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施肥種植機。
背景技術:
隨著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作為馬鈴薯田間作業機械化的重要工具,馬鈴薯施肥種植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土壤條件復雜,現有的馬鈴薯施肥種植機在作業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堆土以及施肥深度不精準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作業過程中不堆土,且施肥深度精準的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包括牽引架、機架、傳動離合器、種箱、種箱液壓缸、兩個肥箱、四個播種單體、兩根中間傳動軸及四個地輪;所述牽引架可拆卸安裝在機架前端中部,所述兩個肥箱沿機架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機架前端上側,兩個肥箱與機架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四個播種單體沿機架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兩個肥箱后側,四個播種單體與機架均可拆卸固定連接,四個播種單體兩兩為一組共分成兩組播種單體,每組播種單體的兩個播種單體共用一根中間傳動軸,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通過傳動離合器的兩個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種箱與機架后端通過轉軸連接,所述種箱底部與機架之間連接有種箱液壓缸,所述四個地輪沿機架寬度方向并列安裝在機架后端下側,所述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還包括中間鏈傳動機構、地輪鏈傳動機構、施肥鏈傳動機構、播種鏈傳動機構、萬向傳動軸、牽引液壓缸、螺紋伸縮桿、底盤液壓缸、撐地板、兩根地輪連接軸、兩組施肥開溝機構、四組覆土圓盤、四個單體仿形機構及四個限深輪,
所述四個地輪兩兩為一組共分成兩組地輪,每組地輪中的兩個地輪共用一根地輪連接軸,兩根所述地輪連接軸通過萬向傳動軸連接,所述萬向傳動軸通過地輪鏈傳動機構與傳動離合器的一側輸出軸傳動連接,
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中的一根中間傳動軸中外端固定套裝有中間鏈傳動機構的主動鏈輪,所述中間鏈傳動機構的從動鏈輪與施肥鏈傳動機構的主動鏈輪同軸設置,所述施肥鏈傳動機構的從動鏈輪固定套裝在肥箱的排肥軸上,
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中的另一根中間傳動軸中外端通過播種鏈傳動機構與相鄰播種單體的播種軸傳動連接,每相鄰兩個播種單體的播種軸通過聯軸器連接,
所述牽引架后端與機架之間連接有牽引液壓缸,所述牽引架前端下側與撐地板上端鉸接,牽引架下表面與撐地板下端之間連接有螺紋伸縮桿,
所述兩組施肥開溝機構沿機架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機架前端下側,兩組施肥開溝機構與機架可拆卸固定連接,兩組施肥開溝機構與兩個肥箱對應設置,每組施肥開溝機構包括兩個施肥開溝機構,
每個播種單體下端均設置有一組覆土圓盤和一個單體仿形機構,所述四組覆土圓盤均設置在四個單體仿形機構后端,每組覆土圓盤與對應的單體仿形機構可拆卸固定連接,每個所述單體仿形機構與對應的播種單體下端可拆卸固定連接,每個單體仿形機構前端均安裝有一個限深輪,所述底盤液壓缸安裝在機架后端,底盤液壓缸的活塞桿外端與機架的后橫梁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施肥開溝機構采用圓盤開溝,能夠在作業的過程中不推土、不積堆,能夠有效的越過障礙,作業效果好。
2.本實用新型的單體仿形機構能夠隨著壟形地勢,不斷調整限深輪與鏟尖的高度差,保持播種深度基本一致。
