加料開關4關閉,同時完成對無人機施肥機的加料操作,期間無人機施肥機一直處于在空中的狀態,不用降落,簡單快捷智能的完成空中加料操作,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同時如果加料箱1內如肥料不夠時,輸送帶6可以將放置于地面上的儲料箱7的肥料輸送到加料箱1內,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四腳架2上還設有交叉的加強肋板9,加強肋板9可以進一步的加固四腳架的牢固度,使得其更加牢固穩定,進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穩定性,經久耐用,穩定可靠。
如圖1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加料箱1上還開設有觀察窗12,所述觀察窗12由鋼化玻璃制成,因而觀察窗12為透明的,可以方便觀察加料箱1內肥料的存量,及時對其進行輸送肥料的操作,觀察方便及時,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易于實現。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安裝板10上開設有孔,且在所述孔內設有膨脹螺栓11,膨脹螺栓11可以進一步的將四腳架2牢固的固定于地面上,結構牢固可靠,且膨脹螺栓11不易滑脫,其橫向及縱向固定能力都很強,保證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穩定性,且不易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5為紅外線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檢測更加精準,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工作時的準確性,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