3.本實用新型設置了支撐板及螺紋伸縮桿,通過調整螺紋伸縮桿的長度,來調整支撐板的傾斜角度,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在非作業狀態下,保持牽引架不傾倒,確保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地輪與播種單體及肥箱的傳動關系主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地輪與肥箱的傳動關系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中間鏈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播種鏈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施肥開溝機構主視圖;
圖8:本實用新型施肥開溝機構俯視圖;
圖9:本實用新型單體仿形機構主視圖;
圖10:本實用新型單體仿形機構右視圖;
圖11:本實用新型單體仿形機構俯視圖;
圖12:圖2之A部放大圖;
其中:1-地輪;2-種箱;3-播種單體;4-肥箱;5-機架;6-牽引架;7-種箱液壓缸;8-施肥開溝機構;8-1-施肥彈尺勾;8-2-開溝盤;8-3-吊板;8-4-彈尺勾架;8-5-連接件;8-6-接肥碗;8-7-施肥彈簧拉桿;8-8-連接彈簧;8-10-吊板梁;8-12-彈尺加強柄;9-限深輪;10-單體仿形機構;10-1-開溝器;10-2-仿形連接板;10-3-拉桿銷軸;10-4-上連接板;10-6-拉簧掛板;10-7-拉簧;10-9-下連接板;10-10-鏟尖;10-11-支撐圓鋼;10-12-拉桿總成;10-13-地輪間隔套;10-14-襯管;11-覆土圓盤;12-中間傳動軸;13-傳動離合器;14-地輪鏈傳動機構;15-中間鏈傳動機構;16-施肥鏈傳動機構;17-播種鏈傳動機構;18-萬向傳動軸;19-地輪連接軸;20-牽引液壓缸;21-螺紋伸縮桿;22-撐地板;23-底盤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12所示,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包括牽引架6、機架5、傳動離合器13、種箱2、種箱液壓缸7、兩個肥箱4、四個播種單體3、兩根中間傳動軸12及四個地輪1;所述牽引架6可拆卸安裝在機架5前端中部,所述兩個肥箱4沿機架5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機架5前端上側,兩個肥箱4與機架5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四個播種單體3沿機架5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兩個肥箱4后側,四個播種單體3與機架5均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連接,四個播種單體3兩兩為一組共分成兩組播種單體3,每組播種單體3的兩個播種單體3共用一根中間傳動軸12,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12通過傳動離合器13的兩個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種箱2與機架5后端通過轉軸連接,所述種箱2底部與機架5之間連接有種箱液壓缸7,所述四個地輪1沿機架5寬度方向并列安裝在機架5后端下側,所述牽引式馬鈴薯施肥種植機還包括中間鏈傳動機構15、地輪鏈傳動機構14、施肥鏈傳動機構16、播種鏈傳動機構17、萬向傳動軸18、牽引液壓缸20、螺紋伸縮桿21、底盤液壓缸23、撐地板22、兩根地輪連接軸19、兩組施肥開溝機構8、四組覆土圓盤11、四個單體仿形機構10及四個限深輪9,
所述四個地輪1兩兩為一組共分成兩組地輪1,每組地輪1中的兩個地輪1共用一根地輪連接軸19,兩根所述地輪連接軸19通過萬向傳動軸18連接,所述萬向傳動軸18通過地輪鏈傳動機構14與傳動離合器13的一側輸出軸傳動連接,
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12中的一根中間傳動軸12中外端固定套裝有中間鏈傳動機構15的主動鏈輪,所述中間鏈傳動機構15的從動鏈輪與施肥鏈傳動機構16的主動鏈輪同軸設置,所述施肥鏈傳動機構16的從動鏈輪固定套裝在肥箱4的排肥軸上,
所述兩根中間傳動軸12中的另一根中間傳動軸12中外端通過播種鏈傳動機構17與相鄰播種單體3的播種軸傳動連接,每相鄰兩個播種單體3的播種軸通過聯軸器連接,
所述牽引架6后端與機架5之間連接有牽引液壓缸20,所述牽引架6前端下側與撐地板22上端鉸接,牽引架6下表面與撐地板22下端之間連接有螺紋伸縮桿21,
所述兩組施肥開溝機構8沿機架5寬度方向并列設置在機架5前端下側,兩組施肥開溝機構8與機架5通過U形卡絲可拆卸固定連接,兩組施肥開溝機構8與兩個肥箱4對應設置,每組施肥開溝機構8包括兩個施肥開溝機構8,
每個播種單體3下端均設置有一組覆土圓盤11和一個單體仿形機構10,所述四組覆土圓盤11均設置在四個單體仿形機構10后端,每組覆土圓盤11與對應的單體仿形機構10可拆卸固定連接,每個所述單體仿形機構10與對應的播種單體3下端可拆卸固定連接,每個單體仿形機構10前端均安裝有一個限深輪9,所述底盤液壓缸23安裝在機架5后端,底盤液壓缸23的活塞桿外端與機架5的后橫梁連接。
每個所述施肥開溝機構8均包括吊板梁8-10、彈尺勾架8-4、施肥彈尺勾8-1、彈尺加強柄8-12、兩個吊板8-3、兩個連接件8-5、兩個開溝盤8-2、兩個接肥碗8-6、兩個施肥彈簧拉桿8-7及兩個連接彈簧8-8;所述兩個吊板8-3下端均與吊板梁8-10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兩個吊板8-3上端均與機架5前端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彈尺勾架8-4設置在兩個吊板8-3之間,彈尺勾架8-4與吊板梁8-10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施肥彈尺勾8-1安裝在彈尺勾架8-4上,所述兩個連接件8-5對稱設置在施肥彈尺勾8-1左右兩側,兩個連接件8-5中部分別與彈尺勾架8-4左右兩側的橫桿可拆卸固定連接,每個連接件8-5下端各與一個開溝盤8-2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兩個接肥碗8-6,優選接肥碗8-6為橡膠接肥碗,分別安裝在兩個連接件8-5后部,每個所述連接件8-5上端均與一個施肥彈簧拉桿8-7前端連接,所述彈尺加強柄8-12前端與彈尺勾架8-4上端后側面固定連接,彈尺加強柄8-12與吊板梁8-10上表面可拆卸固定連接,彈尺加強柄8-12后端左右兩側與兩個施肥彈簧拉桿8-7后端通過兩個連接彈簧8-8連接。
每個所述單體仿形機構10均包括開溝器10-1、拉桿銷軸10-3、拉簧掛板10-6、拉桿總成10-12、仿形連接板10-2、鏟尖10-10、支撐圓鋼10-11、兩個上連接板10-4及兩個下連接板10-9,所述開溝器10-1設置在對應的播種單體3下端,所述兩個上連接板10-4和兩個下連接板10-9分別對稱設置在開溝器10-1的左右兩側,每個所述上連接板10-4兩端均分別與開溝器10-1外側面上端以及播種單體3下端外側面鉸接,每個所述下連接板10-9兩端均分別與開溝器10-1外側面下端以及播種單體3下端外側面鉸接,所述兩個上連接板10-4中的一個連接板通過拉桿銷軸10-3與拉簧掛板10-6上端以及拉桿總成10-12一端連接,所述拉簧掛板10-6下端通過拉簧10-7與對應一側的下連接板10-9連接,所述仿形連接板10-2一端與開溝器10-1外側面鉸接,仿形連接板10-2另一端與限深輪9鉸接,所述拉桿總成10-12另一端與仿形連接板10-2螺栓連接,所述鏟尖10-10安裝在開溝器10-1底端,所述支撐圓鋼10-11安裝在鏟尖10-10底端。
所述單體仿形機構10還包括地輪間隔套10-13,所述地輪間隔套10-13套裝在拉桿總成10-12另一端與仿形連接板10-2之間所述的螺栓上。
所述單體仿形機構10還包括兩個襯管10-14,所述兩個上連接板10-4之間和下連接板10-9之間均連接有一個襯管10-14。
工作原理:拖拉機通過牽引架6牽引整機移動,地輪1轉動,地輪1通過地輪鏈傳動機構14帶動兩根中間傳動軸12轉動,兩根中間傳動軸12中的一根中間傳動軸12通過中間鏈傳動機構15帶動施肥鏈傳動機構16開始傳動,施肥鏈傳動機構16帶動肥箱4的排肥軸轉動,開始排肥作業,
兩根中間傳動軸12中的另一根中間傳動軸12通過播種鏈傳動機構17帶動播種單體3的播種軸轉動,開始播種作業,
肥料落入施肥開溝機構8所開出的溝內,種箱液壓缸7控制種箱2運動,使種箱2內的種子往底部滾落,方便取種,種子順著導軌向下運動,最終落在鏟尖10-10所開出的溝內,經過覆土圓盤11培土,完成播種作業,可以通過改變傳動比來實現肥量和株距的調節,設備在地頭升起是分步的,首先牽引液壓缸20將施肥開溝機構8升起,停止開溝,傳動離合器13開始工作,切斷動力停止播種,然后底盤液壓缸23開始工作,覆土圓盤11升起,最后牽引液壓缸20完成工作,使設備完全升起,因此可以通過液壓缸的順序工作,將所有種子完成覆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